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喜,紀明月,陳胡萍
(中核國電漳州能源有限公司,福建 漳州 363300)
核電廠全范圍模擬機(簡稱“模擬機”)教控臺系統在近幾十年的發展過程中,相較于核電堆型演變而言,整體技術更新偏慢。核電機組實際主控室的軟硬件由設計院統籌規劃,兼顧多種因素進行設計,并經反復驗證。而模擬機教控臺系統,由于規模小、用戶少,軟硬件設計仍停留在“有即可”,或是“滿足用戶需求的功能堆疊”層面,并無總體的設計考慮。
在核電機組主控室普遍追求擺脫強工業氣息、為操縱人員營造舒適工作環境的情況下,作為核電廠操縱人員培訓與執照考試的關鍵設施,模擬機自身也須考慮教員、考官的用戶體驗,緩解長時間封閉性工作帶來的壓抑感和疲勞感,從而提高操縱人員的培訓及考試質量。同時,模擬機作為電廠面向同行、評估組織及安全監管當局的重要窗口,其質量應是全面性的;良好的教控臺設計,必然影響到各類“用戶”的評價。
人因工程學在不同領域的說法不一,包括人機工程學、人類工程學、人間工程學等[1]。國家標準《人因工程在核電廠系統、設備和設施中的應用》對其定義為“一門與人員使用方式的設計過程有關的綜合科學與技術”[2]。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工業設計及制造水平的提高,產品的實用、好用屬性逐步提升,人因工程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在模擬機教控臺系統設計上,可基于人因工程技術,并結合當下流行的網絡直播技術,將教控臺系統功能從解決有無升華到便利、好用、舒適的層次,全面提高人機功效。
1)模擬機教控室的空間普遍緊湊,早期的M310機組尤其明顯。在日常教學期間,教控室僅有一到兩名教員,擁擠的情況不明顯;在執照考試期間,將增加3名考官、1名監督站官員及1名安全質量監督人員,教控室的空間則捉襟見肘。即使是近十年建造的核電廠,少數教控室仍然出現考官沒有良好的學員觀察窗口的情況,對執照考試有一定影響。
2)教控桌與DCS多畫面墻(簡稱“多畫面墻”)的布置不佳。常見的教控桌成L型,多畫面墻為一字型。陽江核電第一、二套模擬機,多畫面墻布置于教控桌右側,教員在教控桌左側,導致教員作為關鍵用戶卻不便使用多畫面墻。福清核電各套模擬機,多畫面墻布置于教控桌的左側,雖靠近教員,但L形教控桌及其桌上設備卻遮擋教員視角。同時,部分電廠還存在多畫面墻緊挨單向玻璃,而教控桌與單向玻璃有一定距離的情況;該設計未滿足“教員、考官應具有良好的學員觀察窗口的優先設計理念”,且由于教控桌的阻擋,教員、考官難以觀察靠單向玻璃端的DCS畫面。
3)教控桌設計不符合人因工程學。多數教控桌仍采用工業氣息濃厚、未經特定設計、具有較大下部設備布置空間的大方桌。設備擺放未以教員為核心,一字型布置所有操控設備,無法做到各類設備皆由教員觸手可及。過多的計算機被置于教控桌內,導致教控桌下方進深不足,人員腿部無法伸展,不便久坐;同時又因教控桌下方空間擁擠、設備眾多,導致維修不便;部分設備為工控機,布置于教控桌內,環境噪聲提高,一定程度上影響舒適度。
4)未考慮考官需求。絕大多數情況下教控室僅由教員使用,但執照考試期間的考官體驗是極其關鍵的。目前,多數電廠考官位僅配置少數DCS操縱員站,也有部分電廠未給考官配置任何設備。如此,考官對機組的整體狀態、特定設備參數、學員操控的跟蹤與評判必然有一定局限性。從操縱員培養的重要性及培訓服務角度出發,不應存在模擬機教控功能不足導致執照考試監考質量不佳的情況。
5)多畫面墻存在持續放大、密集堆疊的情況。近年來,隨著堆型換代及教學需求的拓展,出現了多畫面墻持續增加屏幕的情況,但并未考慮教員觀察視角、輻射散熱及整體外觀等。屏幕數量已由早期大亞灣核電廠M310模擬機的14塊擴展為華龍模擬機的24塊,且單屏由19寸增大為24寸。多畫面墻監控范圍逐步擴大,但監控效率與屏幕數量并不成正比。屏幕數量及單屏面積的提升,僅通過鼠標或DCS畫面原有操控提示,教員很難快速定位學員的實時操控,這導致屏幕雖然大量增加了,但卻沒有更好的實現多畫面墻設立的初衷。
