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懷化市鐵路第二中學2102班 金智權 文夢淼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2.7%。小學階段近視率攀升速度較快,從小學一年級的12.9%快速上升至六年級的59.6%,平均每升高一個年級,學生近視率增加9.3%。
為什么患近視的青少年越來越多?為了解青少年的視力情況,我們針對我校的學生做了一次視力調查,共同探討造成近視的原因,摸索有效的預防近視的方法。
我們通過咨詢學校德育處王主任,對學校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的學生視力情況進行了統計,并通過觀察、問卷調查、閱覽書報等方法了解造成近視的原因。
1.各班男生和女生的視力合格率統計
視力合格率統計參考國家標準《標準對數視力表》(GB/T 11533—2011)進行,即在規定距離內能分辨1'視角的視力為正常視力,記5分,即5.0,相當于小數記錄的1.0視力、分數記錄的6/6或20/20視力。低于這個數值判定為視力不合格。
統計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各班男生和女生的視力合格率,結果如表1、表2和表3。

表1 七年級各班男生和女生視力合格率統計結果

表2 八年級各班男生和女生視力合格率統計結果

表3 九年級各班男生和女生視力合格率統計結果
數據顯示,在七年級18個班中,有10個班的男生視力合格率比女生的高。在八年級16個班中,有10個班的男生視力合格率比女生的高。在九年級12個班中,有9個班的男生視力合格率比女生的高。
2.各年級學生視力合格率統計
七年級、八年級和九年級學生視力合格率統計如圖1。

圖1 各年級學生視力合格率統計圖
(一)我們分別統計了七、八、九年級中所有班級男生和女生的視力,并計算出每個班級、年級男生和女生的視力合格率,結果發現,每個年級的女生視力合格率都要低于男生,并且隨著年級的升高,女生的視力合格率越來越低于男生的視力合格率。七年級女生低于男生約3%,八年級女生低于男生約8%,九年級女生低于男生約11%。
通過對身邊同學的觀察和采訪,我們總結出造成女生視力合格率比男生低的原因如下:女生課外運動時間要少于男生(平時課間休息時,男生多在校內運動,而女生多在教室里看書、做作業或是做其他事情);放學后(校外),男生多在各自小區進行戶外運動或玩耍,而女生多在家里看電視或各類書籍;多數父母認為女生應該文靜,將其平時的課外活動安排在學習琴、棋、書、畫等室內項目上。
(二)不同年級學生視力合格率的數據顯示,每上升一個年級,其視力合格率下降4%~5%,年級越高,視力合格率越低。我們總結了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長時間學習導致睡眠時間不足,引發視覺疲勞;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致使用眼過度;戶外運動較少;學習時坐姿不端正;不良的閱讀環境。

圖2 采訪校長楊筠
通過此次調查可見,近視已成為影響青少年視力健康的最大隱患,而不科學的用眼習慣則是導致近視的主要“元兇”。
此外,中學生對近視這一現象并沒有引起重視,甚至有部分學生認為近視了戴眼鏡就可以。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建議應多宣傳近視的危害,并及時通過各種途徑協助在校學生養成科學用眼的習慣。
(一)學校改變評價機制,促使學生注意用眼衛生。將學生視力下降程度作為學期考核的一項指標,學生視力下降程度較高的班級不能被評為優秀班級,班主任不能被評為優秀班主任。學生個人視力下降較快,不能被評為“三好學生”。
(二)個人注意用眼衛生。在用眼習慣方面,規定學生每節課后遠眺5~10分鐘,讀書、寫字時應保持坐姿端正,身體距離課桌33 cm~40 cm,控制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在用眼環境方面,光線不能太強,也不能太弱,盡量減少異常的視覺刺激,特別是不要在光線暗的環境下使用電子產品。
(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在運動方面,每天保證2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在飲食方面,不偏食,減少吃甜、辣食品和油炸食品,多吃蔬菜和水果。另外,無論視力好壞,都要定期做檢查。
通過此次調查活動,我們了解了保護眼睛的方法,學會了抽樣調查、文檔編輯、數據統計以及如何做調查、撰寫調查報告。感謝丁湘寧老師對我們的指導以及楊筠校長和德育處王佳主任為我們提供的幫助!

圖3 整理資料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要是沒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又怎能領略精彩紛呈的世界?讓我們從現在做起,愛護眼睛,保護視力。
專家點評
本文對學校初中三個年級學生的視力情況進行調查,結合所得數據和對學生日常行為的觀察,對不同性別、不同年級學生的近視形成原因進行了分析,得出相關結論,并據此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作者將研究聚焦于青少年視力健康,在問卷調查和行為觀察的基礎上,用科學的方法分析和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體現了較強的科學意識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
建議報告中體現調查時間、調查人數等相關信息,并豐富調查內容,將學生用眼時間、用眼衛生、電子設備使用情況等與學生近視形成有關的可能因素列入調查問卷內容。同時,對現有數據中不同班級視力合格率出現較大差異的原因進行進一步調查研究,從而得出更嚴謹、更全面的研究結論,提出更科學的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