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紅英,沈 梅
(上海市金山區眾仁老年護理醫院,上海 201501)
項目化管理是從實際工作過程出發,將存在的問題作為項目任務與活動,使標準與實踐一體化,是一種現代管理的方法[1]。項目化管理已被廣泛應用于各行業。據文獻顯示,我國約18%的老年人處于失能和半失能狀態,總人口數量超過4 000萬[2]。老年人一旦因各種原因導致失能,將造成生活自理能力、社交能力等喪失,需要長期依賴他人照護[3]。護理員是護理院中一支特殊的隊伍,老年人的生活照護主要由護理員來完成[4]。護理員隊伍來自不同階層,雖經過專門的機構培訓后上崗,但整體存在文化層次低、年齡偏大、個體素質參差不齊、照護知識掌握程度不高等問題,對形成一個科學、規范、完整的規范化照護體系帶來一定的阻礙。上海市金山區眾仁老年護理醫院是一家集治療、護理、康復、臨終關懷為一體的專業老年護理醫院。本研究聚焦老年護理醫院內護理員操作較多的6項生活照護操作,通過項目化管理,實行護理部-病區護士長-責任護士三級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該6項生活照護技能及照護質量,降低皮膚不良事件的發生率、泌尿系統感染率,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和綜合滿意度。現報道如下。
1.1 項目組織與計劃
1.1.1 成立項目化管理小組成立項目化管理小組,包括護理部主任1名、病區護士長12名、責任護士24名及護理部干事1名。護理部主任負責制訂《生活照護技能項目化管理實施方案》、相關工作制度、各級人員工作職責、項目實施工作流程及人員培訓考核標準等;病區護士長負責項目實施中的日常管理,每周督查護士、護理員生活照護技能項目化管理實施情況,每周征詢患者意見和建議并及時反饋至護理部;責任護士負責對護理員生活照護技能進行指導和考核,使護理員熟練、規范掌握生活照護技能;護理部干事專職跟蹤項目整體過程,并做好資料匯總、存檔等。
1.1.2 確立項目化管理目標項目化管理目標為提高老年護理醫院中護理員的生活照護技能水平,提高照護質量、患者皮膚完好率、病區管理質量和綜合滿意度,降低泌尿系統感染率。在照護過程中照護者全面、主動、準確地了解患者對護理服務需求,護患做到共情[5],重視患者的心理、安全、舒適度和滿意度,從而不斷改進并提高工作質量[6]。
1.2 項目執行
1.2.1 現狀分析目前我院老年病房中的生活照護基本由護理員提供,本研究聚焦的6項生活照護項目是患者最基本的照護需求。2020年,本院護理員在照護過程中因照護技能、操作流程、監管等原因,發生患者洗浴時滑跌7起、會陰皮膚護理問題28起、非正常尿路感染6起。且老年病房日常管理中發現:由于護理員文化水平總體不高,對專業照護知識的掌握和理解有偏差,操作中缺乏專業、規范、科學的照護技能,只限于面上解決患者的需求,對照護技能、照護質量、皮膚安全、泌尿系統感染、患者綜合滿意度、心理舒適、人文關懷等方面關注度不高。
1.2.2 對策制訂
1.2.2.1 優化6項生活照護項目操作流程項目化管理團隊在充分討論并結合實際情況基礎上優化了6項生活照護項目的操作流程,并修訂了該6項生活照護項目操作質量考核標準,使每個操作步驟更趨合理、安全、規范和科學。優化的流程主要包括:①操作前評估患者疾病狀況、心理、環境、時間,確認是否適宜;②操作前尊重患者,事先告知患者,充分征詢其意愿,耐心做好解釋和溝通;③操作過程中重視患者舒適度、保護隱私,體現人文關懷服務理念;④操作流程體現全程患者安全,關注疾病動態進展;⑤操作結束后重視對患者照護質量的反饋和評價。
1.2.2.2 實施項目化管理培訓護理部在項目化管理實施前組織全員進行專題培訓,明確項目化管理的目的和意義,調動病區護士長、責任護士及護理員的工作積極性。培訓內容含《生活照護技能項目化管理實施方案》、優化后6項《生活照護項目技能操作流程》及各級人員職責等。強化護理員照護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強化護士對護理員照護知識和技能的持續培訓和指導[7]。培訓后予以考核,考核成績不合格者自行學習后重新參加考核,確保人人通過考核。
1.3 項目監控項目化管理實行三級監控模式,即護理部-病區護士長-責任護士三級監控模式,每周開展2次項目跟蹤,及時發現問題并反饋改進,對項目實施進行全程監管、考核和評價。項目化管理小組每月根據小組制訂的《生活照護項目技能操作質量考核標準》《病區質量考核標準》《傷口動態評估表》《尿路感染風險評估表》《患者綜合滿意度測評》進行質量考核和滿意度評價。
1.4 效果評價
1.4.1 評價對象采用方便抽樣法,選取2021年1-6月上海市金山區眾仁老年護理醫院的在職護理員222名。護理員均為女性,平均年齡(55.20±10.17)歲,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86名、初中123名、高中13名。