1)教學視頻錄制軟件靜態批注功能落后。目前,各電廠模擬機教控臺的視頻錄制軟件支持教員輸入文字,以對特定時間點的模擬機狀態或學員操作做批注,并在視頻播放時以靜態文字形式在畫面之外顯示。此批注方式已明顯落后于當下的網絡直播技術,其等同于教員手寫記錄,效果生硬、使用率低。
2)DCS畫面監控系統無法跟蹤單操縱員連續操控畫面。在學員DCS畫面監控及錄制方面,缺少對單一學員操控畫面進行持續跟蹤的功能,即在一個監控屏幕中順暢切換單一學員操控的所有畫面;另一方面,因錄制線路及存儲空間有限,系統無法錄下所有畫面。總體而言,不利于評判、打分及課后分析教學。
3)教學分析室缺少模擬機工況重要參數查看功能。模擬機分析課中,通過兩種方式查看電廠參數,一是教員在模擬機培訓時打印了紙質工況信息,二是教員預先錄制了DCS目標畫面。前者作為紙質材料,無法滿足全員實時查看需求;后者由于學員持續操控DCS畫面,所錄制數據的可控性不佳。
眾所周知,汽車駕駛室的設計全面考慮人因工程學。教員是模擬機的操盤手,教控室即是教員的駕駛室,教員的視野、肢體運動空間、操作便利性等皆需精心設計,以便在生理、心理方面為教員營造便利性、舒適性,打造以教員為核心的教控室。
在教控室的總體設計布局上,應圍繞操盤手為核心。參考汽車駕駛室中控臺、方向盤及左側門構建的綜合控制體,教控室應為教員構建獨立的弧形卡位,同時多畫面墻布置于教員一側。即在總體布置上,將教控桌及多畫面墻布置成L形,同時在局部將二者分別做成弧形內傾,達到教員觸手可及所有監控設備的效果(見圖1)。

圖1 教控室總體布置圖Fig.1 General layout of the teaching control room
類比汽車主駕及副駕,教控桌區分為教員位和考官位,基于教員與考官的不同用戶需求做設備布置設計,并從人因工程學角度改進舒適性、便利性。
1)各類設備首先以教員為第一用戶做優先設計考慮。總體上,以弧形布置教練員站、非安DCS操縱員站、視頻監控計算機、辦公電腦、通訊電話等;部分設備也可嵌入桌面,如M310機組小型SVDU。在此基礎上,結合臨近的多畫面墻,教員作為操盤手,可在主駕位全面掌控模擬機。
2)考官位一般設置3個座位,可布置視頻監控計算機、非安DCS操縱員站、辦公電腦等。視頻監控計算機可實時跟蹤單一學員連續操控,非安DCS操縱員站供考官查看機組狀態,辦公電腦用于查看規程或兼職教員臨時辦公。此外,可將模擬機備用教練員站信號接入考官位顯示器,實現副駕作為主駕備用的效果,可以避免教控桌設備過多、所占空間增大的情況。
3)舒適性及便利性方面,可在4個小點上做改進。第一,為解決人員腿部空間伸展、設備噪聲及設備運維便利性等問題,多數主機采用遠程集中布置,教控桌下方設置600 mm縱深活動空間。第二,弧形教控桌的突出位,可設置儲物柜或布置主機,提高空間利用率。第三,教控桌顯示器側下沉一定高度,結合可調節支架,保證顯示器不遮擋人員觀察視角。第四,教控桌布置嵌入式USB插排、內網通訊口,便于教員、考官使用便攜式信息設備。
通過多傾角設計,基于人因工程試驗,并結合視頻顯示技術和特制軟硬件,實現同時利于人員落座及站立時的觀察、大小可控、便于快速定位的多畫面墻。

圖2 多畫面墻設計草圖Fig.2 The design schematic of DCS multi-screen wall
1)多畫面墻可在3個方面做傾角設計(見圖2),以同時達到提供良好觀察視角并減少設備橫向空間的好處。第一,將遠端兩列顯示器在垂直方向上做內傾布置,如內傾30度。基于此設計,教員無需移動到遠端,小幅度的轉身即有良好的觀察視角。第二,將最下排顯示器水平上傾10度,以此降低最下排屏幕高度,從而降低多畫面墻的整體高度,在人員落座及站立時皆提供良好的觀察視角。第三,如有4排屏幕,則將最上排屏幕水平下傾10度,從而降低多畫面墻整體高度,以保障人員落座及站立時的觀察視角。
