胡景紅 薛燕燕
(大連海事大學外國語學院,遼寧 大連 116000)
近年來,協作寫作已經成為外語寫作教學研究中的熱點。Storch(2011)指出:“協作寫作是一種活動,包括共同協商的決策過程和為產出單一文本而共同承擔的責任”[1]。協作寫作可以以結對或小組的形式展開。結對和小組協作是二語課堂中最常見的活動分組方式之一。然而,在普通的英語課堂中,結對或小組活動形式仍傾向開展頭腦風暴或同伴反饋活動。基于上述不足,本研究比較了結對和小組協作寫作對寫作質量的影響,并探討學生對結對和小組協作寫作活動的態度。該研究對英語協作寫作有一定啟示,學生可以將協作寫作作為寫作策略,通過這種策略提高英語寫作。其次,本研究對英語協作寫作教學有一定啟示,協作寫作中的分組方式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哪種分組方式更有利于學生的語言學習,為其教學實踐提供指導。
社會文化理論是協作寫作的理論基礎。協作寫作最初由Vygotsky(1978)的社會文化理論定義為作家共同構建和分享想法以產生單一寫作的活動[3]。因此,協作寫作是學習者成對或小組協作并產生一個共同書寫文本的活動。學習者在整個寫作過程中共同承擔責任,分享最終寫作成果,學習者在協作寫作中討論語言使用,并合作解決語言相關問題。從社會文化的角度來看,這些社會情境過程及其產生的知識可以被學習者內化為個人的心理功能。
協作寫作的相關研究可以分為五類:第一類是協作寫作與單獨寫作的比較研究,一般是對比兩者寫作準確性、流利性和復雜性的區別。Dobao(2012)基于前人對結對寫作和單獨寫作的比較研究,增加了4人小組寫作模式[2]。研究結果與前人的結論相符,即協作寫作的文章比單獨寫作更準確。第二類是語言相關片段及其影響因素研究,語言相關片段指學習者在協作時對語法、詞匯選擇等語言問題的討論。在影響語言相關片段的因素中,研究較多的是任務類型,二語水平配對模式和學習者互動模式。第三類是協作寫作與學習者二語發展的關系研究。研究表明,協作寫作活動是促進語言學習的有效工具,它可以在英語課堂促進語言學習。第四類是學生對協作寫作的看法研究,總體而言,學習者對協作寫作持積極態度。Dobao(2013)調查了四人組寫作者對協作寫作的看法。大部分參與者認為四人組會呈現更多的觀點、詞匯和語法知識,這使得他們能寫出高質量的文章[4]。第五類是互聯網影響下的協作寫作研究,特別是Wiki環境下的協作寫作研究(周勝軍,徐錦芬,2020)[6]。然而,現有的協作寫作相關研究只考查了中級或高級學習者,很少研究學生對協作寫作的態度。此外,國內協作寫作的研究基本未涉及結對和三人組的對比。本研究在比較結對和三人組協作寫作時考慮了不同英語水平的學生,以獲取不同英語水平的學生對結對和小組協作寫作活動的態度和看法。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比較結對和小組協作寫作活動對英語寫作質量的影響,并探討學生對結對和小組協作寫作活動的態度和看法。
結合協作寫作實驗過程,本研究回答以下兩個問題:
1.結對和小組協作寫作對學生的寫作質量有何影響?
2.學生對結對和小組協作寫作活動的態度如何?有什么看法?
本研究以河南某高校50名學生為實驗對象。根據他們在期末考試中的綜合英語成績,他們被分為三個(高、中、低)不同的水平。
1.研究材料
本研究采用議論文寫作任務,題目為:Should we fight the new technology?結對組和三人組在30分鐘內協作完成一篇150詞左右的寫作。評分標準改編自Zhang(2019),用來評估寫作的內容、語言使用和組織這三個重要標準[5]。每個標準對應的分值是10分,滿分30分。計算每組作文在每個標準下的分數,算出總分,比較結對組和三人組協作寫作在每個標準下得分的平均值以及總得分的平均值,結合半結構化訪談內容,總結結對和小組協作對學生寫作質量的影響。
2.研究工具
第一周收齊20份作文,并給出分數;第二周對所有參與者進行問卷調查;第三周選取6名不同水平的學生進行半結構式訪談。
(1)問卷調查
為了引出學習者對結對組和三人組協作寫作的態度,研究人員使用了改編自Dobao的一份調查問卷。問卷分為兩部分,分別涉及參與者對結對協作和三人組協作寫作的態度。最終收回50份有效問卷。
(2)半結構化訪談
本部分報告了學生對結對組和三人組協作寫作的態度,以及協作寫作是否能提高他們的寫作質量。為了收集這些定性數據,任課教師提出了以下問題:
你如何看待結對和小組協作寫作,結對和小組寫作對提高你的寫作質量有幫助嗎?
收集的數據分為三類:20份作文、50份問卷、6份訪談語錄。
分析的第一階段,分別計算結對組和三人組協作寫作得分的平均數和在三個標準下得分的平均數(見表1、表2)。第二階段,分析50份調查問卷。第三階段,分析半結構化訪談。

