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英寧,劉夢欣,張海洋,李華良,盛哲,李占宇
(東北林業大學 化學化工與資源利用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癌癥,也稱為惡性腫瘤,是細胞生長失去正常調控機制所造成的,癌細胞的轉移和擴散會導致人體正常機能受損,危害人類生命健康。目前,全球癌癥發病人數和死亡率正在日益增長。在中國,胃癌發病率高居總體腫瘤發病的第三位[1]。胃癌早期病癥并不明顯,且較難被發現,許多患者錯過了早發現、早治療的機會,一經發現,已經進入癌癥晚期階段[2]。晚期胃癌通常以化療、放療手段進行治療,對身體傷害性極大。與傳統的放療、化療相比,靶向藥物治療具有更小的毒副作用、更好的治療效果以及相對較長的耐受性[3]。阿帕替尼(Apatinib)是我國自主研制的一種小分子絡氨酸酶抑制劑,是唯一一種口服治療晚期胃癌的靶向藥物。阿帕替尼能夠特異性結合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VEGFR-2)[4],阻斷腫瘤血管生成,從而抑制癌癥患者癌細胞的生長和轉移,對晚期胃癌以及轉移性胃癌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與奧沙利鉑(Oxaliplatin)、替吉奧(Tegafur)等常見治療胃癌的藥物相比,阿帕替尼單藥具有更好的治療效果[5]。由此可見,綠色、高效的合成阿帕替尼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目前國內外已有很多制備阿帕替尼的工藝路線被報道,并且對合成方法不斷改進。本文將詳細對阿帕替尼的合成工藝路線進行歸納總結。阿帕替尼結構式如圖1所示。

圖1 阿帕替尼(Apatinib)結構式
常見的路線多以2-氯-N-(4-1-氰基環戊基)苯基)甲酰胺6為關鍵中間體,關鍵中間體6與4-氨基甲基吡啶7發生取代反應,制得目標產物阿帕替尼8。由于最終產物后處理階段需經過柱層析分離純化,分離成本過高,且分離純化過程較復雜,不適合工業化生產。關鍵中間體6的合成工藝路線如下所述。
A-1:如圖2中路線所示,該路線以價廉易得的苯乙腈作為反應的起始原料[6],在相轉移催化劑TEBAC和強堿氫氧化鈉的共同作用下,與1,4-二氯丁烷反應生成中間產物2,混酸硝化得到1-(4-硝基苯基)-1-氰基環戊烷3,再用Fe還原得到中間體1-(4-氨基苯基)-1-氰基環戊烷4,最后與 2-氯煙酸酰胺化反應得到關鍵中間體6。

圖2 以方法A-1合成阿帕替尼
A-2:隨后,有路線[7]在此基礎上對反應進行改進,如圖3所示,以1,4-二溴丁烷代替1,4-二氯丁烷,以堿性更強的氫化鈉為堿,并且加入碘化鈉,使反應更容易進行。還原劑由Fe換成了三氯化鐵,第四步酰胺化反應使用了反應活性更高的2-氯煙酰氯9。反應條件雖得到優化,但反應過程中仍存在很多問題。使用混酸硝化產物不具備選擇性;鐵還原硝基會產生大量的鐵泥,污染性大。2-氯煙酰氯雖然有較好的反應活性,但成本大大增加;并且苯乙腈和1,4-二溴丁烷環合過程中氫化鈉用量較大,實驗操作過程中存在安全問題。由于最后一步有副反應發生,分離純化過程較難,因此,此方法不適合工業化推廣。

圖3 以方法A-2合成阿帕替尼
A-3:如圖4中路線所示,該路線以 l-(4-硝基苯基)-1-氰基環戊烷為起始原料[8],經過還原、酰胺化反應得到關鍵中間體6。此路線雖然步驟較短,但最終產物阿帕替尼8收率較低。并且反應過程中用到了價格昂貴的2-氯煙酰氯,導致反應成本大大提高,很難進行大規模工業化生產。

圖4 以方法A-3合成阿帕替尼
A-4:如圖5中路線所示,該路線以對硝基苯乙腈和2-氯煙酸為反應的起始原料[9],堿性條件下對硝基苯乙腈先經歷環化反應,然后Pd/C甲酸胺還原得到中間體4;2-氯煙酸與二氯亞砜反應制得中間體2-氯煙酰氯9;最后,中間體4和9發生酰胺化反應得到中間體(2-氯-N-(4-1-氰基環戊基)苯基))6。第一步反應過程中堿的種類對反應過程有較大影響,最終使用5倍量的叔丁醇鉀做堿,在碘化鈉催化下制得中間體3,產率為92%。第二步Pd/C甲酸胺還原硝基,大大提高了反應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同時收率可提升至98.4%。