2)關于多畫面墻高度、內傾角度及其與教控桌的距離設計,應盡可能開展人因工程試驗。在陽江核電第三套模擬機教控臺系統建設過程中,模擬機維護人員搭建試驗臺架,安裝顯示器,連接DCS畫面,邀請教員進行抽樣試驗,并做綜合分析。關于抽樣樣本,可參考最新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3]平均身高數據,并結合男女教員比例選取樣本。抽樣記錄文件參考表1。

表1 多畫面墻設計抽樣調查表Table 1 The sampling questionnaire for DCS multi-screen wall design
3)可通過3個方法進一步控制多畫面墻大小。第一,采用單排屏幕整體切換技術,增加視頻切換矩陣,根據特定培訓課程,更改所監控的整排操縱員站。比如模擬機由正常運行工況培訓轉入協調員培訓,則將單排監控屏幕整體切換到SRO操縱員站。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監控屏幕越多就越好,或越大就越好,需兼顧考慮輻射散熱、更大的墻體所帶來的壓抑感、過多屏幕是否降低定位效率等。華龍一號主控室操縱員由M310的兩名擴展為三名,對應模擬機多畫面墻增加了一排監控屏幕,但并沒有為第3名操縱員開發特有課程,新增屏幕的預期利用率不高。第二,某些情況下可采用畫面拼接技術減少監控屏幕數量,比如M310機組兩臺800×600分辨率的小型SVDU可拼接成一個畫面顯示。第三,采用同分辨率但尺寸稍小的監控屏幕。早期的M310機組操縱員站一般采用19寸顯示器,而漳州核電華龍機組為24寸,但DCS畫面呈現信息并無太多變化。一般而言,在保證分辨率一致的情況下,適當降低顯示器尺寸并不影響顯示效果,但在調整前須做可行性測試。
4)為便于在眾多的監控屏幕中快速定位學員操作畫面,可增加小型燈做提示。學員在某個DCS畫面上進行操作,則多畫面墻對應屏幕亮燈。目前,在陽江核電第3套模擬機中已能做到在多畫面墻上通過物理亮燈表明“本畫面正在處于學員操控狀態”[4]。
1)現今,電競直播已可實現第一視角、裁判視角直播等。在模擬機教學監控領域,多數電廠僅做到選取一個固定的操縱員站進行監控及錄像,不能對單一學員的所有DCS畫面操控做第一視角連續監控。與上述多畫面墻快速定位學員操作畫面功能類似,基于同一硬件,可以同步實現對單一學員操控畫面的連續監控及錄像,更有利于教學及考官評判,無疑提高了模擬機課后分析及評分的可追溯性。本項技術已應用于陽江核電第三套、福清核電第三套模擬機中,尚需在畫面切換延遲方面做優化。
2)網絡直播技術的應用,不僅可提高系統使用率,也可應用于模擬機技能比武。目前,教員可在M310機組模擬機教控臺系統錄像過程中輸入文字批注,以輔助課后分析;但批注多是靜態的,需要手動點擊才可顯示,其使用率極低。可參考網絡直播技術在兩方面進行更新,提高趣味性、實時性。第一,增加圖形組件及適量音頻,如對學員的良好操作可參考網絡直播“送火箭”;第二,增加動態實時彈幕,提高文字與畫面的匹配度。
模擬機可向應急指揮中心發送數據,以在應急演習期間模擬機組實際運行情況。同理,模擬機也能通過該方式向教學分析室發送數據,并基于其自帶的單向網閘以保證信息安全。在應用開發層面,其功能類似于實際機組電廠數據監控系統,可查看實時及歷史數據。在模擬機本身已外發數據的情況下,該系統僅需做簡單的數據處理及展示,以少量參數及趨勢圖為主。目前,各新建核電廠的模擬機教學分析室已配置2到3臺大型顯示器,做到同時播放錄像、查看規程等,優于早期M310機組的單幕布,具備硬件基礎。此外,結合上述網絡直播技術,該系統的電廠重要參數及趨勢顯示可應用于模擬機技能比武。
人因工程技術的有效應用,全面營造教學系統的舒適性和便利性,降低人員的疲勞感和壓抑感,對操縱人員培訓及執照考試起到正向推動作用。網絡直播技術在模擬機視頻跟蹤監控及錄像功能中的應用,結合模擬機電廠數據監控系統,為教學、課后分析提供有力數據支撐,并為尚未全面開展的模擬機技能比武提供一種可行的技術呈現方式。考慮到教學場景、DCS設備及用戶需求的差異,本文所闡述的模擬機教控臺系統設計方案在應用到不同堆型時,需要做適應性拓展和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