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執行/魏敬專 高龍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社會組織取得了長足發展,在促進經濟發展、繁榮社會事業、創新社會治理、擴大對外交往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2012 年,中央政府首次通過建立公共財政資助機制支持符合條件的社會組織開展社會服務項目。十年來,項目已成為覆蓋全國、服務民生、惠及基層的品牌工程。圖為2015 年福建省環保志愿者協會開展的“社區垃圾分類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示范項目”。

2013 年4 月20 日,四川雅安蘆山地震發生后,民政部及時發布公告,提倡有捐贈意愿的個人和單位,通過依法登記、有救災宗旨的公益慈善組織和災區民政部門進行捐贈。四川省雅安市成立的全國首個抗震救災社會組織和志愿者服務中心,對接了社會組織公益項目493 個,涉及資金11.46 億元。

2014 年5 月25 至30 日,受中組部委托,民政部在云南省昆明市舉辦首屆全國地方黨政領導干部社會組織工作專題研究班,對來自全國25 個省(區、市)的地市級領導干部進行了培訓,提高了黨政領導干部對社會組織性質、地位和作用的認識。

2015 年4 月25 日,尼泊爾發生 8.1 級強烈地震,我國社會組織第一次采取建立“4.25 尼泊爾地震中國社會組織信息協同平臺”,與國際組織聯合救災等合作方式進行救援。圖為在加德滿都附近的桑庫,中國藍天救援隊隊員準備展開救援。

2016 年7 月5 日,二十國集團民間社會(C20)會議在山東省青島市開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賀信中肯定民間社會組織是各國民眾參與公共事務、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2017 年11 月22 日,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發布《關于廣泛引導和動員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的通知》,要求在產業扶貧、教育扶貧等重點領域組織社會組織參與其中。圖為2020 年貴州省六盤水市民政局組織相關社會組織及企業開展“暖陽涼都、情系萬家”助力脫貧攻堅活動。

2018 年11 月20 日,全 國社區社會組織改革發展經驗交流暨工作推進會在北京召開。圖為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三坊七巷社區學習促進會代表在會上作經驗介紹和典型發言。

民政部認真落實黨中央關于社會組織黨建決策部署,堅持統籌推進,加強部門配合,推動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穩步向前發展,引領社會組織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圖為2019年江蘇省南京市社會組織聯合黨委召開的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經驗交流會上,雨花臺區社會組織黨建工作負責人作經驗交流。

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社會組織主動參與戰疫。在2020 年9 月8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一批來自社會組織領域的集體和個人獲得表彰。

2021 年6 月22 至23 日,全國培育社區社會組織工作推進會在山東省青島市召開,會議提出了新發展階段社區社會組織工作思路和重點任務,要求加快推進社區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步伐。圖為會議代表調研考察青島市城陽區社創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