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心茹 董彩梅 曹 菲
1.湖南師范大學醫學院護理系,湖南長沙 410000;2.湖南師范大學附屬湘東醫院護理部,湖南醴陵 412200
終末期腎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不少ESRD 患者選擇維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治療來維持并延長生命及其質量,中老年MHD 患者數量也急劇增加[1]。由于疾病的不可治愈性、治療的不可間斷性及并發癥引起的局限性,MHD 患者常面臨著來自身心、社會和情感等方面的多重困擾,無法實現自我價值,其焦慮、抑郁等負性心理反應嚴重[2],希望水平降低[3],甚至導致尊嚴受損[4]。尊嚴是指個體具有價值從而擁有受到他人重視、尊重或尊敬的權利,是人的基本權利之一[5]。有研究[6]顯示,及時評估患者的尊嚴受損程度可以預防患者遭受更大的痛苦。而希望是一種能指導患者正確應對疾病并改善其生理、精神健康的積極心理力量[7],即擁有更高水平的希望可能會使患者保持更好的心理、精神健康狀態,提高生活質量。目前尊嚴的相關研究多集中于癌癥患者[8-9],針對MHD 患者尊嚴的研究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研究中老年MHD患者的尊嚴現狀,探討其與希望水平及負性情緒之間的相關性,以期為臨床上減輕MHD 患者的尊嚴受損程度提供科學的線索和證據。
采取方便抽樣方法,選取2021 年5 月至7 月湖南省某所三級醫院血液凈化中心的182 例MHD 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年齡≥40 歲;②透析時間≥3 個月;③能閱讀或理解問卷內容,并能進行正常的口頭或書面交流;④病情穩定,自愿參加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意識不清、認知障礙;②心理或精神疾病;③合并嚴重并發癥或其他嚴重軀體疾病。
1.2.1 一般資料調查問卷 采用自行編制的一般資料調查問卷,包括患者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家庭月收入、醫療費用支付方式、透析時長等。
1.2.2 患者尊嚴量表(patient dignity inventory,PDI)由Chochinov 等[10]于2018 年編制,本研究采用葛國靖等[11]漢化的中文版量表,包括5 個維度,癥狀困擾、生存困境、獨立性、心境平和、社會支持,共25 個條目。采用Likert 5 級評分法,總分為25~125 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尊嚴水平越低,尊嚴受損程度越高。本研究測得PDI 量表在MHD 患者中應用的Cronbach’s α 系數為0.953,具有較高的內部一致性。
1.2.3 希望水平量表(Herth hope index,HHI)由Herth[12]于1992 年研制,本研究采用趙海平等[13]漢化的中文版量表,Cronbach’s α 系數0.870。該量表包括3 個維度,對現實和未來的積極態度、采取積極的行動、與他人保持親密的關系,共12 個條目。采用Likert 4級評分法,總分為12~48 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希望水平越高。
1.2.4 醫院焦慮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HAD)由Zigmond 等[14]于1983 年 創制,本研究采用孫振曉等[15]漢化的中文版量表,Cronbach’s α 系數為0.879。該量表包括焦慮和抑郁兩個分量表,每個分量表7 道題目,共14 個條目。采用Likert 4 級評分法,各分量表總分為0~21 分。≥8 分定義為有癥狀,得分越高提示患者所對應癥狀越嚴重。
由經過培訓的2 名課題組成員完成調查,所有問卷均由研究人員親自詢問填寫。開始調查前,先向患者說明研究目的及意義,其知情同意后可進行一對一問卷調查,所有問卷當場填寫回收。共發放問卷200 份,回收有效問卷182 份,有效回收率為91.0%。
采用SPSS 25.0 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或方差分析。計數資料以例數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采用Pearson 相關評價各維度得分之間的相關性。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82 例中老年MHD 患者尊嚴總分為(41.72±10.83)分,各維度得分情況分別為癥狀困擾(10.83±2.99)分、生存困境(11.20±3.07)分、獨立性(4.29±2.11)分、心境平和(5.12±1.86)分、社會支持(3.32±0.81)分。結果顯示,不同文化程度、婚姻狀態、自理能力、家庭平均月收入的患者尊嚴總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特征中老年MHD 患者尊嚴得分比較(分,)

表1 不同特征中老年MHD 患者尊嚴得分比較(分,)
注 MHD:維持性血液透析
182 例中老年MHD 患者希望總分為(29.28±3.57)分,其中中等希望水平178 例(97.8%),高等希望水平4 例(2.2%);焦慮總分為(8.72±2.99)分,有焦慮癥狀的117 例(64.3%);抑郁總分為(9.27±2.87)分,有抑郁癥狀的139 例(76.4%)。具體得分情況見表2。
表2 中老年MHD 患者希望得分及焦慮、抑郁發生情況(分,)

表2 中老年MHD 患者希望得分及焦慮、抑郁發生情況(分,)
注 MHD:維持性血液透析
中老年MHD 患者尊嚴總分與希望總分呈負相關(r=-0.646,P<0.01),與焦慮、抑郁總分呈正相關(r=0.502、0.467,P<0.01)。其他各維度間相關性見表3。

