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維亮,葛英飛
(1.華南理工大學電力學院,廣東 廣州 510641;2.南京工程學院機械學院 江蘇 南京 211167)
隨著傳感網(wǎng)、物聯(lián)網(wǎng)的不斷發(fā)展,網(wǎng)絡傳感節(jié)點的供電問題也引起人們更廣泛的關注。當涉及傳感器網(wǎng)絡和人體內(nèi)的生物傳感器的應用時,供電模塊的維護是目前難以解決的問題。一個可行的方法是將傳感器的供電模塊用能量采集器(Energy Harvester,EH)代替,使無線傳感器作為自供電可穿戴設備使用[1-3]。EH 從外界環(huán)境采集能量的特性決定了其輸出功率在時域上波動大、量級小的特點[4]。基于此考慮,本文在充分研究壓電能量采集器(Piezoelectric Energy Harvesting,PEH)特性的基礎上,找到一種能快速追蹤、適應環(huán)境變化、追蹤精度高且成本低、功耗低的最大功率點追蹤(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方法,以此優(yōu)化微功耗設備的電源管理模塊(Power Management Module,PMM)。
首先,本文基于PEH 在自供電可穿戴設備中的成熟應用,在理論模型分析和電學特性等效方面對PEH進行了充分研究,以對本文設計的MPPT 電路的輸入電源進行建模;其次,本文基于利用RC 電路(Resistor-Capacitance circuit)可以追蹤開路半壓的理論成果,采用模擬電路分立元件搭建MPPT 電路,以實現(xiàn)自供電可穿戴設備PMM 自適應追蹤電路最大輸出功率點的功能;然后,對設計的MPPT 電路進行仿真以驗證該模擬電路理論上的可行性;最后,在PCB(Printed Circuit Board)上實現(xiàn)電路板,通過實驗測試驗證電路板MPPT 的可行性與適應性,完成微功耗系統(tǒng)最大功率點電路的模擬設計。
本文提出的半壓追蹤系統(tǒng)的模擬電路和輸入電源的詳細實現(xiàn)分別如圖1 和圖2所示。模擬控制電路中的橋式整流器由4個BAS70 肖特基二極管組成,該二極管正向壓降小、漏電流小、功耗低。Vin整流后的電壓Vrect通過由Chp、Rhp1和Rhp2構成的高通濾波器,輸入到納安功耗運算放大器[5](LPV521)完成電壓信號的微分處理,然后微分器的輸出經(jīng)過包絡檢測器到達電路的采樣保持模塊,再接著進入DC-DC 降壓轉換器的控制模塊,最后控制器控制DC-DC 降壓轉換器的開關以達到電路MPPT 的目的。選擇的DC-DC 轉換器是降壓轉換器(LTC3388-3),用于降低PEH 輸入負載的電壓。

圖2 系統(tǒng)輸入電源模擬
系統(tǒng)的模擬電路的各元件參數(shù)在圖1 中已給出。本文所模擬的PEH 等效模型及其輸出功率特性[6]確定了所使用PEH 的等效阻抗,并以此模型為基礎設計適用于本課題的高通濾波器,設計的前提依然是τhP與τ的值相等。并且為了最小化電阻的功耗和負載對濾波電容Ci的影響,Rhp1和Rhp2的總阻值被設置為20 MΩ。經(jīng)多次仿真后的參數(shù)調(diào)整,Rdiff、Cdiff、RF的值分別被設置為10 MΩ、10 nF、10 MΩ。微分器的輸出Vdiff需要經(jīng)過一個包絡檢波器,該檢波器的作用為過濾Vdiff中的高頻信號使Vhp的微分信號更為平滑,避免Vdiff反復降至零點影響電路正常工作。過濾后的信號作為Ved被饋入Comp1 反相輸入端。仿真結果表明將Ced和Red分別設置為1 nF 和10 MΩ時,檢波效果較為良好,同時使得前面提到的對Comp1 的參考電壓Vref采用的處理方式所帶來的最大功率點偏移量有效減少,即縮小了Comp1 對MPP 作出響應的時刻與實際MPP 出現(xiàn)的時刻的誤差。然后Vsh作為Comp1 的輸出進入系統(tǒng)的采樣保持部分。這一部分主要由分壓電阻、P 型MOS管和采樣電容Csh組成。分壓電阻的作用主要是控制Csh的采樣電壓Vcsh進而控制饋入Comp2 反相輸入端的參考電壓。RD1、RD2以及Csh的值分別設置為1 MΩ、1.37 MΩ和500 pF 時仿真結果有良好表現(xiàn)。

圖1 系統(tǒng)的模擬電路實現(xiàn)
經(jīng)過多次仿真,驗證了本文設計的模擬電路自適應追蹤VOC/2 的功能,各元件參數(shù)也確定了相對合理的值。本課題根據(jù)模擬電路對實物進行了復現(xiàn),與模擬電路的主要差別在于:模擬電路中降壓功能通過帶有控制器的BUCK 電路實現(xiàn), 而實物中用LTC3388DC-DC 降壓轉換器實現(xiàn),兩者儲能電容的值相差較大。需要說明的是,根據(jù)LTC3388 數(shù)據(jù)手冊的說明,使用其降壓轉換器功能時開關JP1-JP5 的狀態(tài)分別為“0”“1”“EN”“ON”“1”。
為了便于分析,該模擬電路的電源PEH 用FREQ(頻率)=1 K、VAMPL(幅值)=5 V、VOFF(偏置)=0的正弦交流源接一個由4個BAS70 肖特基二極管組成的橋式整流器代替,電壓Vin即VOC、Vrect及Vhp仿真波形如圖3所示。