1.4.2 評價指標項目化管理實施3、6個月后,項目化管理小組對222名護理員照護的患者生活照護質量、皮膚完好率、泌尿系統未感染率、病區管理質量、患者滿意度方面進行評價和數據收集。①生活照護質量:采用《生活照護項目技能操作質量考核標準》進行評價,評價指標包括10個條目,總分100分,每月進行1次評價,取第3、6個月的均值作為分析數據。②皮膚完好率:采用失禁性皮炎(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IAD)相關風險評估工具中的會陰部皮膚評估工具(Perineal Assessment Tool,PAT)進行評價,共12個條目,每個條目評分為1~3分,總評分≥4分為皮膚傷害,總分<3分為皮膚完好,以第3、6個月的數據計算得出皮膚完好率,皮膚完好率=(皮膚完好患者例數×評價次數)/(總患者例數×評價次數)×100%。③泌尿系統感染情況:以患者每月尿常規檢查數據進行泌尿系統感染界定;泌尿系統未感染率=(泌尿系統未感染患者例數×評價次數)/(總患者例數×評價次數)×100%。④病區管理質量:病區管理質量包括病區環境30分、護理安全40分、藥物及物品管理30分,總分100分,每月進行評價,取第3、6個月的均值作為分析數據。⑤患者滿意率:采用本院自行設計的患者滿意度調查表,共14個條目,以第3、6個月調查數據計算出患者滿意率,患者滿意率=(患者滿意例數×評價次數)/(總患者例數×評價次數)×100%。
1.4.3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頻數、百分比描述,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2名護理員在干預后3個月、6個月時,生活照護質量得分、皮膚完好率、泌尿系統未感染率、病區管理質量得分和患者滿意度均較干預前得以提高,組間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1 項目化管理可以規范護理醫院內護理員的照護行為護理員是隨著老齡化社會出現的一種新興職業,目前在老年病房為患者提供生活照護服務的主力軍是護理員。在醫療機構中,其職責是協助護士完成非技術性的照護工作。隨著社會老齡化進程推進,護理員的需求將越來越大,其工作的規范性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8]。根據《護理院基本標準(2011版)》《上海市老年護理管理質控手冊》要求,在老年護理醫療機構中,護士和護理員共同承擔患者全方位的護理工作,其中生活照護主要由護理員來協助責任護士完成。不規范的操作對老年患者的身心帶來不利影響,可能加劇疾病的復發、惡化,甚至會引發不良事件[9],這也是目前老年護理工作的一個薄弱環節。對生活照護項目進行項目化管理,也是遵循持續改進的護理管理理念,使文化素質普遍較低的護理員通過系統、規范的項目化管理,熟練掌握生活照護操作技能,規范照護行為,提高照護質量,規范護理員的照護行為。
3.2 項目化管理可以提升護理醫院內護理員的照護技能生活照護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護理院工作的重要內容。在老年醫療機構實際工作中,患者生活照護主要由護理員來完成[10-11],患者照護質量一直受到社會高度關注[12-13],老年照護的各項職能也在不斷地擴展、延伸、改進[14]。護理員隊伍總體文化素質不高、年齡偏大,缺乏照護相關護理知識、專業技能和心理溝通技巧。本研究場所是一家集治療、護理、康復、臨終關懷為一體的專業老年護理醫院,每日住院患者持續保持在700多例,在崗護理員300多名,收治的老年患者中失能失智≥95%,每天的生活照護工作需求大。為提升護理員的照護技能,本研究先選取床上擦浴、床上洗發、坐位淋浴、床-輪椅移動、更換紙尿褲、臥床患者便器使用6項生活照護開展項目化管理,每月收集項目化管理結局指標并進行分析、持續改進。通過對實施3、6個月的數據比較顯示,項目化管理實施后護理員的生活照護質量、患者皮膚完好率、病區管理質量和綜合滿意度高于干預前(P<0.05),泌尿系統未感染率高于干預前(P<0.05)。可見,對生活照護項目開展項目化管理可有效提高護理院中護理員的生活照護技能,提高老年護理病房生活照護質量,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滿意度,帶動老年護理醫院生活照護質量逐步向專業化、規范化、科學化發展。

表1項目化管理實施前后各項考核指標比較
通過對生活照護項目開展項目化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護理院中護理員的生活照護技能,提升老年患者的生活照護質量、皮膚完好率、病區管理質量和綜合滿意度,降低泌尿系統感染率,提升護理員照護的整體服務能力。本研究未對患者疾病因素、認知評估、文化程度、配合度以及護理員文化程度等因素加以分析,研究觀察周期不長,在后續的臨床實踐研究中需予以關注,并逐步將項目化管理實踐經驗用于其他老年護理工作中,以進一步提升護理員的工作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