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柳青 康廣華 劉福彪 陳澤棟 宋金平 凌書娟
1.河北省三河市醫院內四科,河北三河 065200;2.河北省三河市醫院血液透析室,河北三河 065200;3.三河市中醫醫院外科,河北三河 065200;4.河北省三河市醫院公共衛生科,河北三河 065200;5.河北省三河市醫院內五科,河北三河 065200;6.河南中醫藥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河南鄭州 450006
血管神經性頭痛是由于大腦皮質功能失調,顱內外血管舒縮功能障礙等原因,引起血管異常性痙攣,導致顱內供血不足或血流受阻不暢而發生的一種反復發作性頭痛[1],以頭部一側或兩側出現脹痛、刺痛、鈍痛、搏動性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同時可伴有失眠煩躁、視物模糊、惡心嘔吐等癥狀[2]。而瘀阻腦絡型作為血管神經性頭痛的一種,在臨床上更為多見。中醫學認為,瘀阻腦絡型血管神經性頭痛在臨床治療上當以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為原則[3]。本研究主要探討太陽穴靜脈抽血聯合微火針針刺風池、風府穴治療瘀阻腦絡型血管神經性頭痛的效果。
選取2019 年9 月至2021 年6 月于河北省三河市醫院就診的120 例瘀阻腦絡型血管神經性頭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1、對照組2 和治療組,每組40 例。三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經河北省三河市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編號:20190518)。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1.2.1 納入標準 西醫診斷標準根據2018 年國際頭痛學會《頭痛疾病國際分類診斷標準》[4]制訂:①頭痛為單側或雙側搏動性;②頭痛時日?;顒邮芟藁蛲V?;③每次發作持續時間為4~72 h;④至少每個月≥5 次發病;⑤常伴有惡心、嘔吐、畏光;⑥經頭顱CT/MRI、腦電圖、經顱多普勒等檢查無器質性病變。中醫診斷標準[5]:①多為頭部一側出現疼痛,可左右輾轉發作,也可呈全頭痛;②疼痛性質多為跳痛、脹痛等,頭痛性質多樣;③頭痛發作時長可持續數分鐘至數周;④起病隱匿,反復發作或逐漸加重;⑤經檢查確定不屬于器質性疾?。虎薹橡鲎枘X絡證型:頭痛癥狀反復,經久不愈,痛處固定,痛如錐刺,舌上有瘀斑或舌質紫暗,苔薄白,脈弦細或細澀。
1.2.2 排除標準 ①暈針或不能接受該方法;②局部皮膚感染、破潰,或有瘢痕增生;③血液??;④精神異常;⑤同時合并有糖尿病,惡性腫瘤及肝、腎、心腦血管等嚴重原發性的疾病或功能衰竭。
1.2.3 中止、脫落標準 自愿、主動退出或中途失訪。
1.3.1 治療組 患者在口服鹽酸氟桂利嗪膠囊的基礎上,采用太陽穴靜脈抽血聯合微火針針刺風池、風府穴的方法進行治療。①鹽酸氟桂利嗪膠囊(鄭州瑞康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211006,每粒5 mg),每次10 mg,1 次/d,服用2 周觀察效果。②太陽穴部位靜脈抽血:準備兩支一次性使用無菌注射器,山東威高集團醫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型號:20 ml,一次性使用靜脈輸液針(江西洪達醫療器械集團有限公司,規格和型號:針管外徑0.55 mm、針管長度19 mm),將其中一支無菌注射器的針管部分與靜脈輸液針連接在一起備用。對太陽穴及周圍皮膚用75%乙醇進行常規消毒,佩戴手套,一手持輸液針,一手固定患者抽刺部位,將輸液針斜刺入患者太陽穴部位血管,用連接的注射器抽取血液20 ml,然后將抽滿血液的針管與輸液針分離,換上另一支注射器后繼續抽取血液10 ml,共將血液抽出30 ml,抽完后用棉球進行加壓止血。