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小軍
兒童福利機構的優化提質工作一直都在進行。進一步推進兒童福利機構優化提質,要將此項工作放到未成年人國家監護制度建設這個大背景下考量,要以2021年民政部等14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推進兒童福利機構優化提質和創新轉型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為依據,以2021年民政部頒布的《兒童福利機構社會工作規范》為指導,根據所在機構的具體情況推進落實,充分運用專業社會工作方法,為兒童提供個性化、多樣化服務。

兒童福利機構優化提質有兩層含義:一是優化,二是提質。“優化”是指兒童福利機構從非專業國家替代照料機構向專業化國家替代照料機構轉變,即機構層面的社會工作專業服務制度建設;“提質”是指與其專業化建設相匹配的機構理念、功能定位、運行管理和成效目標等全方位水平的提升。“優化”是兒童福利機構回應新一輪國家兒童福利制度發展新要求的路徑選擇,是方法;“提質”則是兒童福利機構高質量發展所追求的目標,是結果。
隨著我國兒童福利制度的新發展,兒童福利機構有了新的服務目標,需要新的工作方法和機制來回應,社會工作專業服務方法和機制是最佳選擇。
(一)兒童福利機構優化的概念界定。我國不同時期的兒童福利制度所遵循的兒童福利理念不同,相應會產生不同的國家監護的內涵界定,覆蓋不同的國家照顧兒童群體,對國家替代照料的具體內容也會有不同要求,提供替代照料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每一次由理念的變化而帶來的兒童福利機構功能定位和職責界定內涵變化、機構替代照料服務對象的變化、服務內容以及服務方法的變化等,綜合在一起就是兒童福利機構的一次優化。但無論兒童福利制度怎樣變遷,我國兒童福利機構兜底國家監護的功能定位和提供國家替代照料的職責界定一直是清晰的,始終沒有改變。
(二)探索新的服務方法和機制是兒童福利機構優化的關鍵。目前,我國兒童福利機構正在經歷由國家新一輪兒童福利制度創新建設引發的轉型。以2019年5月民政部頒發《關于進一步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為標志,我國從無到有地建構了聚焦兒童保護的國家監護服務體系,內含三個子體系:社區兒童保護預防服務體系、未成年人保護中心兒童保護響應服務體系和兒童福利機構國家替代照料服務體系。在兒童權利理念的指導下,新的國家監護制度明確了國家監護職責,兒童福利機構兜底國家監護范圍因此擴大,即在原有孤棄兒童的基礎上,增加了因父母意外事故、重病重殘、違法犯罪、親職行為嚴重偏差等各種原因而臨時或者永久缺失家庭監護的兒童。這些兒童絕大多數年齡都在嬰幼兒以上,身體健康、智力正常,但都有不同程度的被忽視或被虐待的創傷經歷。面對這樣的服務對象,兒童福利機構現有的養育、醫療、康復和特教服務顯然難以滿足服務需要,以個案和小組工作方法為主的社會工作服務也很難奏效。另外,兒童福利機構現存的大齡孤兒社會安置服務需求也反映了現有服務方法和機制的不足。總之,最新一輪的兒童福利機構優化的關鍵就在于找到一個能夠回應新制度下機構兒童替代照料需要的服務方法和機制。
(三)建立社會工作專業服務機制對實現兒童福利機構優化具有重要作用。社會工作是現代社會福利制度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它以維護人的福祉為專業使命,以向善改變服務對象與所在社會生態系統之間的互動狀況為專業服務邏輯,以促進服務對象的福祉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實現為專業服務目標,以改善社會的公平正義為終極專業追求。從社會工作專業的視角來看,家庭是兒童的最大福祉保障,因此家庭的缺失是對兒童福祉的最大傷害。沒有了父母家庭,會對兒童的身心健康成長以及與外部社會的連接產生重要影響,使其成年后難以融入社會。因此,兒童福利機構社會工作的專業實踐思路即以機構兒童個性化特點為依據,創造一切可以創造的條件,最大程度地彌補其缺失的家庭系統,使其個性化需求得到滿足,保障其身體、智力、人格心理和社會行為的健康發展,促進其順利回歸社會。
為了應對新挑戰,在兒童福利機構建立社會工作專業服務機制,不僅能夠回應服務對象的新需求,也能夠回應如成年孤兒社會安置那樣的老問題,還能夠促進機構現有的醫療、特教和康復等專業服務品質的提升。也就是說,社會工作專業化服務機制建設對兒童服務機構的優化具有重要作用。
“提質”在這里是指兒童福利機構國家替代照料服務的水平從較低層級走向較高層級,即機構管理和服務品質都有所改善。社會工作專業服務機制的落地和有效運轉必然會給兒童福利機構帶來多方面的改善,促進機構服務的整體提升。
(一)機構整體服務環境會有改善。社會工作專業服務制度的落地,意味著安置服務成為兒童福利機構的核心業務之一,機構將圍繞兒童安置形成“一盤棋”。這不僅需要全員思想統一,認同社會工作安置服務是保障兒童利益得到最大化實現的方法,還需要對機構的組織架構進行一定的調整,捋順機構中各部門和各類人員之間的工作關系。社工和機構其他人員,包括其他專業人員、行政人員和工勤人員等,將形成“牽頭―協作”的關系,以避免各部門各自為戰的狀態,成為一個專門為失依兒童提供安置服務的專業社會服務機構。
(二)機構社會工作專業建設會有改善。社會工作安置服務機制在兒童福利機構落地,必定對機構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和專業服務制度建設產生一定影響。它將矯正當前社會工作以個案和小組專業方法為主的服務模式,使其回歸到社會工作專業價值理念指導下,根據兒童需要綜合應用個案、小組和社區等專業方法提供安置服務的個案管理模式,形成一支兒童福利機構從事安置服務的社會工作者隊伍,為兒童福利機構履行兜底國家監護職責提供保障。
(三)機構兒童替代照料服務品質會有改善。社會工作安置服務模式的落地,對機構兒童來說,具有兩重含義:一是通過個案管理工作模式,每一位兒童都有機會享受到同樣的專業安置服務,保障了服務的個性化和均等化;二是以健全兒童微觀社會生態系統并促進其良性互動為核心聚焦的安置服務,目標是為了幫助兒童形成健康的人格心理和社會行為,這與傳統的撫育、醫療、康復和特教等服務相比較,目標定位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