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 妙
(廣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廣西河池,547000)
建筑裝飾設計類專業主要負責培養具有裝飾軟件操作技能、較高審美認知,可完成室內空間布局規劃與設計,具有建筑工程裝飾裝修管理能力的綜合型應用人才。[1]全新的建筑裝修理念、高新裝飾技術等隨著建筑產業發展進程的推進而誕生,企業單位為了支撐其自身發展,招聘建筑裝飾設計類專業人才充實內部的人力資源,但其并未在人才的支撐下實現進一步發展。[2]其原因是建筑裝飾設計類崗位人員實踐能力不足,雖然他們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但無法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高職院校建筑裝飾設計類專業實踐教學缺乏,導致其培養的人才存在實踐能力不足的問題。
隨著房地產行業的迅速崛起,建筑裝飾行業經歷了全新的蛻變過程,逐步向著科學化與全面化的方向發展,是融美學認知、裝飾設計、環保裝修為一體的綜合類型行業。建筑裝飾行業發展規模的持續壯大,也導致了行業魚龍混雜,相關專業人才稀缺,行業急需大量具有實踐經驗和專業技術的設計師。
例如,營銷部需要交流能力較強的銷售人員,裝飾設計類崗位需要設計師、技術人員,以及工程項目實施預算人員。大型工裝設計類崗位(包括酒店布局設計、辦公空間規劃設計、餐飲行業裝飾設計等)需要核心技術人才作為支撐,企業通常會優先錄用具有工作經驗、空間設計感較強、在行業中具有一定影響力的裝飾設計師。[3]而大部分高職院校建筑裝飾設計類專業人才畢業后,由于實踐經驗不足,通常會選擇從事建筑裝飾施工員、輔助師、材料員、造價預算員、質量檢核員、檔案資料員等輔助崗位。
建筑裝飾設計類專業應總結相關工作崗位提出的要求:具有使用CAD繪畫的基本能力,可使用專業的繪圖軟件完成建筑裝飾設計初稿;掌握產業發展趨向,明確不同裝飾材料與裝飾用品在市場中的價格,具有簡單的成本預估能力;具有裝飾施工技術應用能力,能在工程項目現場輔助核心技術人員實施相關工作;具有組織管理能力,可高效率使用計算機設備錄入材料信息、管理部門人員。
雖然高職院校建筑裝飾設計類專業教學改革正在持續進行,但大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仍以講授專業知識為主,甚至部分教師在講解知識點過程中,僅以描述課本、輔助語言講解的方式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對多媒體輔助工具的應用明顯不足。如在CAD專業輔助繪圖軟件操作教學中,大多實施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座位上用筆記錄的模式。[4]然而,在此過程中,教師忽視了培養學生使用繪圖工具與操作軟件的能力,導致輸出的教學效果無法達到預期目標。學生在課后按照課堂筆記在電腦上進行實操時,如果出現不理解的問題或實操困難,就無法與教師實時溝通,獲取恰當的解決方法。
此外,在建筑裝飾設計類專業實踐教學中,教師仍然使用常規的教育教學方式,忽視了該專業是一個實踐性較強的專業,教學知識需要學生親自操作后才能理解。同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受到教學資源不足、教學設備落后、教學資金不足、教學基地未建成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學生在學習中無法獲得較多的實操機會。因此,學生僅通過理解課程理論知識的方式學習,無法提高其專業實踐能力。
為了進一步落實建筑裝飾設計類專業實踐教學工作,教師需要在相關教育工作前,融合崗位需求,設計專業實踐教學目標,并解讀建筑裝飾設計類專業的教學本質。[5]例如,為學生講解與專業相關的行業就業方向,不同工作崗位對專業人才的需求,不同崗位對學生專業能力、職業能力的要求等。在學生基本了解與此相關的內容后,教師可將就業發展規劃內容列為前期教學的重點,指導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與需求方向,制訂初步的就業發展方案。
教師在了解學生對建筑裝飾設計類崗位的就業方向后,需要總結學生的就業學習需求,并在此基礎上,結合不同學生的工作崗位需求,為學生描述此類崗位的專業能力要求。[6]以市場內部分崗位為例,對崗位的專業能力描述如表1所示。

表1 建筑裝飾設計類崗位專業人才能力需求分析
教師在分析大部分學生的就業需求后,可將教學目標設定為:培養具有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的社會一線技術人才。總之,在設計實踐教學目標的同時,應當集成產業需求與學生規劃的就業方向,并在此基礎上,結合教材所指示的內容,對學生進行德智體美勞多個維度的專項教育。綜合上述分析,本文設計的建筑裝飾設計類專業的實踐教學目標如表2所示。

表2 建筑裝飾設計類專業實踐教學目標
在后期的教育教學工作中,以高校建筑裝飾設計類專業實踐教學目標為指導進行教學,可更好地幫助學生對接社會經濟崗位,為專業畢業學生提供有效的就業崗位指導。
