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剛田年軍劉學芝付鋒尚軍燁徐清楊露朱曉峰
(1.白山市林業科學研究院,吉林 白山 134300;2.渾江區河口街道綜合服務中心,吉林 白山 134300; 3.渾江區林業局森林資源管理站,吉林 白山 134300;4.磐石市取柴河鎮綜合服務中心,吉林 磐石 132303)
千金鵝耳櫪(Carpinus cordata B1.),俗稱半拉子,是樺木科鵝耳櫪屬植物。目前鵝耳櫪屬(Carpinus L.)全屬50種,我國有33種、8變種,東北、華北、西南及陜西、甘肅、河南等地是鵝耳櫪屬植物的分布中心。其分布廣、適應范圍寬,是傳統木耳生產的主要原料。其冠形優美,枝葉緊密,葉色突出,適宜城市環境生長,可用作行道樹和小區綠化樹種,無嚴重病蟲害。
長白山地區僅有千金鵝耳櫪(半拉子)。千金鵝耳櫪為落葉塔狀樹冠落葉喬木,高達15m。一般生于海拔500~1500m的山坡或山谷雜木林中,喜光,適應多種土壤,對土壤pH值無特別要求。最喜排水好的濕潤土壤,并且耐旱、耐熱。冠形優美,枝葉非常緊密,夏季葉色突出,秋色美麗,落葉遲,適宜城市環境生長,可用作行道樹和小區綠化樹種,而且無嚴重病蟲害。木材堅重、致密,可作工具、農具、家具等用材。種子可榨油,供工業及滑潤用油。果穗性甘、淡,平。入藥可健胃消食、治療脾胃虛弱、食欲不振、胸腹脹滿、消化不良。其木材含有非常豐富的纖維素、半纖維素、果質膠等營養物質,樹皮又非常薄,很適宜黑木耳菌絲的蔓延和對營養成分的吸收,是最好的木耳材和食用菌原種培養基基質原料。
自20世紀70年代種植木段黑木耳以來,林農因千金鵝耳櫪黑木耳是“木耳之王”,進行了大量的掠奪式砍伐,致使千金鵝耳櫪菌材資源已近枯竭,資源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目前國內外在千金鵝耳櫪木耳材造林和保護方面沒有任何措施,加上林農對千金鵝耳櫪木耳材大量需求,千金鵝耳櫪在種群數量和林木蓄積急劇銳減。在長白山區人工引種栽培尚未見報道。
為加強千金鵝耳櫪這一重要種質資源保護與儲備林建設,白山市林業科學研究院在承擔的吉林省科技廳“千金鵝耳櫪特用林培育技術研究”、吉林省林業和草原局“木耳材千金鵝耳櫪豐產技術研究”項目基礎上,總結出長白山區千金鵝耳櫪種子處理、播種育苗、特用林培育配套技術措施。同時,結合現承擔的中央財政“千金鵝耳櫪特用林培育技術推廣示范”資金項目,研究出長白山區千金鵝耳櫪天然林的自然生長規律,對更好地保護長白山區千金鵝耳櫪種質資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據項目組調查統計,長白山區千金鵝耳櫪在長白、撫松等地資源幾近枯竭,在渾江區、江源區林分組成不到1%。按照森林資源調查方法,千金鵝耳櫪樹種劃為非目的樹種,因而在長白山地區所在林業部門的資料中沒有注明,統一劃歸下雜木中。在調查中統計發現千金鵝耳櫪大部分生長于海拔600~800m的林緣天然次生林地帶,林分郁閉度小于0.8。在密林、山最為坡中段分布的少,并且生長狀態不佳。其開發利用還處于低階階段,多用于種植木段木耳。
根據長白山區內千金鵝耳櫪資源現狀,課題組在長白山地區的灣溝楓葉嶺、五間房大頂的、大鏡溝老亮子山、三道溝鎮二道溝南山和臨江鬧枝5個地點,進行了長白山資源現狀調查。調查因子包括地理坐標、海拔、林地權屬、林地起源、樹種組成、齡組、郁閉度、坡向、坡度、土壤種類、土壤厚度等,見表1。千金鵝耳櫪屬天然次生林,經課題組與當地林農向導調查發現臨江鬧枝長白山外圍幾乎沒有,大鏡溝老亮子山、三道溝鎮二道溝南山只有零星,五間房大頂的比灣溝楓葉嶺稍好,但也不多。這些地方20a前還是有一定數量的。課題組經過討論決定只在五間房大頂的和灣溝楓葉嶺設置臨時標準地,樣地面積0.06hm2。并在標準地內進行樹種、樹高、胸徑等常規測樹因子調查外還對地形、部位、土壤、活地被物、幼樹、下雜木、蟲害和郁閉度、海拔等立地因子進行調查。

