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徐 嵩 趙 琳
今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的第95周年,在此向所有中國軍人致敬!軍人在他們最美好的年華義無反顧地為祖國和人民負重前行,因此國家給予了退役軍人許多方面的保障,在就業方面,退役軍人不同于一般的勞動者,他們擁有更多的權利和保障。
王某于1983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2005年軍官轉業,安置方式為自主擇業,領取軍隊發放的退役金。2018年,王某到A公司工作并簽訂了《勞務合同》,約定勞動報酬為3 000元。A公司以王某領取了退役金和王某與公司之間是勞務關系為由,沒有為王某繳納社會保險,后王某因此解除與A公司的合同并要求A公司支付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3 000元,A公司不同意,王某遂向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該委員會認定A公司與王某之間為勞動關系并裁決A公司向王某支付經濟補償金3 000元。A公司不服該裁決,向法院提起了訴訟,主張公司與王某之間是勞務關系,仲裁裁決書認定為勞動關系并以此裁決A公司應付王某經濟補償金3 000元是錯誤的。
被告王某是退役軍人,領取軍隊發放的退役金,所以王某相當于退休人員。按照相關規定,已經退休的人員客觀上無法繳納社會保險等相關待遇,所以公司不為王某繳納社保。另外,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一)》的規定:“用人單位與其招用的已經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者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發生用工爭議而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勞務關系處理?!卑凑赵撘幎ǎ邦I取退休金的人員”應當按照勞務關系處理,王某領取了軍隊發放的退休金,所以王某與公司之間形成的是勞務關系。
A公司無須向被告王某支付3 000元經濟補償金。經濟補償金的支付以成立勞動關系為前提,但這于法無據,所以終止勞動關系經濟補償金也當然不存在。
王某領取的是退役金,并非退休人員,也并未享受退休金或者養老保險待遇。依據國轉聯(2001) 8號文件第五條的規定,自主擇業的軍隊轉業干部就業,依法參加當地基本養老等社會保險。公司與王某簽訂的雖然是《勞務合同》,但具有勞動合同的實質,所以王某與公司形成勞動關系。
雙方的勞動關系固然存在,但A公司不為其繳納社保,違反了勞動合同法的規定,所以王某有權解除勞動合同并要求A公司支付3 000元經濟補償金(3 000元/月 x 1個月)。
原告(A公司)向被告(王某)支付經濟補償金3 000元。
王某與A公司之間是否形成勞動關系?
首先,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一)》第三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其招用的已經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者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發生用工爭議而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勞務關系處理?!蓖跄硾]到法定的退休年齡,其于2005年軍官轉業,安置方式為自主擇業,享受軍隊發放的退役金,但沒有退休,沒有享受勞動法意義上的養老保險待遇或者退休金,所以王某與A公司形成的是勞動關系。

(漫畫/趙曉蘇)
其次,參照退役軍人保障法第二十六條第二款“國有企業接收安置轉業軍官、安排工作的軍士和義務兵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與其簽訂勞動合同,保障相應待遇?!钡囊幎ǎI取退役金的轉業軍官與用人單位之間仍可成立勞動關系,不因其領取退役金而否認成立勞動關系。
A公司是否需要向王某支付3 000元經濟補償金?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第一款第三項規定,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第四十六條第一項規定,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在本案中,A公司沒有為王某繳納社會保險,因此王某可以解除雙方的勞動合同,并要求A公司向其支付經濟補償金3 000元。
勞動關系是勞動法的調整對象,建立勞動關系必須簽訂書面勞動合同,而勞務關系受民法典調整,當事人可以自行協商是否簽訂書面勞務合同。勞動者在與用人單位簽訂合同時,要注意區分勞務關系和勞動關系。作為勞動者,當權利受到侵害時,可以先與用人單位協商解決,如果解決不了,可以向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委員會的裁決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另外,兵役法、退役軍人保障法、軍人撫恤優待條例等法律法規對退役軍人的就業保障做了相關的規定,退伍軍人勞動者較于一般勞動者依法享有更多的權利和保障,但其權利被侵害的風險也相對更高,所以,要懂得運用相關法律維護好自身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