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仕澤 趙之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急性左心功能不全,其作為一種心血管內科常見的急危重癥,以左心心力衰竭為主,左心功能異常,發病急,病情發展快,若不及時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患者可出現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進而可對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必須對該病予以足夠的重視[1]。現階段,多巴酚丁胺是目前臨床上治療急性心力衰竭的常用藥物,其可有效增加心排出量,改善心肌的收縮力水平,但是研究表明長期使用此藥物可增加心肌耗氧量,進而增加心律失常等風險[2]。重組人腦利鈉肽作為一種抗心力衰竭類型的藥物,其能夠增加患者的心臟排出量,降低心臟負荷,改善血流動力學。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重組人腦利鈉肽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漿Gal-3、ET-1、CysC 水平的影響,現根據此次研究所得作如下報告。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1 月~2020 年6 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26 例作為此次的研究對象,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63 例。其中,試驗組男32 例,女31 例;年齡33~75 歲,平均年齡(63.12±7.20)歲;美國紐約心臟病協會(NYHA)心功能分級[3]:Ⅲ級40 例,Ⅴ級23 例。對照組男33 例,女30 例;年齡33~75 歲,平均年齡(63.36±7.09) 歲;NYHA 心功能分級:Ⅲ級38 例,Ⅴ級25 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實施。
1.2 診斷、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診斷標準 符合《急性心力衰竭基層診療指南(實踐版·2019)》[4]中的相關診斷標準。
1.2.2 納入標準 與上述診斷標準相符合者;心功能分級符合Ⅲ~Ⅴ級者;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并簽訂自愿接受治療的證明文件者。
1.2.3 排除標準 收縮壓<90 mm Hg(1 mm Hg=0.133 kPa)者;肝腎功能嚴重障礙、合并惡性腫瘤等嚴重疾病者;有靜脈應用血管擴張劑禁忌者;重度瓣膜狹窄、肥厚型或限制型心肌病及縮窄性心包炎者;對本研究使用藥物有禁忌證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予以患者常規治療:強心利尿擴血管,另使用2.5~10 μg/(kg·min)的多巴酚丁胺(山東方明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3297,規格:2 ml︰20 mg)進行靜脈滴注治療。連續治療3 d。
1.3.2 試驗組 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應用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成都諾迪康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050033,規格:0.5 mg/500 U/瓶)治療:以1.5 μg/kg的負荷劑量靜脈沖擊后,1~2 min 后按0.0075 μg/kg劑量持續靜脈滴注,注藥過程中保持患者收縮壓≥90 mm Hg,舒張壓≥60 mm Hg。如出現低血壓,可減慢滴速,并減少其他靜脈擴血管藥物的使用。連續治療3 d。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4.1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治療后參照《常見疾病的診斷與療效判定(標準)》判定療效[5]。患者治療后NYHA 分級提高≥2 級,且呼吸困難等不適癥狀得到明顯改善或完全消失,為顯效;患者治療后NYHA 分級提高1 級,且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為有效;患者治療后NYHA 分級未提高,且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無任何改善或者有惡化趨勢,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2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漿Gal-3、CysC、ET-1 水平 分別于患者治療前后各采集3 ml 空腹靜脈血,進行抗凝操作,獲得血漿之后,使用酶聯免疫法檢測Gal-3、ET-1 水平,采用免疫濁度法檢測CysC 水平。各指標參照配套說明書進行。
1.4.3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功能參數 分別于治療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儀檢測兩組患者的FS、LVEF、LVEDD,所有患者檢查都由同一位心內科超聲醫師進行。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試驗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漿Gal-3、CysC、ET-1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漿Gal-3、CysC、ET-1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血漿Gal-3、CysC、ET-1 水平明顯低于治療前,且試驗組患者的血漿Gal-3、CysC、ET-1 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漿Gal-3、CysC、ET-1 水平比較(,μg/L)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漿Gal-3、CysC、ET-1 水平比較(,μg/L)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功能參數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FS、LVEF、LVEDD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FS、LVEF 明顯高于治療前,LVEDD 明顯小于治療前,且試驗組患者的FS、LVEF 明顯高于對照組,LVEDD 明顯小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功能參數比較()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功能參數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見的誘因有慢性心力衰竭治療缺乏依從性、心臟容量超負荷、嚴重顱腦損害或劇烈的精神心理緊張與波動、吸毒、酗酒等[6]。多巴酚丁胺是治療急性心力衰竭的傳統藥物,使用此藥物可以促使緊急收縮力增加,增加心排血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從而緩解心力衰竭癥狀。但其藥物的不良反應過多,同時,多巴酚丁胺與全身麻醉藥同用,室性心律發生的可能性增加,與硝普鈉同用,導致心排血量微增,同時研究顯示,多巴酚丁胺會增加患者的心肌耗氧量,造成不良后果。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發作時,體內分泌的腦鈉肽(BNP)已經無法滿足機體的正常需求,若能及時補充BNP,對改善患者病情有重要意義[7]。重組人腦利鈉肽是一種由DNA 技術合成的生物制劑,其具有一定的生物學活性,可以補充BNP 含量,同時可抑制血管內液體滲透到肺泡到肺間質內的過程,改善肺循環系統。另外,其可有效改善患者機體的血流動力學水平,減輕心臟前負荷[8]。重組人腦利鈉肽通過靜脈輸入可以起到擴張血管的作用,增加冠狀動脈供血,降低心臟負荷,從而改善心功能。通過對本研究結果分析可發現,試驗組治療后的FS、LVEF 均高于對照組,LVEDD小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說明重組人腦利鈉肽可有效改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與戴大銀等[9]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Gal-3 可通過與多種配基結合參與病變過程,進而可加重患者病情。CysC 水平可隨患者心力衰竭程度加重而逐漸升高。ET-1 可增加心肌肥厚程度,延緩患者病情恢復。重組人腦利鈉肽可有效抑制心室重構等,抑制由Gal-3、CysC、ET-1 引發的聯級反應,同時減輕促心力衰竭效應,修復受到損傷的心肌細胞[10]。通過對本研究結果分析可發現,試驗組治療后的血漿Gal-3、CysC、ET-1 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重組人腦利鈉肽在治療急性心力衰竭疾病上具有突出優勢,可有效降低血漿Gal-3、CysC、ET-1 水平,改善心肌細胞功能,提高治療效果,與李愛霞等[11]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所述,重組人腦利鈉肽在治療急性心力衰竭方面可有效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降低其血漿Gal-3、CysC、ET-1 水平,增強心功能,臨床治療效果顯著,值得臨床上進一步推廣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