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楠,姜天,張一,章秋*
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的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我國糖尿病和肥胖的患病率顯著增加。肥胖是多種慢性疾病的危險因素,也是2型糖尿病(T2DM)發生、發展的高危因素[1-2]。鳶尾素(irisin)是一種新發現的肌源性分泌蛋白,主要由骨骼肌分泌,脂肪組織也可以分泌,其在糖脂代謝調控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血液循環中的irisin可促使白色脂肪組織(WAT)“褐色變”[3],增加耗能,緩解胰島素抵抗(IR),改善血糖和血脂代謝。本研究旨在觀察不同體質指數(BMI)的T2DM患者的血清irisin水平變化,探討其與血糖、胰島素水平、血脂等因素之間的關系,旨在為臨床提供更多參考資料。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于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分泌科住院治療的T2DM患者119例,其中男84例,女35例。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糖尿病診斷標準[4]。納入標準:年齡≥18周歲;入組前3個月內未使用降糖藥;未合并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高血糖高滲狀態、乳酸酸中毒或嚴重慢性并發癥;未合并嚴重肝腎功能異常。測量患者身高、體質量,計算BMI,根據我國對超重肥胖的診斷標準[5],將患者分為糖尿病超重肥胖組78例(BMI≥24.0 kg/m2),其中男58例,女20例;糖尿病體質量正常組41例(BMI<24.0 kg/m2),其中男26例,女15例。
另選取同期在本院體檢且BMI正常的健康者52例為對照組,其中男29例,女23例。
本研究通過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編號:2022149),研究對象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
1.2 方法 記錄研究對象的性別、年齡、糖尿病病史等一般臨床資料,測量血壓、身高、體質量,計算BMI。采集研究對象晨起空腹靜脈血,采用全自動生化儀檢測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采用全自動糖化分析儀檢測糖化血紅蛋白(HbA1c),采用放射免疫法檢測空腹胰島素(FINS)水平,計算穩態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FBG(mmol/L)×FINS(mU/L)/22.5。采 用 ELISA法檢測血清irisin水平,試劑盒購自合肥奈徹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軟件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非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M(P25,P75)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Kruskal-WallisH檢驗,組間兩兩比較采用秩和檢驗;計數資料的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血清irisin水平與一般資料及實驗室檢查指標的相關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關分析;血清irisin水平的影響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三組一般資料及實驗室檢查指標比較 三組性別、年齡及TC、LDL-C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三組收縮壓(SBP)、舒張壓(DBP)、BMI、TG、HDL-C、HbA1c、FBG、FINS、HOMA-IR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糖尿病體質量正常組DBP、TG、HbA1c、FBG、HOMA-IR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糖尿病超重肥胖組SBP、DBP、BMI、TG、FINS、HOMA-IR高于對照組和糖尿病體質量正常組,HbA1c、FBG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糖尿病體質量正常組和糖尿病超重肥胖組的HDL-C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一般資料及實驗室檢查指標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emographics and laboratory test indices among normal-weight type 2 diabetics,obese or overweight type 2 diabetics and healthy controls
2.2 三組血清irisin水平比較 糖尿病超重肥胖組、糖尿病體質量正常組、對照組血清irisin水平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其中,糖尿病體質量正常組血清irisin水平低于對照組,糖尿病超重肥胖組血清irisin水平低于對照組、糖尿病體質量正常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三組血清irisin水平比較〔M(P25,P75),ng/L〕Table 2 Comparison of serum irisin levels among normal-weight type 2 diabetics,obese or overweight type 2 diabetics and healthy controls
2.3 血清irisin水平與一般資料及實驗室檢查指標的相關性分析 Spearman秩相關分析結果顯示,血清irisin水平與HDL-C呈正相關,與SBP、DBP、BMI、TG、HbA1c、FBG、FINS、HOMA-IR 呈負相關(P<0.05),見表3。

表3 血清irisin水平與一般資料及實驗室檢查指標的Spearman秩相關分析Table 3 Spearman rank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serum irisin level with demographic and laboratory test indicators