在完成建筑裝飾設計類專業實踐教學目標的設計與規劃后,高職院校應引進校企合作協同教育方式,與市場內大型建筑裝飾設計類企業、建筑設計機構等建立直接的合作關系,由雙方規劃與制訂專業實踐教學方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在此過程中,由院校為合作單位定向培養人才,由合作單位為高職院校提供一線市場資源,以此實現雙方資源的交互,保障雙方在社會發展中互利共贏。銜接實踐能力培養工作的實施與理論課程教育,即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教師需要調用一半甚至更多的時間,對學生進行實踐操作培訓。將課堂學習的內容與實踐操作融合起來,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同時也能促進其獨自處理當下出現的問題。同時,教師對實踐操作中突發的問題,也能“個案個講”,通過此種方式,讓每個學生在受教的同時,落實專業實踐能力培養目標。[7]針對上述內容,本文設計了基于校企合作規劃的專業實踐教學方案,具體內容如下。
其一,邀請市場內的建筑裝飾設計類工作人員,參與到實踐教學課程內容的設計中。例如,與專業人員協同開發建筑裝飾力學模型、借鑒企業早期設計的成果,在此基礎上,對空間裝飾進行美學的深度分析、協同組織建筑裝飾實務工作等。在這一過程中,聘請的企業工作人員作為建筑裝飾設計類專業實踐教學的主導者,教師僅作為輔助企業人員的組織者。企業工作人員為學生講解的實踐知識,是他們在各自崗位的真實工作內容,學生學習的過程便是參與實踐或參與工作的過程。
其二,在開展校企合作教育時,由高職院校利用其現有的公共空間,為建筑裝飾設計類專業教學實訓室建設提供場地與人力資源,由企業工作人員為高校實踐基地投入資金與實踐指導師傅。在雙方的協同支撐下,高校可建立一個相對完善的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在此過程中,可將建設的基地按照企業工作環境進行布置,學生可根據自身喜好選擇工作崗位,選擇不同崗位的企業工作人員作為自身的實踐輔導教師。學生在實踐基地操作過程中,配有技術人員全程輔導,保障實踐教學質量。在此種方式下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學生不僅可以在一個相對真實的企業運營環境下掌握專業知識、積累實踐經驗,也避免了到企業實習接觸商業發展機密的問題。
為了保證培養的人才在社會中具有相應的價值,高職院校可引進虛實交替項目化的實踐教學手段。由于建筑裝飾無法在現場實踐操作,對無法通過實踐操作完成的教學項目,教師可引進虛擬現實技術,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為學生設計虛擬的裝飾項目。可以將歷屆學生設計的裝飾裝修項目成果裝訂成冊,并匯總企業為高校專業實踐教學提供的修訂意見,以此作為實踐教學內容,要求學生按照虛擬的意見與內容進行虛擬實踐學習。由于涉及的項目案例屬于虛擬案例,因此教師可作為“客戶”,為學生布設不同的設計要求,以達到培養學生專業能力的目的。
同時,教師可引進“三維一體”的實踐教學指導方案,在針對某一具體實踐項目開展教學時,教師可以設計融“職業素質教育+建筑裝飾實踐技術+施工技能”三者為一體的項目,全面落實學生的實踐學習。[8]在此過程中,教師可采用劃分學生學年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指導。例如,在學生入學的第一個學年,教師要求學生在課堂上掌握基礎的繪圖軟件上機操作,為其進行建筑裝飾簡單圖紙的繪制打好基礎;在學生入學的第二個學年,教師可將學生的學習課堂轉移到實驗室或實訓基地,以虛實交替項目為引導,為實踐學習積累經驗;在第三個學年,當學生掌握一定的實踐技能后,教師可引導學生參與企業頂崗實習工作,把課堂學到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用到工作中,把知識轉換成經驗,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
以專業CAD繪圖課程為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設計“三維一體”的實踐教學指導方案,并在課堂上引進真實的項目繪圖案例,通過此種方式,引導學生參與到實踐學習中。具體的實踐教學指導方案如下。
CAD繪圖課程內容主要涉及后期繪圖工作,該工作要求學生除了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還需要具有過硬的CAD軟件操作能力、3D與Photoshop軟件使用能力。因此,高職院校將CAD繪圖課程的實踐教學目標設定為培養學生的CAD軟件等相關軟件使用能力。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主要從兩方面進行:一方面,高職院校邀請建筑裝飾設計類工作人員到校作為講師輔導實踐操作,即將企業中從事后期專業繪圖的資深員工邀請到高職院校作為指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實際的建筑裝飾主題、方案等為學生布置課程任務,要求學生獨立完成設計、繪制等操作,并在學生操作過程中予以指導,通過此種方式保障CAD繪圖課程實踐教學的質量;另一方面,引進虛實交替項目化的實踐教學手段,即在學生入學的第一學年,教師通過理論講述、計算機模擬操作等方式,為學生學習建筑裝飾設計類簡單圖紙的繪制打好基礎,在第二學年,以實驗室或實訓基地為主要教學場地教學CAD繪圖課程,以理論授課與實際操作的虛實交替項目作為教學方式,幫助學生積累實踐經驗。
經過兩個學年的學習后,班級內幾乎所有學生都已掌握了與CAD繪圖相關的理論知識,部分實踐能力較強的學生,已在教師的指導下報名參加了CAD專業輔助繪圖資格等級考試并取得了CAD專業輔助繪圖資格等級證書。第二學年,教師引導班級內未考取證書的學生參與報考,在完成等級資格認證后,班級內超過90.0%的學生順利取得證書。在學生步入大三后,取得證書的學生選擇了市場上與此相關的工作崗位,并在實習中得到了企業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