表1 標準地資源調查表
臨時標準地以五間房大頂的最為典型,林地、林木權屬為國有天然次生林,郁閉度0.7,海拔749m,地理坐標E126°20′20.143″,N41°58′51.303″,坡度16°,坡向西南,坡位坡下,土壤為暗棕壤,厚度薄,優勢樹種為色樹、柞樹,屬中齡林。
在臨時標準地選擇形態完整、發育健壯、無病蟲害、向陽生長、各方面性狀優良的中齡千金鵝耳櫪林木。由于臨時標準地樣地面積0.06hm2,面積小,因此胸徑在10cm以上的千金鵝耳櫪林木極少,這給課題組增添了許多麻煩,經課題組努力,共做胸徑在10cm以上解析木7株,用以研究千金鵝耳櫪自然生長進程。
按照標準地調查方法,共做解析木7株,以分析不同立地條件下,千金鵝耳櫪胸徑、樹高、材積等因子在自然條件下的生長進程。
不同立地條件下,7株解析木胸徑生長進程結果,見表2。

表2 各解析木胸徑生長進程調查結果表
從圖1可以看出,千金鵝耳櫪自然生長中,胸徑生長呈“S”曲線模型:從10a開始進入生長快速期,到25a時,生長進入緩慢期。

圖1 胸徑生長曲線圖

圖2 胸徑平均生長量與連年生長量生長曲線圖
不同立地條件下,7株解析木胸徑生長進程結果見表3。

表3 各解析木樹高生長進程調查結果表
從圖3可以看出,千金鵝耳櫪自然生長中,樹高生長呈“直線”模型:從5a開始進入生長快速期,到30a時,生長進入緩慢期。

圖3 樹高生長曲線圖
不同立地條件下,7株解析木材積生長進程結果,見表4,材積生長曲線圖見圖5。

表4 各解析木去皮材積生長進程調查結果表

圖4 樹高平均生長量與連年生長量生長曲線圖
從圖5可以看出,千金鵝耳櫪自然生長中,材積生長呈“S”曲線模型:從15a開始進入生長快速期,到35a時,也一直呈生長快速階段,由于所作解析木樹齡未見近熟或成熟期,其生長進程尚待進一步研究。

圖5 材積生長曲線圖
材積平均生長量與連年生長量生長曲線見圖6。

圖6 材積平均生長量與連年生長量生長曲線圖
本研究表明,長白山區千金鵝耳櫪資源幾近枯竭,主要分布生長在海拔600~800m的林緣天然次生林地帶,林分郁閉度小于0.8。在密林、山坡中段分布的少,并且生長狀態不佳。其開發利用還處于低階階段,多用于種植木段木耳。研究出長白山區千金鵝耳櫪天然林的自然生長規律,指導做好千金鵝耳櫪種子處理、播種育苗、特用林培育,對提高千金鵝耳櫪這一重要種質資源保護與儲備林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通過對千金鵝耳櫪自然生長規律的研究,確定了長白山區千金鵝耳櫪的胸徑生長呈“S”曲線模型規律:從10a開始進入生長快速期,到25a時,生長進入緩慢期。樹高生長呈“直線”模型規律:從5a開始進入生長快速期,到30a時,生長進入緩慢期。材積生長呈“S”曲線模型:從15a開始進入生長快速期,到35a時,也一直呈生長快速階段。
研究表明,通過集約經營,從千金鵝耳櫪優良種質資源選擇、良種繁育開始,種子吸足水消毒后在沙藏處理,儲存4~5個月再進行播種,可以提高千金鵝耳櫪種子的發芽率和發芽勢32%和21%[1],通過育苗與造林管理后,可使千金鵝耳櫪降提早進入速生期,增加千金鵝耳櫪林木蓄積,緩解林農對千金鵝耳櫪的需求矛盾。
由于研究時間尚短,千金鵝耳櫪特用林培育過程中,通過間伐(移栽)調整單位面積的林木株數,給千金鵝耳櫪提供適宜的營養空間,使其生長快、干形好,達到速生豐產與綠化目的等方面研究,正在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