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燕芳 南麗紅 王玉露 林 雅 賀龍剛 陳亞萍 陳劍鈺 王英豪
福建中醫藥大學藥學院,福建福州 350122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高校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學全過程,實現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新局面[1]。課程思政就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手段,即從新時代本科教育的特點出發,將思政教育元素,包括思政理論、價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融入到其他課程中去,使課程教學得到拓展和延伸,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的思想意識和行為舉止產生影響,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產生協同效應,從而培養出更加適應國家和社會需求的青年人才[2-3]。
藥理學是醫學和藥學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是研究藥物和機體之間相互作用規律的一門科學,是聯系醫學和藥學的橋梁學科,其中也蘊含豐富的思政元素。在藥理學理論和實驗教學過程中設立正確的思政目標,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做好課程思政教學,不僅可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鍛煉學生的實操能力,幫助學生將課本中所學的理論和實驗、實踐相結合,同時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成為新時代背景下優秀的醫藥學人才[4-5]。
根據福建中醫藥大學(我校)把學校建設成為一所以中醫藥為主體,多學科協調發展,培養高層次中醫藥人才,服務海峽西岸經濟區,具有鮮明辦學特色的教學研究型中醫藥大學的辦學定位。我校的絕大部分專業包括臨床醫學類、中醫學類、藥學類、護理學等均將《藥理學》作為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結合學校的辦學定位和課程特點,設計本課程的建設目標如下。
①知識目標:本課程的教學任務是通過藥理學的理論和實驗教學,使學生掌握藥理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為今后從事醫藥學相關工作奠定基礎;②能力目標:通過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方式與思政內容相融合,讓學生從教學過程中的客體轉換成主體,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全身心投入課程學習中,從提出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的模式中獲得最大程度的知識儲備[6];③思政目標:通過對課程的介紹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以及民族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更加堅定為國學習的信念。教學過程中提醒學生,高尚的醫德和高超的醫術同等重要,對待工作應該認真負責,養成審慎的工作態度、嚴謹的工作作風,提高職業道德修養,才能更好地按道德規范為人民服務[7]。
隨著互聯網行業的快速發展,部分學生沉迷于網絡虛擬世界,同時受到崇洋媚外、利己主義、享樂主義等不良思想的侵襲,對其三觀造成極大沖擊[8]。在教學過程中可列舉中國科學家在藥學研究領域做出的重大貢獻,融入愛國主義教育。例如我國杰出藥學家屠呦呦,受到晉代葛洪編著的《肘后備急方》的啟發,帶領團隊,經過反復的藥理實驗,發現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在瘧疾治療中有顯著療效,在改善人類健康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并因此獲得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為祖國贏得榮譽。通過介紹典型案例,加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和愛國主義精神[9]。
現在社會上存在一些錯誤觀念,認為西醫比中醫好,使得中醫藥專業的部分學生對所學專業沒有信心,學習起來沒有動力。在課上,可以介紹藥理學在醫學和藥學發展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例如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肆虐的當下,許多中醫藥專家通過大量藥理研究開發的藥物,如連花清瘟膠囊等,在防治疫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應讓學生意識到中醫藥理論的博大精深,以及藥理學在新藥研發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讓學生們感受到自己作為一名中醫藥專業的學生,在學成后可以改善人類健康的專業自豪感和舍我其誰的專業使命感[10]。
在藥理實驗課教學中不可避免地需要用到小鼠、大鼠、家兔等實驗動物,這些為人類健康事業犧牲的實驗動物,推動了醫學科學的發展,實驗課中應該教育學生要對其懷有敬畏之心,在實驗過程中不要玩弄實驗動物,不要為了博眼球去拍攝實驗視頻發布網絡,并且在實驗中要善待動物,盡可能地減少實驗動物的痛苦,實驗結束后對動物實行安樂死等措施,以保障動物福利。以此來培養學生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倫理道德意識,并從動物拓展到患者身上,讓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尊重患者、關愛患者,做到醫者仁心[11-12]。