表3 中老年MHD 患者尊嚴得分與希望、焦慮及抑郁的相關性分析(r 值)
本研究結果顯示,182 例中老年MHD 患者尊嚴總分為(41.72±10.83)分,提示中老年MHD 患者普遍存在尊嚴受損,與嚴雪萍等[4]研究結果一致,低于國外Saeed 等[16]研究結果。分析原因可能為中老年MHD 患者在接受透析治療過程中,面臨著來自身體、心理、社會等方面的多重困擾,認為自己成為家庭的負擔,同時自我需求得不到滿足,個人價值感降低,從而導致尊嚴受損。
本研究結果顯示,中老年MHD 患者尊嚴受文化程度、婚姻狀態、自理能力、家庭平均月收入的影響。文化程度較高的患者對疾病知識了解較多,接收到的醫療信息較為豐富與完善,并且擁有較多的社會與醫療支持,當身體出現不適癥狀時,心理素質相對較好,能夠積極應對,尊嚴受損程度低。配偶作為已婚患者的主要照顧者。能夠給予理解和關心,使患者有戰勝疾病的信心,尊嚴受損程度低。自理能力低的患者需要依賴他人的照顧,隨著年齡增長與疾病發展,其身體狀況、活動能力及自理能力也隨之下降,自主權逐步降低甚至喪失。這會使患者的愧疚感、自責感等情感負擔加重,自尊感下降,造成尊嚴受損。家庭月收入低的患者尊嚴受損程度高,隨著全民醫保工作的開展及落實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部分患者的經濟負擔,但報銷比例有限[17],低收入家庭依舊存在經濟壓力。同時疾病和治療帶來的困擾也很大程度限制了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大多數患者沒有固定的經濟來源,其進行治療造成的所有開支不得不依靠家庭月收入,導致自我價值感降低,造成尊嚴受損。
本研究顯示182 例中老年MHD 患者中,64.3%的患者存在焦慮癥狀,76.4%的患者存在抑郁癥狀,與王琴等[18]研究結果類似。焦慮、抑郁是MHD 患者心理、精神健康的影響因素[2]。提示MHD 患者在艱苦的治療過程中,經受身心折磨,承受來自多方的壓力,有著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郁的心理困擾。由于疾病造成的腎功能損傷是不可逆的喪失,MHD 治療無法完全代替腎臟的功能,只能暫緩患者的癥狀[19],其生存率的提高伴隨著漫長、煎熬的透析周期,還要支付高額的醫療費用,使患者的自我感受負擔加重,精神壓力增加,導致尊嚴感下降。患者的希望水平處于中等至高等水平,這與侯瑞等[20]研究結果一致。原因可能是本研究中大多數患者接受MHD 治療的時長超過1 年,病情相對穩定,大部分患者對疾病及治療有信心,愿意積極配合治療。
本研究結果顯示,中老年MHD 患者尊嚴得分與希望水平相關(r <0,P<0.01),與焦慮、抑郁得分呈正相關(r>0,P<0.05),即中老年MHD 患者焦慮、抑郁得分越高,尊嚴受損程度越嚴重。這與張云萍等[21]研究結果類似。心理疾病是MHD 患者的常見并發癥,其中焦慮、抑郁是其存在的普遍心理健康問題[22],會對生活質量和治療結果產生負面影響。焦慮、抑郁表現為緊張、恐慌等不良情緒,會引起MHD 患者神經衰弱、免疫力降低、淋巴循環出現障礙等,如負性情緒會影響患者神經-內分泌-免疫功能,引起機體對營養物質及藥物的吸收性和利用性較差,影響治療效果從而導致疾病進展加速,直接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存率[23],進而導致其尊嚴受損。尊嚴總分及其各維度與希望水平呈負相關,這與戴宏平等[24]在癌癥患者中發現的研究結果類似。提示希望水平越低的MHD 患者尊嚴總分越高,尊嚴受損程度越嚴重。希望是精神健康的重要預測因素,擁有更高的希望可能會保持更好的精神健康[25]。即更高的希望水平預示著接受MDH 治療的患者有更加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疾病和治療帶來的痛苦和壓力,這類患者的焦慮、抑郁等心理困擾較輕,精神健康狀況越好,有助于減輕心理痛苦,提高疾病應對能力,尊嚴受損程度低。
總之,中老年MHD 患者尊嚴水平偏低,普遍存在尊嚴受損,其程度與其希望水平、焦慮、抑郁密切相關。醫護人員在臨床工作中要注重患者的尊嚴,把患者的尊嚴放在重要地位。在進行MHD 治療緩解其生理不適的同時,同樣應關注患者的心理、精神健康狀況,選擇適宜的溝通方式和方法,有針對性地對患者進行干預,通過降低其焦慮、抑郁、絕望等負性情緒的手段,以更好地提升中老年MHD 患者的尊嚴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