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智梅 劉 妍
湖北省潛江市中心醫院腎內科,湖北潛江 433100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因血液中葡萄糖水平長期處于高水平,導致微血管病變,造成腎臟血管壓力升高,從而導致糖尿病腎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糖尿病的病程越長,對腎臟損傷越嚴重,因此DN防治的關鍵是早期對其進行有效干預。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SGLT2)是一種低親和力的轉運蛋白,表達于腎近曲小管,主要作用是對葡萄糖進行轉運,完成腎臟對葡萄糖的重吸收[1]。故臨床常應用SGLT2抑制劑對DN進行治療,通過阻斷近端腎小管對鈉和葡萄糖的重吸收,增加尿鈉和尿糖排泄,從而降低機體血糖的水平,減少腎小管間質損傷[2]。但糖尿病患者機體常處于微炎癥狀態,炎癥因子可損傷腎小管內壁,加重腎小管病變,而SGLT2抑制劑對此改善作用較小,不利于腎功能恢復,致使治療效果欠佳[3]。中醫診療中,該病屬“脾腎氣虛,血瘀”之癥,主要因糖尿病日久致臟腑氣血陰陽不足,而使臟腑功能受損,治療應以益氣養陰、化濕祛瘀、活血利水為主。雷公藤多苷(tripterygium wilfordii polycoside,TWP)為中藥雷公藤提取物,具有祛風解毒、除濕消腫、抗炎等多重作用,聯合SGLT2抑制劑應用于DN患者可能會改善機體炎癥,減少腎損傷[4]。基于此,本研究探討TWP片聯合SGLT2抑制劑治療DN患者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2022LW001),選擇潛江市中心醫院腎內科2019年8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98例DN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40≤年齡<80歲;②凝血功能正常;③血糖處于穩定時期;④Mogensen分期為蛋白尿期[5];⑤患者及家屬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原發性或其他疾病引發的繼發性腎病;②對本研究治療藥物過敏者;③合并全身感染者。診斷標準:嚴格按照《中國成人糖尿病腎臟病臨床診斷的專家共識》[6]中DN診斷標準及中醫符合《糖尿病腎臟疾病中醫診療標準》[7]中DN“本證:脾腎氣虛;標癥:血瘀”診斷標準。根據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9例。對 照 組 男28例,女21例;年 齡53~76歲,平均(64.23±6.71)歲;糖尿病病程4~9年,平均(6.6 4±2.1 1)年;收縮壓1 2 5~1 7 0 m m H g(1 mmHg=0.133 kPa),平均(148.11±12.24)mmHg,舒張 壓70~100 mmHg,平 均(84.21±9.06)mmHg。觀察組男31例,女18例;年齡54~74歲,平均(64.18±6.82)歲;糖尿病病程5~10年,平均(7.53±2.16)年;收縮壓123~168 mmHg,平均(147.05±11.31)mmHg,舒張壓72~103 mmHg,平均(85.31±9.12)mmHg。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均給予控糖藥物,并進食低糖、低蛋白食物,并服用降血脂、降血壓等藥物常規治療。對照組:給予SGLT2抑制劑(Astra Zeneca Pharmaceuticals LP,國藥準字 H20170120,規格:5 mg/片)治療,清晨服藥,起始藥量為5 mg/d,此后可根據情況將藥量增加為10 mg/d,連續服用3個月。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增加TWP片(湖南千金協力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Z43020138,規格:10 mg/片)治療,20 mg/次,3次/d,于餐前服用。兩組均觀察3個月。
臨床療效。①顯效:經治療后患者臨床水腫等癥狀消失,生命體征穩定,24 h尿蛋白水平降低1/2以上;②有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生命體征基本穩定,24 h尿蛋白水平降低不到1/2;③無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未改善,生命體征紊亂,各指標未達到標準,甚至加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腎功能指標。治療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DD-5M離心機(濟南來寶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分離得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測定24 h尿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試劑盒購自北京福瑞澤,操作流程按說明書進行。
炎癥指標。治療前、后,同上分離血清,采用JC-1086A酶標分析儀(青島聚創環保集團有限公司)及配套試劑盒,行ELISA測定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
