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毅李翔宇殷春紅張玉峰李冬
(1.遼寧生態工程職業學院,遼寧 沈陽 110101;2.凌源市林業工作總站,遼寧 朝陽 122500; 3.國有新民市機械林場,遼寧 沈陽 110300;4.遼寧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實驗林場,遼寧 撫順 113317)
因為中藥具有安全性高、副作用少、刺激性小等優點,在預防和治療疾病方面,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再加之國家陸續出臺一系列中藥行業發展的鼓勵政策,使得中藥行業得到快速發展。作為中藥行業的上游產業——藥用植物的開發利用也隨之得到迅猛的發展。近些年,藥用植物人工栽培面積不斷擴展,但仍無法滿足中藥行業的加工需求,據統計,有80%中藥的原材料依賴于野生資源。如何利用好野生藥用植物資源,使其得到可持續發展,是藥用植物開發利用過程中亟需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遼東山區是東北藥用植物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位于北溫帶氣候區,因生境條件優越,為野生藥用植物的生長、繁衍提供適宜環境,使得該區的野生藥用植物資源極為豐富。所以,摸清遼東山區野生藥用植物的種類、生活型結構、主要入藥部位等,為引種馴化和人工栽培提供必要的理論基礎,為開發利用提供必要的科學依據,為野生藥用植物資源可持續發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遼寧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實驗林場位于遼寧東部山區,地處長白山脈龍崗山脈北麓,經營總面積4023hm2,森林覆蓋率93%,總蓄積560000m3。下設3個實驗區,海陽實驗區森林面積約為1733.33hm2;大東溝實驗區森林面積約為1338hm2;敖石哈實驗區森林面積約為712.4hm2。
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平均氣溫為5.3℃,極端高溫為37.2℃,極端低溫-37.6℃,年日照時數為2403.1h。≥10℃積溫為2497.5~3943.0℃,無霜期125~136d,年平均降水量為773.6mm。
遼寧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實驗林場植物種類屬于長白山植物區系,有華北植物侵入。經2016—2018年普查后確認,有非維管束植物840種,涉及3個門類,103個科,其中蕨類植物門共計12個科,20個種,優勢種有蕨[Pteridium aquilinum(L.)Kuhn.var. latiusculum(Desv.)Underw.ex Hell]和猴腿蹄蓋蕨[Athyrium multidentatum(Doll.)Ching]等;裸子植物門共計3個科,18個種,優勢種有日本落葉松[Larix kaempferi(Lamb.)Carr.]、紅松(Pinus koraiensis S.et Z.)、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Carr.)、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L.Var.mongolica Litv.)等;被子植物門共計88個科,802個種,優勢種有黑樺(Betula davurica Pall.)、遼東櫟(Quercus liaotungensis Koidz.)、蒙古櫟(Quercus uercus Fisch.ex Turcz.)、衛矛[Euonymus alatus(Thunb.)Sieb.]、星毛花楸珍珠梅[Sorbaria sorbifolia(L.)A.Br.var.stellipila Maxim.]等。
外業采用線路調查的方法,在詢問林場職工、護林員和當地群眾等相關知情人和森林經營數據,了解森林資源分布、種類、生長狀況的基礎上,在3個實驗區選擇有代表性的地段設置42條調查線路,總長度46060m,其中大東溝實驗區共計13條,長度17300m;海陽實驗區共計22條,長度20540m;敖石哈實驗區共計7條,長度8200m。
以確定的普查線路為中線向左、向右各延伸10m,從山麓向山脊以“S”型路線的方式行進,對遇到的新物種進行現場鑒別,并采集實物標本和數字標本。對于現場無法鑒別的物種,帶回室內,根據《遼寧樹木志》和《遼寧植物志》的形態描述進行鑒別,若仍不能完成樹種的鑒別,邀請省內專家協助完成樹種鑒別。
根據外業調查后形成遼寧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實驗林場野生植物名錄的基礎上,根據《遼寧常見藥用植物彩色圖說》、《遼寧植物志》等工具書,對野生藥用植物資源進行梳理,形成遼寧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實驗林場野生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通過調查發現,經過認真梳理,查閱資料后發現,在遼寧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實驗林場840種非維管束植物中,有154種野生植物具有藥用價值,見表1;并且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藥材物種名錄》中Ⅱ級保護物種2種,分別為黃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和人參(Panax ginseng C.A.Mey.),Ⅲ級保護物種4種,分別為北細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var. mandshuricum(Maxim.)Kitag.]、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防風[Ledebouriella divaricate(Turcz.)Hiroe]和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Rupr.et Maxim.)Harms]。