根據對青少年吸毒現狀的調查發現,由于禁毒教育不足,我國有相當數量的青少年誤入歧途,參與吸毒、販毒[13]。在講授中樞鎮痛藥的過程中,通過對嗎啡類藥物成癮性和戒斷癥狀的介紹,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嗎啡等特殊藥品的兩面性,對其合理應用可以減輕患者疼痛、造福人類,但如果濫用就會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破壞社會的安定團結,教育學生要遵紀守法、珍愛生命、遠離毒品[14]。
藥理實驗通常需要學生分組進行,通常4~6人為一組,設組長一名,在實驗前對每一名組員進行分工;在實驗過程中需要大家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對動物標記、稱重、給藥量計算、給藥、觀察、記錄、分析實驗結果等步驟[15];在理論課教學中也可以采用翻轉課堂的形式,讓學生選擇代表性的藥物,分組制作PPT并在班級進行匯報,這些均可培養學生團結互助、取長補短的團隊合作精神[16]。
藥理實驗分為驗證性實驗和探索性實驗。驗證性實驗主要是驗證書中所學的理論知識,促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但是在實驗中也有可能出現與預期結果不一致,甚至相反的實驗結果,這時要引導學生實事求是地記錄實驗結果,倡導科研誠信,并且認真仔細地分析實驗過程,找出導致實驗失敗的原因,并努力找到解決辦法,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17]。在探索性試驗中,可以引導學生利用現有資源結合自己的興趣自主選題,并帶著問題去查閱相關資料,通過學生之間互相討論、與老師討論等方式自主設計創新實驗,以此培養學生勇于創新的科研精神[18]。
醫學類專業的學生不僅要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還要有很強的實踐能力。藥理實驗中部分內容較復雜,如傳出神經系統藥物對麻醉家兔血壓的影響,需要學生完成耳緣靜脈注射、動脈插管等難度較大的操作,部分學生容易產生畏難情緒不愿動手,這時老師應對其進行鼓勵,同時耐心輔導學生膽大心細地完成實驗,從而培養學生不怕困難、勇于挑戰的敬業精神[19]。
嚴格要求學生做好垃圾分類,切記不可隨意丟棄藥理實驗課上所產生的廢物,如廢棄針頭、刀片等應投入專門的利器盒,以免傷人;注射針筒、手套、口罩等按醫療垃圾進行回收處理;動物尸體、組織等應該集中送回實驗動物中心進行統一處理。積極引導學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環保理念,培養學生“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的生態環保意識[20]。
藥理學的授課形式有理論講解、實驗操作、翻轉課堂、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等多種形式,思政元素可以從全方位、多角度融入。
教師要做一個有心之人,仔細挖掘專業教材中蘊含的思政元素,并將其提取出來,在課堂上以經典案例講解的形式傳授給學生,使課程思政和課程教學兩輛馬車在新教學理念的軌道上同向同行、互相促進,協同發展[21]。例如在講到平喘藥克倫特羅時,可介紹其作為β受體阻斷藥具有平喘作用,同時也叫“瘦肉精”,一些不法商人將其添加到飼料中,可以促進動物生成肌肉,加速脂肪分解,提高瘦肉率,從而提高利潤,但是這種肉類被人服用后可能會出現心悸、肌肉震顫、代謝紊亂等不良反應,因此,非法添加“瘦肉精”將受到法律制裁[22]。
教師應引導學生關心時事政治,及時獲知專業相關的時事熱點,巧妙利用互聯網新聞、視頻、影視劇等資源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積極滲透家國情懷[23]。電影《我不是藥神》的熱映引發了全社會的熱議,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課程思政教育題材,片中既有腫瘤靶向藥物的研發歷程、治療效果以及專利權屬等專業知識,也反映了部分進口藥物過于昂貴的社會現狀,主人公對無藥可救的患者感同身受的人文關懷深深感染了所有關眾,李克強總理都為此批示盡快解決抗癌藥降價保供的問題??稍谡n前推薦學生觀影,課上與學生展開熱烈討論,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增強了學生的科技創新意識以及為人類健康奮斗的職業使命感[24]。
在課程思政背景下,對教師的綜合素質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對學生的三觀形成有較大影響,且身教往往重于言傳,教師不但要有淵博的知識、廣闊的視野,還要有堅定的信仰、充分的人格魅力,才能做好教書育人的工作。因此,教師應該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覺悟和道德素質,深入思考:我們要培養什么樣的人?我們要怎樣培養人?嚴格規范自己的言談舉止,在學生面前做好先鋒模范作用[25]。
綜上所述,課程思政的主體是學生、設計者是教師,教師要提高自身思想覺悟、增強思政育人意識,以學生為中心展開課程設計,從課程中挖掘豐富的思政元素,同時要做一個有心之人,不斷積累其他線上線下思政資源,并將其融入教學過程中,才能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在提高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實現知識、能力、素養“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使人才培養的質量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