如果一側抽夠30 ml,另一側不再抽??;如果一側不能抽夠30 ml,另一側繼續抽取,兩側抽取血液之和為30 ml。每周進行2 次。4 次為1 個療程,結束后觀察效果。③微火針針刺風池、風府穴:囑患者露出風池、風府穴及附近位置,術者對上述部位進行常規消毒,然后用鑷子夾持95%乙醇浸泡后的棉球并將其點燃,然后用燃燒的棉球灼燒針尖部半寸以上,待針尖部燒紅后,垂直、快速刺入風池、風府穴,針刺深度約為0.5 寸,每穴留針30 min,不進行手法操作[6]。1 次/d,2 周后觀察效果。
1.3.2 對照組1 患者采用口服鹽酸氟桂利嗪膠囊配合太陽穴靜脈抽血的方法進行治療,方法同治療組,2 周后觀察效果。
1.3.3 對照組2 患者采用口服鹽酸氟桂利嗪膠囊配合微火針針刺風池、風府穴的方法進行治療,方法同治療組,2 周后觀察效果。
1.4.1 觀察指標 運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測定患者治療前后的降鈣素基因相關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和C 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使用熒光免疫法測定患者治療前后的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7-8]。
1.4.2 中醫療效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9]制訂,治愈:頭痛及伴隨癥狀均消失;顯效:頭痛程度較治療前減輕2 級,頭痛持續時間、發作次數或伴隨癥狀減輕>2/3;有效:頭痛程度較前減輕1 級,或疼痛的持續時間縮短1/2~2/3;無效:頭痛程度較治療前減輕不足1 級,伴隨癥狀未見緩解。
應用SPSS 20.0 對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比較采用t 檢驗,多組比較采用方差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三組的CGRP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治療組的CGRP 水平低于對照組1 和對照組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三組患者治療前后CGRP 水平比較(pg/ml,)

表2 三組患者治療前后CGRP 水平比較(pg/ml,)
注 t1、P1 為治療組與對照組1 比較;t2、P2 為治療組與對照組2 比較。CGRP:降鈣素基因相關肽
治療后,三組的Hcy 和CRP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治療組的Hcy 和CRP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1 和對照組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三組患者治療前后Hcy 和CRP 水平比較()
注 t1、P1 為治療組與對照組1 比較;t2、P2 為治療組與對照組2 比較。Hcy:同型半胱氨酸;CRP:C 反應蛋白
治療后,治療組的中醫療效優于對照組1 和對照組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三組患者中醫療效比較[例(%)]
現代研究認為,血管收縮性差、腦組織缺血缺氧、內分泌失調、精神緊張等因素是血管神經性頭痛發病的主要原因[10]。在該病的治療上,西醫治療大多只是對癥處理,并不能對癥狀起到長期的控制作用[11]。而在中醫學理論中,血管神經性頭痛屬于“頭痛”“偏頭痛”“頭風”的范疇,病因大體可分為瘀、濕、痰、熱、風、寒幾類,在治療上應以化瘀通絡行氣為大法[12]。在臨床的診療中,筆者將太陽穴靜脈抽血與微火針針刺療法聯合起來,對瘀阻腦絡型血管神經性頭痛起到較為明顯的治療效果。