表1 野生藥用植物資源統計表

續表 野生藥用植物資源統計表
遼寧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實驗林場154種野生藥用植物資源共涉及43個科,見表2,其中有10種以上野生藥用植物有5個科,分別為毛茛科、豆科、傘形科、菊科、百合科,藥用植物共有68種,約占總量的44.16%,其中菊科物種數量最多,為18種,約占總量的11.69%。溫帶是這些科的主要分布區域,而且這些科均具有分類復雜,且數量多的特征,所以是溫帶地區植物區系的特征科,也是形成頂級群落植被類型的主要科之一。正基于此,其是構成遼寧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實驗林場轄區內野生藥用植物資源的主體。

表2 野生藥用植物資源分類學地位統計表
遼寧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實驗林場154種野生藥用植物的生活型多樣,有喬木9種、灌木9種、草本131種、藤本7種,詳見圖1。由此可見,草本占藥用植物資源的85%,是遼寧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實驗林場的主要組成;喬木藥用植物種類數量最少。

圖1 野生藥用植物資源生活型結構類型圖
根據遼寧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實驗林場野生藥用植物的入藥部位,可將其劃分為全株類、根莖類(根、根狀莖、塊狀莖)、枝葉類(枝、葉、芽)、皮類、花類(花朵、花蕾、花序)、果實類(果、種子)。其物種數量如圖2所示,全株類占總物種數的40.26%,根莖類占總物種數的50%,枝葉類占總物種數的7.79%,皮類占總物種數的3.25%,花類占總物種數的0.65%,果實類占總物種數的8.44%。由此可知,根莖類入藥植物資源種類數最多,其次為全株類,二者占總物種數的90.26%,是構成遼寧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實驗林場野生藥用植物的主要入藥器官。

圖2 野生藥用植物入藥部位類型統計圖
遼寧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實驗林場蘊藏著大量的野生藥用植物資源,且以草本植物為主,解決了人工栽培的技術難題,為開發利用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但是,全草和根莖為入藥部位的植物需要生長年限較長,因過度采挖造成資源枯竭和生態環境破壞。所以,科學合理的開發利用是十分必要的。
截至目前,遼寧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實驗林場未開展藥用植物種質資源普查工作,已落后于林木種質資源普查。所以,開展藥用植物種質資源普查,弄清楚藥用植物的種類、數量、分布、生境、生長情況等內容,形成藥用植物種質資源數據庫,反映出不同藥用植物、不同生境、不同性狀等基礎數據;同時還要采取多種措施,為藥用種質資源的生長創造有利條件,觀察其生長勢、結實量等方面的動態變化情況,對檔案材料進行及時補充。為藥用植物種質資源利用、保護提供數據基礎,使得藥用植物資源的利用得到可持續發展。
對于一些珍貴的野生藥用植物資源,如《國家重點保護野生藥材物種名錄》中Ⅱ級保護物種和Ⅲ級保護物種,應采取就地保護措施,可以通過設圍欄、宣傳板,建立保護小區等形式進行保護,對于一些資源破壞嚴重、所處生境脆弱的藥用植物,應采取遷地保護措施,可以通過建立藥用植物繁育園等形式進行保護,最大限度地保存藥用植物的遺傳多樣性。
目前,遼東地區人工栽培藥用植物資源以草本為主,如北細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var. mandshuricum(Maxim.)Kitag.]、北蒼術(Atractylodes japonica Koidz.ex Kitam)、林下參(Panax ginseng C.A.Meyer cv.Silvatica)、遼藁本[Ligusticum jeholense(Nakai et Kitagawa)Nakai et Kitagawa]、朝鮮淫羊藿(Epimedium koreanum Nakai)、白鮮皮(Densefruit Pittany Root-bark)、黃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Delar.ex Redoute)等,人工栽植品種和面積呈逐年遞增的趨勢,但與野生資源相比,人工栽培品種單一,導致大量野生資源采挖嚴重。所以,應該擴大藥用植物人工栽培品種,減輕對野生資源的依賴,促使野生資源得到修養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