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掉一個人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死命夸他。”你聽說過這句話嗎?
這乍一聽是讓我們做人要謙虛點兒。不過細究一下,它還提醒我們一點,那就是一個平時總是對你滿臉微笑、噓寒問暖的人,指不定心里打著什么小算盤,所謂防人之心不可無。
很多人被騙后會產生心靈創傷。曾經在微信群里看到一名女性求助心理咨詢的原因:“我跟他認認真真談了5 年戀愛,投入全部精力、心血、金錢,結果他就是一個渣男。他之前借我的錢一直沒還,沒證據也要不回來。沒了錢,還賠上5 年青春。我不是沒有懷疑過,可能是原生家庭的原因吧,我不敢堅持自我,覺得是自己多想了。被騙之后,我到現在都不敢喜歡人,就算遇到一個有點兒好感的人,我都會想很多后果……”
如果你也曾經被騙過,你大概會記起當時的憤怒、難過、自責,心想:如果“早知道”就好了。特別是對方騙術不怎么高明,那種后悔、羞恥、失望一下子全沖上腦,讓人對現實無所適從,嚴重的甚至會抑郁。
你可曾想過這個問題:為什么騙子敢騙你?
不是你太好騙,而是騙子太能偽裝。騙子在內心波濤洶涌時能做到面不改色,明明想坑你,還裝成為你好。
那么,有沒有一種科學的方法,可以讓我們早一步識破騙子的偽裝,在紛繁復雜的人群中保護好自己呢?確有其法——微表情讀心。

圖中,一張是與朋友交談時露出的真正笑容,另一張則是想象自己碰見討厭之人時的假笑。你能猜出哪個笑是真笑,哪個笑是假笑嗎?答案是:左是真,右是假
心理應激微反應科學研究院院長姜振宇憑借敏銳的觀察力被譽為“神探姜”,也讓更多人知道了微表情這個讀心術。
在致力于微表情、肢體語言研究10 多年里,姜振宇和數家司法科研機構合作,日常工作就是測謊、審訊、談話、分析錄像。從這些真實案件的10000余名嫌疑人身上,收集測試數據,分析他們容易對哪種人說謊,說謊時會產生何種微表情等。
為什么那么強調實證研究?因為沒有物證檢驗真偽的微表情和肢體動作,都是在瞎猜。
你可能也聽過不少有關微表情的科普:“男人的鼻子里有海綿體,所以摸鼻子代表說謊”“回答問題時,眼睛向左看是在回憶,向右看是在思考謊話”“喜歡你,身體就會不自覺靠近你”……
姜振宇說,真正的微表情、肢體動作解讀并不是這樣簡單粗暴。
假裝向著你,實則另有企圖,在生活中很常見。
比如,你在公司遇到了一位領導,而你是新調來的小領導,論輩分他比你年長,但職位相當,甚至是競爭關系。
有一天晚上,你們組隊去約飯促進感情,然后氛圍開始熱鬧起來時,他挨著你坐下,把嘴湊到你耳邊,夸你年紀輕輕就做到這樣之類的話。或者他喝多了一把摟住你的肩,使勁握你的手,做出各種肢體上的親近動作。
如果按照簡單的肢體解讀:“喜歡你,身體會不自覺靠近你。”很明顯這是錯誤的。這就是社交行為,為了某種好處,加工后給別人看的。
那么我們要怎么拆穿對方的謊言?
姜振宇說,可以用兩種方式刺激對方。
第一種:你也摟住他的肩,甚至把嘴湊到他耳邊,親密地夸他,原則就是強烈回應他的熱情。
第二種:你甩掉他搭在你肩上的手,用很嚴肅的目光看他,拉開一點距離,原則就是強烈回避他的熱情。
你觀察一下,在你做出這些行為之后,他的熱情是往哪個方向變化的。
對于第一種,如果他是假裝的,可能就受不了你的熱情回應,肢體上會出現閃避,眼神里會露出警惕;如果他不是假裝的,當你熱情回應時,他是求之不得的。他會覺得他的喜歡得到了認可,而且你還回報以感情。
對于第二種,如果他是假裝的,他可能就會嬉皮笑臉再來一輪;如果他不是假裝的,你不喜歡他,他會覺得自己冒犯了你,有愧疚感才是一個真正喜歡你的人所具備的正常反應。再搭配微表情解讀,你就可以解讀他人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