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梅紅 陸希 趙丹丹 顧則娟
結腸鏡是診斷和篩查結腸病變的重要手段,腸道清潔的質量是影響結腸鏡檢查和治療效果的重要因素。研究顯示,老年人腸道準備不足發生率可達30%以上[1-2],主要原因為老年人腸道準備依從性差,對腸道清潔的健康教育接受度低,無法正確、完整地執行腸道準備的要點等[3]。所以,制定出適合老年病人腸道清潔的教育方式對提高老年病人腸道清潔率至關重要。國內外很多學者致力于研究提高老年病人腸道清潔合格率的健康教育方式,第一類包括培訓指導、教育宣傳冊、教育視頻等,以促進對宣教內容的理解;第二類通過短信或電話,起到提醒作用;第三類運用社交媒體平臺或APP,能更便捷地獲取宣教內容[4]。本研究采取微信公眾號視頻聯合回授法健康教育方式,指導老年病人腸道準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江蘇省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住院行結腸鏡檢查的273例老年病人作為研究對象,其中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的病人為對照組,2019年4~10月的病人為干預組。納入標準:(1)年齡≥60歲;(2)小學以上學歷,能識字;(3)認知及語言溝通能力正常;(4)無下肢運動功能障礙,可自主行走;(5)常規使用智能手機進行通訊,能操作基本的微信相關功能;(6)知情同意,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1)腸梗阻、炎癥性腸病或者可疑炎癥性腸病、消化道出血;(2)腎功能不全、脫水或電解質代謝紊亂;(3)嚴重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采用常規健康教育,即口頭宣教+書面指導。病人住院期間飲食均由醫院食堂提供,經由責任護士指導,保證腸鏡前24 h均為低纖維飲食。腸鏡檢查前一日晚告知病人腸鏡檢查時間、禁食時間、腸道準備時間。腸鏡檢查當日,于腸鏡檢查前7 h由責任護士發放腸道準備藥物(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3袋加溫水至3 L),并口頭告知病人腸道準備方法:(1)藥物服用:每10~15 min喝250 mL。(2)不良反應及應對措施:藥物口感差,可自備糖果或含糖飲料;腹脹可嚼口香糖或按摩腹部;出現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可放慢服用速度或暫停服用,待癥狀消除后再繼續服用。(3)服藥期間的活動:服藥間隔時在病區走廊持續行走,無速度要求,以自身能耐受為宜,胸前佩戴計步器,監測運動步數。如有疲勞、頭暈或其他不適癥狀,立即休息,待癥狀消除后繼續。(4)腸道準備合格標準:廁所貼有腸道準備標準示意圖,共4幅,分別為腸道準備差、一般、合格、優秀所對應的排便性狀,告知病人必須達到第3幅或第4幅圖中排便情況,才算腸道準備合格。
1.2.2 干預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視頻聯合回授法進行指導。
1.2.2.1 “腸道準備”視頻:考慮老年人理解力、記憶力不足等特點,視頻綜合了實物呈現、圖片展示、真人操作、動畫演示等表現手法,以通俗易懂的話語替代專業術語,重點突出、易于掌握。視頻由腸鏡檢查的過程、腸鏡前飲食要求、腸道準備藥物配置方法、服藥方法及服藥間隔的活動、腸道清潔效果觀察、腸鏡檢查輔助用藥、服藥時不良反應及應對、其他注意事項8個部分組成,時長5分20秒,由科室主任和護士長審核后,發布至微信公眾號,搜索欄內回復“腸道準備”,后臺自動推送。
1.2.2.2 回授法:是指對受教育者進行健康教育后,通過病人復述、演示來評估其理解及掌握程度,對于病人理解錯誤或未理解的信息,教育者再次進行講授,直到其完全掌握所有信息。與傳統健康教育模式相比,回授法更加重視健康教育中信息傳遞的有效性,極大地降低了病人誤解的風險,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5]。
(1)人員培訓:對干預組責任護士進行回授法培訓,正確掌握回授法的護士方可來指導實施。培訓共4課時,內容包括回授法簡介、實施步驟、注意事項及個案情景模擬演練,護士兩兩配對練習,考核過關。
(2)實施:①信息傳遞:入院當日,責任護士指導病人關注微信公眾號,觀看“腸道準備”視頻,并輔以講解。有家屬陪護者,讓家屬一起觀看視頻。②信息復述:責任護士對病人針對性地提問,如“您明天進行洗腸,那今天可以吃哪些食物,不可以吃哪些食物呢?”“洗腸水要喝多少量,具體怎么喝?”“服用洗腸水期間如果感覺肚子脹,有什么好的處理方法呢?”“排便要到什么程度算是合格呢?”等,病人用自己的語言闡述對于腸道準備相關內容的理解。③評價復述:責任護士對病人復述的內容進行評價。若復述全部正確,則病人已掌握腸道準備相關內容。④信息澄清:若病人不能有效反饋或對內容理解有偏差,則重新觀看未掌握部分的視頻,護士在旁講解。⑤再次評價:請病人重新回答之前錯誤的信息,再次評估病人是否理解。最后提問“您覺得還有哪些內容是不理解的?”“還有其他需要提問的嗎?”,確保病人已準確、全面地掌握教育的內容。步驟②和⑤中的信息復述環節,皆以病人為主,同時需識別和糾正家屬存在的理解錯誤。期間,病人及家屬可多次觀看視頻,強化知識的掌握。腸鏡檢查前一日晚,責任護士告知病人第二日腸鏡檢查具體時間,提問病人同上問題,若有遺忘或未正確回答,則繼續進行回授法,直至完全掌握腸道準備相關內容。