血清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水平。治療前、后,同上分離血清,采用BS280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測定IgA、IgG水平。
不良反應情況。觀察并記錄治療期間乏力、頭暈及胃腸道反應等發生情況。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1.63%,高于對照組的59.1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治療前,兩組患者Scr和UAER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觀察組Scr水平高于對照組,UAER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腎功能指標比較(x ± s)
治療前,兩組患者TNF-α、IL-6、IgG和IgA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觀察組TNF-α、IL-6水平低于對照組,IgA、IgG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炎癥指標、血清Ig水平比較(x ± s)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DN是糖尿病慢性微血管并發癥,主要表現為慢性高血糖和蛋白尿,隨著蛋白尿排泄的增加腎損傷可逐漸加重,促使DN的進一步發展,故應早期進行干預治療。臨床針對該疾病主要予以控制血糖、飲食及輔以SGLT2抑制劑治療,可減少腎對血糖重吸收,促進尿糖排泄,有效延緩DN患者病情進展,但對改善機體炎癥導致的腎小管損傷作用較小,而影響治療效果[8-9]。中醫認為該病主要因脾腎兩臟功能失調,久之則導致臟腑虛損、氣血逆亂,治療應以化瘀泄濁、清利濕熱、化濕利水為主。TWP具有祛濕消腫、抗炎、抑制細胞免疫等作用,與SGLT2抑制劑聯合治療可能會有效改善腎功能,提高臨床療效。
UAER、Scr為腎功能常用檢查指標,可反映腎功能損傷嚴重程度。TNF-α是一種重要的炎癥前介質,可誘導炎癥反應中IL-6等前炎癥細胞因子分泌,參與機體炎癥。觀察組Scr水平高于對照組,UAER水平低于對照組,TNF-α、IL-6水平低于對照組(P< 0.05),說明TWP聯合SGLT2抑制劑治療可改善DN患者機體炎癥,減少腎功能損傷。SGLT2可通過管球反饋引起入球小動脈收縮,而減少腎髓質血流量,使腎局部細胞缺氧,同時抑制促紅細胞生成素釋放,最終導致腎小管間質纖維化[10]。SGLT2抑制劑可通過抑制上述反應,使管球反饋復位,并恢復腎血流量及氧合情況。TWP有效成分雷公藤內酯酮可誘導T淋巴細胞凋亡,同時激活抑制性T淋巴細胞,減少TNF-α、IL-6生成,進而緩解機體炎癥[11];并可改善腎小管重吸收功能,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減少腎氧化損傷。
IgG具有吞噬病毒、中和毒素等作用。IgA以單體形式存在,為機體抗感染最重要的一道屏障[12]。趙鳳華等[13]將TWP用于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患者,結果顯示,TWP可調節患者機體血清Ig水平。本研究結果中,觀察組IgA、IgG水平高于對照組(P< 0.05),進一步說明TWP聯合SGLT2抑制劑治療可調節DN患者機體免疫功能。DN患者由于機體免疫細胞因子分泌水平及T細胞活性下降,常伴有免疫功能障礙。而TWP可通過上調IL-10,下調IL-6、IL-8等炎癥細胞因子表達,減少機體微炎癥反應,并可提高糖尿病患者調節性T細胞數量,阻止病理性免疫反應的發生和發展。加之腎功能的改善,可減少IgG從尿液中丟失,從而起到調節患者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14]。本研究結果中,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并且兩組在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說明TWP聯合SGLT2抑制劑治療可提高臨床療效,并且不增加不良反應發生風險。主要因SGLT2抑制劑可通過減少腎臟對葡萄糖的重吸收,增加尿糖的排泄,降低血糖,從而有效控制病情[15]。另外,TWP可通過降低IL-2產生及其受體效應,干擾淋巴細胞生活周期,抑制機體免疫反應,同時清除腎小球基底膜處的免疫復合物,保護腎臟。以上藥物聯合治療,可減少腎臟系膜的損傷,恢復腎功能。馬愛景等[16]研究顯示,應用TWP聯合SGLT2抑制劑治療患者的總有效率為80.39%,高于對照組的60.78%,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96%,與對照組的3.92%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本研究結果與之相似,進一步證實了該治療方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綜上所述,DN患者應用TWP片聯合SGLT2抑制劑治療,可調節機體免疫及改善炎癥水平,減少腎功能損傷,并且不會增加不良反應。本研究樣本量較少,調查對象的選擇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此外研究隨訪時間短,未能進一步評估TWP片聯合SGLT2抑制劑治療DN患者的遠期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