太陽穴靜脈抽血是本研究團隊獨創的一種治療方法,在刺血療法基礎上進行創新,是對刺血療法的一種發展。刺血療法以《內經》中“血實者決之”“宛陳則除之”為理論依據,能夠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排出體內惡血與邪氣,恢復氣血正常運行,減輕腦絡瘀阻,起到“通則不痛”的作用[13]。太陽穴部位的靜脈屬于表淺靜脈,刺血、放血在該病的治療中屬于較為常見的治療方法,但在臨床中,一般的刺血、放血療法療效一般且不持久,通過筆者在臨床上的長期摸索,發現其療效與太陽穴部位的出血量有著較為密切的關系。常規刺絡放血療法,是將局部刺破之后,待血液自然流出,對于出血量的多少不好把握,在臨床實踐中,發現對太陽穴抽取30 ml 血液取得的療效最優。且常規刺絡放血療法出血點相對暴露,與抽血方法比較,更容易增加感染的風險。所以,筆者在刺血療法的基礎上進行創造,發展出太陽穴靜脈抽血的治療方法。太陽穴位于頭面部,位置較為扁平,通過靜脈抽血的方式,對太陽穴進行放血,能夠增加該部位瘀血的排出量,起到調和氣血,排出局部瘀滯的作用。“凡五臟精華之血,六腑清陽之氣,皆上注于頭”[14]。對太陽穴進行刺血,可疏通局部瘀滯,活血化瘀,宣暢氣血,使經脈及孔竅得以濡養,頭部得以清明,經絡得以暢通,使頭痛癥狀得到較為迅速的緩解,且鎮痛效果能夠得以長期維持[13]。
在血管神經性頭痛的治療中,針灸能夠起到調整陰陽、疏通經絡、調暢氣血的作用。現代研究認為,針灸能夠改善交感神經功能,糾正血管的痙攣狀態,改善局部微循環,取得較為良好的治療效果[15]。微火針是將火針的溫熱之力與普通針刺結合起來,屬于針刺療法中的一種。有研究認為,微火針針體上的溫熱之力對穴位的作用更為直接,對穴位的刺激也更加強烈,從而激發陽氣,推動體內氣機與血液的正常運行,促進瘀血的運化,起到活血化瘀、溫通經絡、散寒止痛、扶正祛邪的治療效果[16-17]。
足少陽膽經的循行部位主要集中在人體兩側,是人體表里陰陽氣血運轉的樞紐[18],對膽經腧穴進行針刺,可以使失衡的臟腑陰陽得以調和,使瘀滯的經絡氣血得以疏通[19]。而風池穴即為膽經上的穴位,故刺激風池穴能夠起到疏通經絡氣血的作用。有研究認為,針刺風池穴能夠激活顱腦內源性痛覺調制系統,通過對痛覺的調節,縮短頭痛的持續時間,使頭痛的程度減輕,同時對相關的代謝途徑起到抑制及調節的作用[20]。也有研究認為,針刺風池穴能夠調節腦部的血液循環,增加血管彈性,使血管痙攣狀態得到緩解,緩解腦部血管的低灌注狀態[21],改善瘀阻腦絡的狀態。而風府穴為督脈穴位之一,能夠調和局部氣血,起到改善瘀滯的作用。有研究認為,用針刺風池穴與風府穴,能夠對周圍神經血管產生刺激,提高血液流速,解除血管痙攣,減小血流阻力,增加腦部血液及氧氣的供應量,從而起到治療作用[22]。
Hcy 可使過氧化物增多,對IκB 激酶進行激活,快速而短暫地升高核因子-κB,引起血管壁細胞損傷,同時啟動炎癥反應,對血管壁細胞造成損傷,降低血管的順應性,引起疼痛;CGRP 和CRP 均為炎癥標志物中的一種,兩者的水平變化可引起血管內的炎癥反應,CGRP 能夠提高一氧化氮合酶水平,加快合成三叉神經節細胞,釋放一氧化氮,炎癥因子在病灶局部堆積,出現血管神經性頭痛的一系列癥狀[23-25]。通過治療前后的比較,可以看出三組CGRP、Hcy 和CRP 水平明顯降低,患者癥狀減輕,從而得出該治療方法的有效性。研究中,在口服藥物的同一基礎上,太陽穴靜脈抽血聯合微火針針刺風池、風府穴的方法起到了較為明顯的治療作用。通過三種治療方法比較顯示,太陽穴靜脈抽血聯合微火針針刺風池、風府穴治療瘀阻腦絡型血管神經性頭痛,能夠明顯緩解患者的頭痛癥狀,提示了該方法治療瘀阻腦絡型血管神經性頭痛效果更為明顯。本研究將刺血療法進行創新發展,聯合微火針療法同時作用于本病,在活血化瘀的同時,也起到調理氣血、疏通經絡的作用。但是目前對于血管神經性頭痛的研究仍不夠深入,對于疾病發展變化的認識仍有不足,需要進一步觀察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