1.3 評價工具
1.3.1 腸道清潔度評分:采用渥太華腸道準備評分量表[6](Ottawa Bowel Preparation Scale,OBPS)評估腸道清潔度,為結腸段評分與全結腸內的液體量評分之和。該量表將結腸分為3段(直腸和乙狀結腸,橫結腸和降結腸,升結腸和盲腸),按照從清潔到最差分為5級(0~4分),全結腸內液體量評分按照少量、中量、大量分別為0、1、2分,總分0~14分,≤7分提示腸道準備合格。
1.3.2 腸道準備依從性:指病人對腸道準備方案的遵從執行程度。(1)藥物服用量:服用腸道準備藥物劑量≥75%為達標,服藥劑量<75%則不達標。(2)服藥間隔行走步數:記錄計步器顯示的步數。
1.3.3 不良反應:記錄腸道準備服藥過程中病人腹痛、腹脹、惡心、嘔吐的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頻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病人一般資料比較 在273例行腸鏡檢查的老年病人中,干預組有3例病人額外加用緩瀉劑,對照組有2例額外加用緩瀉劑、2例腸道準備未完成取消當日腸鏡,共7例病人被剔除。最終納入研究對象共266例,其中干預組123例,對照組143例。2組病人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病人一般資料比較(n,%)
2.2 2組病人腸道準備情況比較 干預組病人結腸各節段得分、全結腸內液體量得分以及OBPS總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腸道準備合格例數為111例,合格率為90.2%,對照組合格例數為108例,合格率為75.5%,2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病人腸道準備情況比較分)
2.3 2組病人腸道準備依從性比較 干預組服藥量≥75%的人數比例達到91.1%,而對照組為82.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干預組服藥期間行走步數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病人腸道準備依從性比較
2.4 2組病人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干預組病人腹脹、惡心、嘔吐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組腹痛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2組病人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
結腸鏡檢查已在各級醫院廣泛開展,在結腸鏡篩查的人群中,老年人更易發生腸道準備不良的問題。且老年人常合并多種疾病,腸道準備時容易有惡心、嘔吐、誤吸甚至心血管事件的發生。因此,優化老年人的腸道準備方案和策略,成為臨床上亟需解決的問題。
傳統的健康宣教以口頭指導結合紙質材料為主,形式單一,內容刻板不生動,是一種以灌輸為主的單向信息傳遞,教育效果受病人理解認知能力和護理人員溝通表達能力兩方面因素影響。研究顯示,在接受教育后,部分病人會馬上遺忘其中40%~80%的信息,且記住的信息中接近一半是錯誤的[7]。對老年病人來說,傳統健康教育方式的效果更是不如人意,導致老年人腸道清潔效果差[8]。
微信是目前國內使用范圍最廣的即時通訊服務工具。將抽象、費解的腸鏡檢查過程和腸道準備方法通過微信視頻生動具體地展現,更通俗易懂,可刺激病人的視覺和聽覺,增加理性和感性認識,消除其對腸鏡檢查的陌生和緊張感,從而采取積極的態度去改變行為,更好地配合進行腸道準備。
老年病人腸道準備成功與否受多種因素影響[3],其中可控因素如飲食、服藥方法、輔助措施,與病人的依從性密切相關[9],依從性不好的病人發生腸道準備質量差的風險會升高[10-12]。本研究中,干預組對老年病人采用微信公眾號視頻聯合回授法,其腸道準備合格率顯著優于對照組,說明視頻聯合回授法可顯著提高老年病人的腸道準備合格率。
在老年病人的腸道清潔過程中,不恰當的服藥方法,如服藥間隔時間太短或單次服藥量過多會導致短時間內胃部擴張,引起反射性惡心、嘔吐。通過應用微信公眾號播放視頻結合回授法,老年病人的理解力、依從性得到提高,服藥間隔時配合適量的運動,如腹部按摩和步行運動,在促進腸道清潔的同時也可以緩解惡心、嘔吐、腹痛、腹脹等不良反應[13-15]。本研究發現,干預組行走步數、藥物服用量的依從性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且干預組腹脹、惡心、嘔吐的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與傳統宣教相比,微信公眾號播放視頻結合回授法能顯著提高老年病人腸道準備的依從性、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老年病人結腸鏡檢查前腸道準備的效果。
綜上所述,運用微信公眾號視頻聯合回授法進行腸道準備宣教能顯著改善老年病人的腸道準備質量,改善腸道準備過程的舒適度,提升病人就醫感受,可以明顯提高腸道準備的依從性和耐受力,增加腸道清潔效果,可在臨床中推廣應用。由于本次為單中心調查研究,還需要擴大樣本量及多中心研究來提供進一步證據支持,為臨床提高腸道準備質量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