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棗莊市第三十九中學東校區七年級(八)班 劉廣治

2022年3月10日,我參加了九三學社小發明工作坊的活動,這次活動的主要內容是用小木棒制作線懸浮平衡玩具。給我們上課的是張波老師,他是山東省棗莊市非遺“魯班木藝”第六代傳承人。
張老師向我們詳細地介紹了打孔、粘連和穿線的方法,還為我們準備了很多方形短木棒,讓我們分組制作。
接到任務后,我們這組匆匆忙忙地整理工具,將微型打孔機插好電。由于我們沒有用過這種新鮮玩意兒,不是鉆不透小木棒,就是用力過猛,將鉆桿頂出小木棒。張老師耐心地指導我們:“要均勻用力、緩慢下壓,才能將孔打好?!?/p>
接著,我們分工合作:有的負責打開微型打孔機的開關,有的負責穿線,我則負責熔膠、粘連和打孔。
我將膠棒固定在熱熔膠槍上,按下開關,沒過多久膠棒就熔化了。再用熔膠將小木棒粘在一起,其他同學幫忙固定。做完這些后,我又開始打孔。費了好大勁,我才將幾根小木棒的孔打完。結果其他同學穿線時發現,裝置無法保持平衡,制作宣告失敗。
這時,有同學提出:“你不能亂打孔,位置全打錯了。你看老師是怎么做的?!?/p>
我仔細研究了老師放在講臺上的成品,這才找到不足之處:原來孔的位置和線的長度都不夠準確,導致組裝失敗。
于是,我用尺子量好距離,用鉛筆做好標記,然后按照標記打孔。最后終于成功了,小木棒組合體被幾條細線牢牢牽住,穩穩地立在那里,像懸浮在空中一樣,太神奇了!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

圖1 作者制作作品

圖2 活動現場
當我們把作品交給老師時,老師夸獎了我們。
緊接著,九三學社臺兒莊區支社社員、高級工程師李文學老師以學習用品、生活中的美食、勞動中的工具等為例,為我們介紹了《聚合創造原理》中的三個創造方法,培養我們的觀察、思維和創新能力,讓我們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創意。大家都踴躍發言,場面熱鬧。
同時,李老師還向我們介紹了九三學社及其優秀社員程開甲、王選等科學家,講解了中國發明人李瑞環、倪志福和牛培行的先進事跡,詳細地介紹了發明的五個步驟。我們聚精會神,個個聽得津津有味。他鼓勵我們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用榜樣的力量激發我們學習科學的興趣和熱情。
九三學社小發明工作坊活動讓我對發明創造、木工制作有了新的認識。這也是我第一次制作木工作品,雖然遇到了很多困難,但都被我一一克服了,希望以后能再次參加類似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