表1 結對組與三人組協作寫作得分情況

表2 結對組與三人組協作寫作三個標準的得分情況
1.結對和小組協作寫作對學生的寫作質量有何影響?
由表1可知,結對組和三人組寫作平均分相差不大,不具有顯著意義(p>0.05)。由表2可知,結對組寫作內容平均分顯著低于三人組,具有顯著意義(p<0.05)。結對組語言使用和結構組織平均分低于三人組,但不具有顯著意義(p>0.05)。可見,三人組在寫作內容上比結對組更好地提高了寫作質量,結對組和三人組在語言使用和文章組織方面對寫作質量的影響差別不大。
根據半結構化訪談內容,不同水平參與者認為結對和小組協作寫作可以提高自己的寫作質量。學生1是低水平學生,他對結對協作寫作活動持完全贊同的態度,他提到當自己的建議被采納時,他覺得自豪,這會提高他的寫作興趣。但是,中等水平學生3和高水平學生5都提到協作寫作浪費時間和精力的問題。這表明盡管結對寫作能提高自己的寫作質量,但高水平的學生會覺得自己單獨寫作也會有不錯的得分。學生2是低水平學生,他提到因不能在語言知識上給予小組成員積極的反饋而感到自卑,他會因自己在小組分工中承擔的責任較少而感到自責。中等水平學生4提到了組內分工,三個人完成不同的任務可以提高寫作效率。相反,來自高水平學生6保持中立態度,他不否認小組寫作可以提高寫作質量,但他認為討論和糾正作文很浪費時間。由此可知,學生因無法達成協議而覺得浪費時間是協作寫作的主要問題。這一定性結果可以表明,學生對這些協作寫作活動既有消極的看法,也有積極的看法。但不同水平參與者都認為協作寫作能夠提高寫作質量。
根據協作寫作得分情況以及訪談內容得出結論:結對和小組協作寫作對學生的寫作質量有積極的影響。三人組在寫作內容上比結對組更好地提高了寫作質量,結對組和三人組在語言使用和文章組織方面對寫作質量的影響差別不大。此外,任課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發出的不同聲音,比如感到自卑自責,覺得浪費時間等信息。因此,為了有效地實施協作寫作,教師應該為學習者提供更實用的指導。
2.學生對結對和小組協作寫作活動的態度如何?有什么看法?
通過問卷調查,分別檢查了結對組和三人組參與者對兩種協作寫作活動的態度和看法;當被問及你對結對組和三人組寫作活動滿意嗎,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給出滿意及非常滿意的答案。表3總結并對比了兩組參與者對協作寫作滿意度的回答,50名參與者中有45名認為結對組和三人組協作寫作活動是有幫助的或非常有幫助的。只有1名學生對結對組協作寫作活動不滿意,有2名學生對三人組協作寫作活動不滿意,但沒有人認為協作寫作對提高寫作質量沒有幫助。

表3 結對組與三人組對協作寫作滿意度情況
當被問及結對組和三人組協作寫作在哪方面提高自己的寫作質量時,參與者的答案也相當一致,主要是在寫作內容、語言使用、文章組織結構、詞匯和語法知識等方面提高自己的寫作質量,這與學生作文得分和訪談的結論一致。
研究結果表明,參與這項研究的50名學生總體上對結對和小組協作寫作的態度非常積極。根據問卷調查50人中有24人表示他們愿意進行結對協作寫作,剩下的26人喜歡三人組協作寫作。大多數人都同意結對和小組協作可以讓他們分享不同觀點和知識,更準確地使用語言,從而提高寫作質量。因此,本研究的結果與先前關于協作寫作的研究結果一致,這些研究強調了協作寫作幫助學習者匯集學習資源、共同學習新的語法和詞匯知識。根據前人研究及本研究,不管是結對協作還是小組協作,都可以成為教授寫作的有效策略。
在本研究中,有結對組的學生提到在協作寫作中碰到兩個人都無法解決的問題,只能選擇放棄或者寫上不確定的用法。還有部分學生提到小組分工的問題,在協作寫作活動中,兩人或三人中會有一個人比另外的人貢獻更多,并主導寫作。低水平學生也會因自己投入少感到愧疚,高水平學生會因自己投入多而覺得浪費時間。因此,在英語寫作課堂上,教師需要意識到互動行為模式和群體動態的這些差異,以及它們如何影響同伴和小組互動,并為協作寫作發展提供機會。
本研究也存在局限性,本研究是基于小樣本的探索性研究,研究結果不能代表英語學習者的總體。由于要求學習者在一段時間內執行一項寫作任務,也沒有注意學習者的觀點和態度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的變化,因此獲得的結果不能一概而論。但本研究中揭示的學習者對不同協作寫作的態度為教學中如何采用協作寫作有一定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