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骨折是骨折的常見類型,該類骨折損傷十分嚴重
,臨床治療該骨折的手術方法較多,對于患者實施不同手術,具有不同的治療療效,切開復位加壓鋼板手術在臨床較為常見,但在手術過程中由于部分患者的剝離范圍較大, 容易造成骨折端發生暴露情況,損害患者骨折端血供以及患者周圍軟組織,導致患者發生并發癥,例如切口感染、骨不連、骨折愈合延遲等,影響患者自身運動功能,對于患者術后康復造成影響。而鎖定加壓鋼板治療在臨床廣泛應用,和上述手術治療方式相比,具有多種優勢,不僅能彌補不足,還能提高患者臨床療效
。因此,本研究對鎖定加壓鋼板治療四肢骨折的臨床有效性及安全性進行分析。
選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北京市朝陽區雙橋醫院骨科收治的200 例四肢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電腦隨機分組方式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00 例。觀察組中,男60 例,女40 例;年齡21~70 歲,平均(46.21±2.29)歲;骨折部位:股骨干骨折41 例,肱骨髁上骨折40 例,脛腓骨干骨折9 例,尺橈骨干雙骨折10 例。對照組中,男61 例,女39 例;年齡21~71 歲,平均(46.19±2.16)歲;骨折部位:股骨干骨折40 例,肱骨髁上骨折40 例,脛腓骨干骨折10例,尺橈骨干雙骨折10 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經北京市朝陽區雙橋醫院機構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20200123),參與研究者知情同意。納入標準:①患者符合四肢骨折診斷標準
;②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由于個人原因中斷研究;②伴有其他嚴重疾病。
對照組采取傳統加壓鋼板內固定(型號:YX-75-200-600 型Q235;天津寶駿遠大金屬材料有限公司)進行治療。患者取仰臥位,麻醉后,在患者骨折部位入路,對于患者的皮膚以及皮下組織逐層切開,切口長度需要根據患者骨折情況而定,對患者骨膜進行剝離后,對于患者自身的斷骨部位應用螺釘、鋼板進行全方位固定,對患者切口進行縫合以及包扎
。
觀察組實施鎖定加壓鋼板(3、4、5、6、7、8 孔;蘇州蘇南捷邁得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進行治療。對患者采取消腫操作,若患者自身腫脹程度輕,待消腫后對患者采取手術,手術過程中實施硬膜外麻醉,指導患者選取仰臥位,切開患者骨折部位皮膚,患者切口長度需要根據骨折情況而定,待患者自身骨折部位閉合后, 對于患者深筋膜下軟組織采用骨膜剝離器分離,建立軟組織隧道,在患者骨骼表面放置鋼板后,將位置進行調整,將兩枚螺釘分別放置在患者骨折部位兩端,對鋼板進行加壓固定,骨折復位良好后,將螺釘放置在患者骨折部位兩端,在X 線下進行觀察,待患者復位滿意后,逐層縫合患者切口,待手術完畢后對患者實施抗感染以及抗骨質疏松等相關操作,同時指導患者進行肢體功能鍛煉
。
圖1給出了τ1=5,λT=5,Cwf=1,ηc=ηT=0.85,D1=D2=0.96時最大功率及其相應的效率與總壓比的關系.由圖可見,和與總壓比成近似拋物線的關系.在曲線頂點處,有一個最佳壓比πout使取得雙重最大功率和效率圖中總壓比在10~15時有最大功率和最大功率時的效率.
