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謝金榮 陳琳
為提升人才服務效率與質量,市經信局發揮自身優勢,以全國首個數字經濟綜合黨委為依托,實施“數字引擎”行業黨建五力提升工程,舉行“黨建引領·數智蝶變”黨建榜樣風采展演,發布“數字+黨建”組織生活創新案例,表彰數字經濟黨建領軍型示范型黨組織和百名“數智·星耀”人物,舉行兩新黨建聯盟授旗出征儀式等系列活動,先后舉辦數字經濟黨建高峰論壇、“火種計劃”數字經濟黨建創新項目征選、數字經濟產業研討、“雙孵雙創”云暖服務等主題活動,強化高知高管等重點人才政治凝聚,鼓勵行業領軍人才立足崗位建功立業,推動行業“黨建+產業”發展同頻共振。

第十七屆“振興杯”全國青年職業技能大賽
聯動舉辦“數字安防”產業鏈等“十鏈百場萬企”系列對接活動,推動核心產業人才交流互動,為全市打造智能物聯、生物醫藥等五大產業生態圈蓄勢賦能,為推動創新人才充分涌流提供“經信擔當”。
為貫徹落實上級人才工作會議精神,配合市委人才辦實施“三定三評”人才認定新模式,建立“四張清單”授權機制,完善人才評價體系,優化緊缺實用人才政策,市經信局對制造業人才和杭州西部五區、縣(市)企業人才享受落戶等“四項待遇”給予傾斜支持,通過三級矩陣服務延伸、數字平臺減負賦能,支持企業引進急需人才。自2019年來,通過“四項待遇”人才數字化平臺累計認定人才5700 余人,辦理落戶800 余人、入學300余人、購買首套住房近50 人、補貼車牌競價1500 余人,累計補貼4500 萬元。
在此基礎上,為加大產業政策宣傳力度,市經信局加強與浙大城市學院等高校院所戰略合作,重點支持16家現代產業學院建設點,培育輸出杭州產業發展急需的應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鼓勵指導卓尚服飾、索菲亞家居等行業龍頭企業、骨干企業聯合共建“尚加眾創空間”等校企合作項目,聯合成立時尚產業研究院等工學合作平臺,大力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通過聚焦高層次人才需求痛點,為營造“最優人才生態”展現“經信作為”。
針對市人才新政發布后高層次人才申報量劇增現狀,市經信局通過“親情直播間”云平臺、“走親連心三服務”等“黨建+服務”渠道助企解答7800 余個人才政策問題;組織經信黨員骨干專班運作,高效審核高層次人才超1.5 萬人。
以“親清直播間”為常設服務“云平臺”,市經信局邀請重點市級部門黨員“頭雁”輪流擔任“紅主播”,每周五隔屏互動,精準開展“人才認定云輔導、惠企政策云解讀、轉型發展云課堂”等直播活動,助力人才創新創業。截至2022年6月底,共開展直播40 期,覆蓋近萬家企業人才84875 人次。
針對華為杭州研究所提出的“人才認定資質”難題,市經信局落實“一對一”助企服務機制,出臺個性定制解決方案,成功支持龍頭企業留才。通過對全市工信企業急需人才個性需求“把脈問診”“點面相融”,及時探索規律,提升服務質效,實現從“單兵作戰”到“專班運行”,從“普惠服務”到“個性定制”等,為共繪留才“同心圓”貢獻“經信智慧”。
服務人才一直是市經信局關注的重點。為此,市經信局組織黨員帶頭當好招才引智“店小二”,聚焦制造業、數字經濟重點領域,組織海外引才計劃申報,做到全面發動、深入排摸、下沉指導,實現精準入選落地。成功申辦“振興杯”全國青年職業技能大賽(學生組)落戶杭州,舉辦青年職業技能人才專場招聘會,吸引大批獲獎選手留杭就業;舉辦“浙商薪火”傳承與發展高級研修班、中德政府合作中小企業經管人員培訓和商務交流班等人才培訓項目,助力企業人才轉型升級,提升中小企業管理人員素質。
市經信局還將人才引育作為年度黨支部書記“雙領辦”重點項目之一,納入機關黨建考核和黨支部書記聯述聯評聯考的重要評價體系,指導朗迅科技與國內多所高校成立杭州市集成電路產教聯盟,為舉辦“芯時代集成電路產業·人才培養西湖高峰論壇”賦能。深入實施國家引才計劃,成功引進落地企業急需的一流領軍人才,加速提高企業自主研發攻關能力,有效帶動“卡脖子”關鍵技術突破,為培育“領軍人才”貢獻“經信力量”。
市經信局黨員干部作為先鋒力量始終果敢作為,在疫情背景下牽頭開通全國首趟復工專列,13 趟專列幫助200 多家企業跨省際協調運送員工返杭1.2 萬人,企業、員工雙“點贊”稱之為“開往春天的列車”。
健全重點企業人才長效服務機制,聯動三級助企服務員上門助企,指導助力“鯤鵬企業”申請“人才財政獎勵”,加速“鯤鵬計劃”財政獎勵資金線上兌付改革。2021年度累計指導118 家鯤鵬企業線上兌付資金7554.5萬元。2020-2021年高效推進經營管理類高層次人才認定1.5 萬余人,占全市總量1/3,拓展完善規模大、結構優的“產業高層次人才庫”,打造形成“以產聚才、以才興產”的良性格局,為提振企業留杭發展信心提供“經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