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鑰
(曲阜師范大學 地理與旅游學院,山東 日照 276826)
隨著經濟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和“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港口的綜合競爭力注定會影響輻射區域甚至是本國經濟的發展。而山東半島作為外貿和交通的節點,其發展對國際貿易和腹地經濟能夠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山東省港口以及相關產業迅速發展,區域內港口間競爭加劇,國內和國際港口間的競爭不可避免。對山東半島主要港口進行綜合競爭力的評價研究,可以對山東半島港口的綜合競爭力有一個客觀的認識。
地理學家Bird的Anyport模型,開創了空間模型研究的先河。Foster提出,港口的服務因素對港口競爭力影響很大,甚至比距離因素的影響要更大。Culhnana& Khanna指出,在集裝箱業務集中發展的時期,大型的集裝箱船舶是水運的核心,船舶的大型化是港口間競爭的關鍵。Fleming對韓國釜山港進行研究后得出結論,即基礎設施和客戶服務效率對港口綜合競爭力存在持續性影響,影響港口競爭力的關鍵在于港口現代化及其服務方式和質量。Marcella&Alfonso指出,多式聯運是對抗外部環境變化的最佳解決方案,互動間、資源間、組織間的關系是港口競爭力的關鍵。國內學者劉翠蓮等利用熵權—云模型以環渤海郵輪港口為例,從經濟、交通、旅游、港口設施、港口服務、發展潛力等六個方面構建了港口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許長新等認為,港口發展和港口競爭力的重點是集裝箱業務,分析得出國際港口競爭力的10個主要影響因素。董潔霜等認為,區位商是影響港口競爭力的最基本因素。黃健元等指出,影響港口競爭力的因素主要在于區位條件和港口腹地資源、港口作業效率、費用、基礎設施、外部條件。孫曉東等把影響港口競爭力的因素劃分為經濟條件、交通條件、旅游條件、港口條件、服務水平和發展潛力,構建了郵輪母港的游客滿意度指標體系,以上海為例提出了對策和措施。王子龍等從港口吞吐量、作業能力、經濟能力、客觀環境四個方面建立了基于熵權TOPSIS的評價模型。投資、財務狀況和其他外部條件也是影響港口競爭力的重要因素。除去區位因素和地理條件外,港間航線的協調力、陸港運輸能力、港口運營能力、相關服務等因素也應被考慮在內。
本文基于相關理論及文獻綜述,先從分析影響港口競爭力的因素入手,并結合文獻中的評價指標體系,同時遵從港口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原則,選擇了17個指標來構建指標體系,如下頁表1所示。通過因子分析法對山東半島主要港口綜合競爭力做出實證分析,最后得出實證結果。
表1 山東半島港口綜合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
采用多層次因子分析法對港口的綜合競爭力情況進行評價研究,其評價內容主要包括港口基礎設施、港口生產水平、港口腹地經濟條件以及港口發展潛力四個方面,運用SPSS統計分析軟件,分別從三級指標中提取出最具影響力的公共因子,并計算二級指標得分。最后將各個二級指標的評價結果進行合并、綜合作為新的變量,最終得到一級指標的綜合分數與排名,即得到港口的綜合競爭力得分以及排名情況。
由于指標數據有不同量綱共存的問題,比如年通過能力的單位為萬噸、港口腹地城市GDP為億美元、萬噸級以上泊位個數的單位為個等,為了使各個指標具有可比性和整合性,以便于后續進行比較分析,先需要對原始數據標準化處理,從而消除量綱不同帶來的影響。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根據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對公因子進行解釋和命名。
在成分1上,港口腹地城市GDP、港口所在城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有著較大的載荷,為0.984;對于成分2而言,變量港口所在城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增速、貨物吞吐量增長率有著較大載荷,表明成分而解釋著兩個變量;成分3上,GDP增長速度、外貿吞吐量的載荷較大,分別為0.994、0.827,因此可以認為成分3主要解釋這兩個變量;這樣就可將得到的成分與原始的變量聯系起來。通過因子得分系數表,可以得到提取的3個因子得分函數為:
表2 旋轉成分矩陣
根據3個公因子的方差貢獻率,可得綜合評價F計算公式:
基于表3,各個港口因子分析得分以及綜合得分的均值為0,正值表示其競爭力在平均水平以上,負值表示其競爭力在平均水平以下。
表3 不同港口綜合競爭力比較
綜合考慮,青島港排名第一位,雖然青島港在港口貨運量規模、資產規模等指標上沒有超過“巨無霸”型港口(如上海港、寧波舟山港等),但是憑借其在港口企業經營及發展前景上的優勢,青島港有著很大的競爭優勢。煙臺港和日照港處于中等水平,而威海港口競爭力有待提高。
青島港、煙臺港腹地城市經濟能力、腹地生產經營能力優于其余兩個港口,威海港、日照港的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水平有待提高,日照港明顯處于劣勢;在港口發展潛力方面,總體上各港口都具有較大的潛力。近年來日照市和煙臺市經濟發展速度較快,“港—城”聯動可以為港口提供更多的貨源和相關配套服務支持,威海市在經濟增長水平上明顯不足,缺乏活力,為港口發展提供的相關幫助較弱。
港口的基礎設施主要包括港口的岸線資源、深水泊位個數、碼頭長度以及堆場面積等。基礎設施是港口運轉的根基,只有有了完善的基礎設港口才能為船舶公司更好地服務,達到一定的生產目的。港口基礎設施的大型化專業化能夠提升港口的營運效率。在我國主要港口中不乏基礎設施相對完善的港口,山東半島各沿海港口應抓住政策契機,不斷完善基礎設施,為提升綜合競爭力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
通常,世界強港周邊的集疏運狀況均表現較為優異,交通便利,腹地寬闊,鐵路設備完善合理。要使港口與山東省內周邊地區的交通更加順暢,需要不斷完善鐵路集疏運系統,注重區域整合。
從全局的角度出發,港區一體化有利于對港口及周邊做出合理的規劃,使得港口與區域之間能夠協調發展,互聯互通。港口為周邊區域提供運輸通道與運輸方式,而周邊區域為港口提供貨物來源以及流量支撐。港口的布局和規劃與山東省內腹地城市的規劃布局相一致。因此,山東半島港口應致力于推動港城一體化發展,合力打造航運中心,開展多層面合作溝通,堅持優勢互補,將港口規劃與區域發展相結合。山東半島各港口應努力提高自身服務水平,提升客戶滿意度,降低港口對于腹地經濟的依賴程度。例如向世界先進港口借鑒口岸物流環境方面的發展模式,不斷簡化與優化通關流程,推動進口產品保稅區和自由貿易區落地,從而吸引更多船務公司選擇靠岸,促進港口健康發展,提升整個子港口群的生產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