2.4 血清irisin水平影響因素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以血清irisin水平(賦值:實測值)為因變量,校正年齡(賦值:實測值)、性別(賦值:男=1,女=2)后,以SBP、DBP、BMI、TC、TG、HDL-C、LDL-C、HbA1c、FBG、FINS、HOMA-IR(賦值均為實測值)為自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DBP〔b=-0.049,SE=0.019,b'=-0.272,t=-2.574,P=0.011〕、HbA1c〔b=-0.156,SE=0.059,b'=-0.237,t=-2.654,P=0.009〕、FINS〔b=-0.210,SE=0.100,b'=-0.678,t=-2.096,P=0.038〕是血清irisin水平的影響因素。
近年來在有關T2DM和肥胖的研究中,代謝調控因子的作用越來越引起關注,有可能成為新的藥物治療靶點。irisin作為一種與肌肉和脂肪代謝相關的因子,也參與了內分泌系統功能的調節[6]。有研究發現與糖耐量正常人群相比,T2DM患者的血清irisin水平明顯降低[7],提示irisin可能在糖尿病中起關鍵作用。而肥胖或超重T2DM的血清irisin水平會產生何種變化尚不明確,本研究以此為重點,分析超重肥胖T2DM、體質量正常T2DM及健康對照人群血清irisin水平的差異,并探討其可能的機制。
本研究結果顯示,T2DM患者血清irisin水平較健康者明顯下降,超重肥胖者尤為明顯。既往研究發現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T2DM患者血清irisin水平均低于健康人群[7-10],本研究結果與之一致。T2DM患者中血清irisin水平的降低可能與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γ共激活因子-1α(PGC-lα)的表達減少有關[11]。實驗研究發現,給予糖尿病小鼠注射外源性irisin,其血糖和IR均可以得到改善[12]。給予T2DM患者irisin治療后也可以觀察到相同的結果[13]。
本研究還發現,超重肥胖T2DM患者血清irisin水平低于體質量正常T2DM。肥胖T2DM患者的脂肪和肌肉組織中irisin水平和FNDC5基因的表達降低[3],irisin水平下降。irisin可誘導WAT“褐色變”,加速新陳代謝,提高耗能,減輕體質量,而肥胖或超重人群的棕色脂肪組織含量低于健康人群[14],其原因可能與肥胖或超重人群的irisin水平下降有關。ZHANG等[15]研究也發現irisin通過激活p38絲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p38MAPK)和細胞外信號調節激酶(ERK)通路來提高解偶聯蛋白1(UCP-1)的表達水平,促進WAT“褐色變”。irisin可以增加線粒體UCP-1的表達,將WAT轉化為棕色樣脂肪組織,減輕體質量和改善葡萄糖代謝[15-16]。因此,irisin具有逆轉肥胖的潛力。BOSTROM等[12]發現高脂飼養的肥胖小鼠體內irisin水平高表達,可增加UCP-1水平,促進WAT“褐色變”,增加機體耗能,改善血糖水平。肥胖和T2DM的脂肪組織和肌肉中循環irisin水平降低,表明其棕色樣特征的喪失,這可能是治療肥胖和T2DM的潛在靶點[3]。
本研究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血清irisin水平與HDL-C呈正相關,與SBP、DBP、BMI、TG、HbA1c、FBG、FINS、HOMA-IR呈負相關,這表明以上各項因素均會影響血清irisin的表達水平。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DBP、HbA1c、FINS是血清irisin水平的影響因素。
本研究發現血清irisin水平與SBP、DBP呈負相關,這與MACIORKOWSKA等[17]研究結果一致。有研究發現irisin可以影響血壓,通過調節血管擴張控制高血壓,還可以通過下丘腦加強血管收縮[18]。irisin對T2DM患者的心血管系統具有保護作用[19]。
不少研究認為血清irisin水平與T2DM或肥胖者的BMI呈負相關[3,7],但也有研究觀點與本研究結果不完全一致。TIMMONS等[20]研究發現血清irisin水平與BMI無關。LIU等[8]研究發現,與非糖尿病者相比,T2DM的血清irisin水平明顯降低,同時也發現T2DM的血清irisin水平與BMI、FBG、TC、TG等因素無關,這可能與病程、糖尿病并發癥不同有關。進一步的研究認為血清irisin水平與肌肉和WAT的具體含量有關[21-22],因此骨骼肌被認為是Ⅲ型纖維蛋白域包含蛋白5(FNDC5)的主要來源,irisin由FNDC5基因編碼,故其含量與FNDC5的表達水平相關。MORENONAVARRETE等[3]研究顯示WAT中irisin的表達水平與BMI呈負相關,而在肌肉組織中兩者呈正相關。其原因可能與irisin是運動后骨骼肌表達的產物有關,可以與不同部位的受體結合,作用于相應的靶器官,故血清irisin水平會受到肌肉含量的影響,這就表明WAT和肌肉含量對血清irisin水平均存在影響。
正常人血液中irisin水平與TC、TG呈正相關[22],而本研究發現血清irisin水平與TG呈負相關,這可能與irisin影響脂代謝有關。GAO等[23]發現irisin可以通過調控脂肪三酰甘油脂肪酶等,導致3T3-L1脂肪細胞中甘油分泌增加,脂質積累減少。另外有研究發現血脂升高的患者接受他汀類藥物治療2周后,其血清irisin水平升高,而且irisin水平與LDL-C受體的水平呈負相關[24]。故認為irisin可能參與了脂代謝調節。
本研究結果還顯示HbA1c、FINS對血清irisin水平有影響。通過與特定受體的結合,irisin可以誘導WAT的“褐色變”[13]。有研究報道,irisin通過抑制糖異生、脂肪形成和脂質積累,參與能量消耗、葡萄糖攝取和糖原分解,并對葡萄糖穩態和胰島素敏感性有潛在的積極影響[25]。
本研究團隊既往的研究證實了脂肪因子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21對糖尿病、肥胖的發生發展和治療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26],并探討了相關機制[27]。同樣,irisin作為一種與代謝調控相關的肌肉、脂肪因子,其在糖尿病、肥胖診治中的作用也應引起關注。irisin可以增加機體能量消耗,對糖尿病和肥胖的發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28]。irisin可以促進骨骼肌中的葡萄糖攝取,同時改善肝臟中的糖脂代謝,因此其可以緩解肥胖相關代謝性疾病的高脂血癥和高血糖[29]。irisin可以誘導UCP-1,從而增加脂肪細胞能量消耗、代謝酶和代謝中間體的表達,從而抑制脂質積累[30]。基于這些對代謝的積極作用,irisin正在成為治療代謝性疾病的潛在靶點[10,31]。
綜上所述,T2DM患者血清irisin水平較健康者明顯降低,尤其是超重肥胖的T2DM患者,且血清irisin水平與血壓、BMI、血脂、血糖及IR等因素有關,其機制可能與irisin促WAT“褐色變”以及在WAT和肌肉中表達水平不同相關。本研究為單中心、橫斷面研究,樣本量有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今后將開展多中心前瞻性研究來探討irisin在2型糖尿病合并超重肥胖中的作用機制,為代謝性疾病的診治提供新靶點。
作者貢獻:張楠進行資料收集、統計和結果分析,撰寫論文;姜天參與研究的實施和可行性分析;張一參與統計分析和格式修訂;章秋負責文章的質量控制和審校。
本文無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