圖3 電壓Vin、Vrect 及Vhp 仿真波形
從圖中可以看出,Vin是交流信號源經(jīng)過整流后的電壓,其有效值大約為4.08 V;Vrect前40 ms 總體呈上升狀,40 ms 左右開始下降,之后圍繞VOC/2 上下小幅波動,不難看出它呈現(xiàn)出典型的電容充電曲線,這驗證了第2 章中用于理論分析的電路模型;Vhp與Vrect類似,增幅性保持一致,電壓幅度有所不同。由波形圖可以看出這3個電壓的仿真波形符合預期。
微分器的輸出電壓為Vdiff,其波形如圖4所示,已知其是Vhp經(jīng)過微分器后的微分信號。可以看出,包絡檢波器極大程度減緩了Vdiff降為0 的速度[7],即延遲Comp1 對實際出現(xiàn)MPP 時刻的響應,這樣一來就減小了前面提到的對Comp1 參考電壓作的增大處理所引起的MPP 偏移誤差,并給Vrect的充電過程預留了足夠的滯后延時。因為當Vdiff、Ved都降至Comp1 參考電壓Vref處時,比較器響應的時刻提前于實際MPP 出現(xiàn)的時刻,Vdiff對應的Comp1 響應時刻提前了50 ms 左右,此時的Vrect也小于VOC/4;Ved對應的Comp1 響應時刻只提前了28 ms,且對應的Vrect處于0.35VOC處,處于MPP 正常波動范圍內(nèi),如圖5所示。該圖還表明了Comp1 恰好會在Ved和Vref相等時作出響應,輸出高電位,這時采樣保持電路開始將此時對應的Vrd保持在Csh中。采樣電壓Vcsh一方面經(jīng)過二極管D2 幅值減少正向偏置的電壓數(shù)值后作為Comp1 新的參考電壓;另一方面,當Comp1 輸出高電位時Vcsh會通過N 型MOSFET 的漏極被饋入Comp2 的反相輸入端。

圖4 Vdiff、Ved 仿真波形

圖5 Comp1 響應波形(Ved、Vrect、Vref、Vsh)
上面提到,Comp1 作出響應后,Vsh開始輸出高電位時對應的Vrd值會被采樣電容捕獲作為Vcsh被饋入Comp2 反相輸入端,同時Vrd被饋入其同相輸入端但會繼續(xù)上升。一旦Vrd高于Vcsh的值,就改變了Comp2輸出低電位時反相輸入電壓高于正相輸入電壓的狀態(tài),于是比較器輸出高電位以啟動DC-DC 降壓變換器,Vin的輸入狀態(tài)由給電路供電變?yōu)閷⒛芰績Υ嬖趦δ茈娙葜校又鳹rect下降至VOC/2 以下,Vrd同步下降,直到再次小于Vcsh,然后Comp2 輸出低電位控制DC-DC 降壓變換器關斷,儲能電容停止充電,Vrect再次上升,于是Ved會再次高于Vrect,Comp1 接著輸出低電位,P 型MOSFET 關斷,直至下一次Vrect上升到VOC/2以觸發(fā)Comp1 的再一次響應,至此新的循環(huán)開始。當然,Comp1 的第二次觸發(fā)時刻依然不是實際MPP 發(fā)生的時刻,而是與之有可以接受的偏移(前面有提到最大偏移大約是15%)的Ved=Vref即Ved=Vcsh-VD2時,VD2為二極管D2 正向偏置電壓(大約0.3 V)的時刻,如圖6所示。

圖6 Comp2 響應波形(Vrd、Vsh、Vrect、Vcomp)
從圖6 中可以看到,Comp2 響應波形符合理論預期,每次其輸出高電位都伴隨著Vrd開始高于Vsh以及Vrect的下降,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Vrect始終在VOC/2 附近上下波動。并且其波動波形類似鋸齒波,這意味著Vrect的有效值基本處于VOC/2 附近,說明電路的MPP追蹤功能能如預期般實現(xiàn)。
主要對模擬電路進行了仿真,對電路板進行了實驗測試,并根據(jù)仿真和測試結果對電路的工作情況進行了討論。在經(jīng)過多次模擬電路的仿真后對元件參數(shù)進行了調(diào)整,根據(jù)調(diào)整后的參數(shù)對PCB 板的原理圖做了相應的修改。電路板與模擬電路使用的比較器和降壓轉換器雖然有所不同,對測試結果影響較大,但電路各部分都實現(xiàn)了預期中應有的功能。因此說明本文設計的MPPT 電路無論理論上還是實驗中都能實現(xiàn)對特定電源的自適應開路半壓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