從圖5中可以看出,與He[16]及Forrestal[15]的模型相比,本文理論模型預測的剛體侵徹深度與實驗得出的結果十分吻合。

1.3.3 比較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 并發癥包括傷口延遲愈合、骨不連、切口感染。
1.3.2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 療效標準參照《骨科臨床療效評價標準》
,包括顯效、有效、無效三個指標。治療后患者的關節無腫痛情況,可進行正常的步態,活動自如,兩周后患者骨折局部未發生變形,視為顯效;關節有輕微疼痛感,能夠達到正常的步態,活動度可達到3/4,兩周后患者骨折局部未發生變形,視為有效;患者在進行活動時會感到明顯的疼痛感,正常的步態,活動度僅為1/2,需要服用止痛藥,視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將風險管理與信息工程進行有效結合,一方面能充分利用大數據、物聯網等前沿技術,將風險管理立足于技術的革新,而不僅僅是管理方式的漸進,進而從技術上改變風險管理的范式;另一方面可對現有技術、數據、資源等進行整合,提高當前風險管理的效率和品質.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1.3.1 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時間 骨折愈合判定
:局部無壓痛及縱向叩擊痛;局部無異常活動;X 線片顯示骨折處有連續性骨痂,骨折線已模糊不清,骨折無變形。

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骨折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據相關研究顯示
,四肢骨折為臨床常見的疾病,主要是由于暴力損傷而引起的,嚴重情況下對患者生命造成嚴重威脅, 對于該類患者通常實施手術方式進行治療
。在治療過程中采取鎖定加壓鋼板,能對患者自身骨膜和軟組織產生保護作用, 促進患者恢復
,同時該項治療方式不會損傷患者骨膜組織,能減少術后并發癥,利于患者肢體功能恢復
。和常規手術治療相比,具手術創傷小、不良反應少等特點,此外骨折愈合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
,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其中骨折片的血液供應和骨折部位的穩定性是最為重要的因素
。因此,在本次操作過程中,必須要注意保護好骨折部位,預防發生骨骼軟組織損傷和剝離情況
。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骨折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有研究
選取四肢骨折患者74 例,由隨機雙盲法分組,A 組37 例患者采取微創經皮鎖定加壓鋼板,B 組37 例患者采取鋼板螺釘內固定,研究結果顯示,A 組患者的手術時間、骨折愈合時間短于B 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B 組,而肢體功能恢復優良率高于B 組(P<0.05),由此證明微創經皮鎖定加壓鋼板在四肢骨折治療中的臨床價值顯著。
沙莉不緊不慢地說:“買得起批量PC機和服務器的大客戶,誰在乎一塊手表?倒是對于小客戶來說,這樣的贈品比較有誘惑力。再說,開發一個新的大客戶所投入的精力是穩定普通老客戶的三倍,我們怎么可以喜新厭舊?”
綜上所述, 四肢骨折患者采用鎖定加壓鋼板治療,具有顯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1]崔勇,段廣斌.微創經皮鋼板內固定技術聯合鎖定加壓接骨板治療老年股骨中下段骨折臨床效果[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12):2075-2077.
[2]邱文奎,蘇振炎,張益宏,等.經皮微創鋼板內固定術和傳統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治療肱骨外科頸骨折對比研究[J].創傷外科雜志,2019,21(3):197-200.
[3]花克涵,陳辰,李庭,等.平行或垂直雙鋼板構型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青年與老年肱骨髁間骨折的療效比較[J].中華創傷骨科雜志,2019,21(9):810-815.
[4]黨華,郭耀軍.加壓鋼板、帶鎖髓內釘固定治療四肢創傷骨折后骨不連的作用分析[J].貴州醫藥,2021,45(1):73-74.
[5]李國德,楊遠敏,曾平.有限接觸動力加壓鋼板內固定植骨聯合七厘散治療四肢創傷骨折術后無菌性骨不連的效果[J].中國醫藥導報,2021,18(27):84-87.
[6]滕壽發,樸毅,陳伊,等.鎖定加壓鋼板治療四肢骨折的臨床療效[J].中國醫藥指南,2021,19(9):85-86,89.
[7]蔣協遠,王大偉.骨科臨床療效評價標準[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111.
[8]趙剛.鎖定加壓鋼板治療四肢骨折的臨床應用[J].心理月刊,2020,15(13):219.
[9]沈國華.鎖定加壓鋼板與普通鋼板螺釘內固定對治療四肢骨折的療效對比分析[J].醫藥前沿,2020,10(30):101-103.
[10]劉冬,陸雪.微創經皮鎖定加壓鋼板在四肢骨折治療中的臨床價值[J].心理月刊,2020,15(13):156.
[11]杜異凡,袁贊安,鄺歡歡,等.經皮鎖定加壓鋼板內固定治療四肢骨折的效果探討[J].醫藥前沿,2020,10(33):87-89.
[12]常韜,宋晶晶,祁同寧.微創經皮鎖定加壓鋼板內固定治療四肢骨折對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謝水平的影響[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20,48(11):1346-1348.
[13]史超,劉彥博,張莎,等.微創經皮鎖定加壓鋼板內固定術治療老年四肢骨折患者的效果[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20,24(13):37-40.
[14]張順維.探討微創經皮鎖定加壓鋼板內固定在四肢骨折患者治療中的效果及預后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20,8(33):47,57.
[15]馮飛,駱玲麗.微創經皮鎖定加壓鋼板內固定治療四肢骨折的效果[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0,12(11):132-134.
[16]王明全.微創經皮鎖定加壓鋼板內固定在治療四肢骨折中的臨床分析[J].家庭醫藥,2019(1):150-151.
[17]黃靖凱.對比分析微創經皮鎖定加壓鋼板和鋼板螺釘內固定在四肢骨折治療中的臨床價值[J].中國農村衛生,2021,13(4):32,33.
[18]陸家勇.探討鎖定加壓鋼板治療四肢骨折的應用及療效[J].醫學信息,2016,29(9):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