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圖 鐘劍文
借助“更好發揮人大代表作用”主題活動,陽江市人大常委會通過組織組織五級人大代表聯合行動,積極開展視察、專題調研、跟蹤監督等方式,全力以赴推動市2022年度十件民生實事項目落地見效,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今年初的市人代會上,人大代表以票決方式確定了2022年度陽江市十件民生實事,共17項具體工作任務,內容涉及增加公辦學位供給、強化底線民生保障等群眾密切關注的領域和項目。隨后,市人大常委會迅速行動,制定十件民生實事項目實施情況的督辦工作方案和任務分解表,明確承辦單位工作任務,同時制定民生實事辦理滿意度測評方案和實施情況滿意度測評辦法等,全力推進民生實事辦理進程。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梁所毅率監督小組督辦疫情防控工作
常委會積極探索民生實事項目督辦模式,一方面推行“一事一小組”制度,根據十件民生實事項目的具體情況,分別組建由各級人大代表組成的監督小組,重點對項目推進建設過程中的施工管理、建設質量、功能設置等強化監督力度,促使監督更精準。另一方面推行“一月一報”制度,各督辦小組深入部門、深入一線、深入基層,通過實地察看、聽取匯報、座談交流、查看資料等方式,實時掌握各項目責任落實、推進進度、工程質量、資金保障以及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下一步工作計劃,每月向常委會報告一次工作推進情況。在常委會的大力推動下,各縣、鎮先后成立民生實事監督小組,組織代表開展監督活動,督促政府完善民生實事實施的責任落實、考核考評、決算審計等工作,加強對民生實事建設實施進度、工程質量、資金使用等情況的監督;各鎮人大主席團將代表票決的民生實事列入年度監督計劃,采取多種法定形式,加強對民生實事實施情況的監督,健全工作機制,形成了“全鏈條、全環節、全覆蓋”的監督閉環,收到了良好的實效。
市政府將抓好市十件民生實事作為政府督查工作重中之重,全過程跟蹤問效,將十件民生實事辦理工作納入績效管理與督查考核,落實一月一通報。同時,通過開展現場督查、不定期督查、專項督查和“回頭看”,及時發現問題、預判問題、協調解決問題,推動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主題活動期間,常委會對十件民生實事項目實施情況進行跟蹤監督,及時掌握項目進度,深入了解項目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提出相關意見建議,督促政府有關部門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加快項目建設,確保各項民生實事項目按時間節點推進、按計劃完成,把每個項目都辦成“民心工程”“滿意工程”。
組織開展五級人大代表主題日活動暨全國和省人大代表專題調研。調研組先后到陽西縣儒洞鎮海水魚苗種業生產基地、陽春東湖友源農貿市場等地調研,深入了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愛國衛生工作等情況。匯報會上,代表們聽取了市政府專題工作情況通報,并圍繞推進陽江愛國衛生和鄉村振興工作,著重就當前工作的重點、難點和熱點積極建言獻策,陪同調研的市政府官員現場認真回應。

市人大常委會組織五級人大代表視察鄉村振興項目建設情況
在此基礎上,常委會副主任黃秀軍率領監督小組督辦市2022年度十件民生實事實施情況。調研組察看了市區三環路名揚廣場和東風三路鴛鴦湖的人行天橋選址情況、那格村和白沙村城鄉結合部環境衛生整治情況,以及金郊路建設和城南公租房建設情況,同時還前往陽東區察看了合山鎮鎮區建設和垃圾收運情況,聽取相關部門情況匯報,現場推動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督促各地堅持把為民辦實事、解難題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用心用情紓民困、解民憂,著力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切實破解項目推進中的堵點和難點問題,搶抓施工黃金期,明確職責分工,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強化統籌協調,加大督辦力度,全力以赴推動民生十件實事早日落地見效,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常委會副主任梁所毅、何健雄分別帶領監督小組深入掛點聯系的陽東區大八鎮和塘坪鎮、陽春市三甲鎮和潭水鎮督導疫情防控工作,實地走訪了當地部分醫院、診所、車站、超市、市場和藥店等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認真聽取相關負責人介紹,詳細詢問掃碼、測溫、定期核酸檢測、日常消殺等工作的開展情況,全面了解各地各單位的疫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督導當地職能部門樹牢底線思維,嚴格工作流程和規范,不折不扣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完善外地來陽人員第一落腳點疫情防控機制,密切關注周邊地區疫情態勢變化,加強疫情形勢分析研判,第一時間掌握外來人員信息,完善報備機制,全力提升當地醫療衛生保障能力和水平。
通過全市各級人大民生實事監督小組合力推動,有針對性地跟蹤監督民生實事項目推進情況,督促相關單位按照任務清單、責任清單和時間節點推進項目落實,各民生實事項目正按計劃穩步推進,十件民生實事中的17項具體工作任務均進展順利。群眾強烈關注的陽江高級中學等3所學校計劃今年9月底動工建設,新增公辦學位8 400個,其中陽江高級中學項目投資約5.97億元,辦學規模為96個高中教學班,提供4 800個高中學位,將極大優化當地教育資源結構布局;全市落實城鎮、農村低保平均補差水平每人每月分別提供至675元和329元。同時,打通市區河堤北路、金郊路兩條“斷頭路”已完成年度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