圖5 以方法A-4合成阿帕替尼
如圖6中路線所示,趙建宏等[11]以 1-苯基-1-氰基環戊烷為起始原料,經硝化、還原得到中間體4;在HOBt和EDCI的作用下,中間體4與 2-氨基煙酸16經縮合制備2-氨基-N-(4-1-氰基環戊基)苯基)煙酰胺17,隨后與 4-甲醛-吡啶被氰基硼氫化鈉(NaBH3CN)還原制得最終產物阿帕替尼。該路線同樣經歷硝化、還原過程,并且原料2-氨基煙酸制備困難、價格昂貴,不利于工業化推廣。

圖6 以路線2合成阿帕替尼
如圖7中路線所示,該路線以2-氯-3-吡啶甲酸甲酯為反應起始原料[10],在無機堿溶液中與化合物12反應得到中間體13;然后在叔丁醇鈉的乙醇溶液中再與化合物14反應,經NaHSO3后處理得到最終產物阿帕替尼。該合成工藝路線短、過程簡潔、反應條件簡單、溫和,但原料中4-重氮基甲基-吡啶和1-(4-溴苯基)-1-氰基環戊烷價格較高,制備難度大,不適合工業化生產。

圖7 以路線3合成阿帕替尼
如圖8中路線所示,該路線以1-4-(叔丁氧羰基氨基)-苯基乙酸烷基酯為起始原料[12],經環合反應生成中間體20;在酸性條件下脫Boc得到1-(4-氨基苯基)-環戊烷甲酸烷基酯21;隨后與2-氯煙酰氯進行酰胺化反應生成中間體22;再與4-氨基甲基吡啶反應得到中間體23;最后酯基經氨解、脫水反應制得目標產物阿帕替尼,反應收率為78.3%~80.0%。該路線在環合反應前對氨基進行上Boc保護,避免副反應發生。在整個過程中,原料價廉易得,反應設備安全,綠色環保、無污染,適合大規模工業化生產。

圖8 以路線4合成阿帕替尼
如圖9中路線所示,該路線以2-鹵代-3-氰基吡啶25為起始原料[13],與4-氨基甲基吡啶經取代反應得到中間體26,隨后經醇解反應得到中間產物27;其中,酯基再與化合物4經胺解化反應制備阿帕替尼。該路線起始原料中,由于氰基的鄰對位活化效應,使得第一步取代反應更易進行,有效避免副反應發生;并且原料價廉易得、工藝流程簡便;后處理簡單,所得阿帕替尼的純度高,液相純度可高達99.96%;廢水產生量少,綠色無污染;反應活性強、選擇性高。

圖9 以路線5合成阿帕替尼
如圖10中路線所示,該路線以1-(4-氨基苯基)-1-氰基環戊烷4和丙二酸二酯28為起始原料[14],經過酰胺化反應制備中間體N-4-(1-氰基環戊基)苯基丙二酸單酯單酰胺29,再與4-氨基甲基吡啶經酰胺化反應得到中間產物30;隨后與2-鹵代丙烯醛31發生環化反應得到目標產物阿帕替尼。此路線為了使中間體4完全反應使用了過量丙二酸二酯,丙二酸二酯可通過減壓蒸餾回收。該合成方法工藝流程簡便、步驟少,三步就可制得最終產物;所用原料價廉易得;產生的廢物少,安全綠色環保;副產物較容易除去,所制備的阿帕替尼液相純度可高達99.96%,適合阿帕替尼工業化生產。

圖10 以路線6合成阿帕替尼
如圖11中路線所示,該路線相較于其他路線省去了一步酰胺化反應,直接以2-[(4-甲基)氨基吡啶]煙酸32為起始原料[15],經過酰氯化得到2-[(4-甲基)氨基吡啶]煙酰氯33,再與1-(4-氨基苯基)-1-氰基環戊烷進行胺解反應得到目標產物阿帕替尼。該路線得到的產物收率為94%,產物純度為96%。此方法的酰氯化過程可利用多種酰氯試劑,例如碳酸三氯甲基酯、亞硫酰氯等。其中碳酸三氯甲基酯作為酰氯試劑時的反應溫度高達130 ℃,反應能耗過高,且存在安全問題。

圖11 以路線7合成阿帕替尼
本文對當前報道的阿帕替尼合成路線進行了詳細總結,各種合成方法的優缺點都有所差別。總體來說,阿帕替尼的合成路線整體改進方向為:使用廉價易得原料、縮短合成工藝路線、使用安全性高的反應裝置、提高反應收率、開發溫和、對環境友好的反應條件等。改進這些不足對阿帕替尼的高效合成提供很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