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娟
(山西交通控股集團太舊分公司,山西 陽泉 045000)
為了能夠有效的消除目前高速公路瀝青路面運行中的一些問題,所以人們研究出瀝青路面預防性養護施工技術,其中尤以薄層罩面技術有著非常好的效果,可以改善路面的運行情況,提高平整度、抗滑性等效果,還能夠消除細微的病害問題,應用效果非常的明顯。本文從工程案例進行分析,了解薄層罩面施工技術,切實提升工程的總體使用效果,保證交通運行達到安全性、舒適性、可靠性的要求,促進公路領域的穩步發展。
薄層罩面技術是預防性養護技術的一種,通過該技術的應用可以把原路面整修成為全新的路面結構,其可以有效的處理公路瀝青路面的微小病害問題,比如裂縫、坑槽等,保證公路路面有較高的平整性、滲水性以及抗滑性,達到使用性能的要求,延長公路的使用壽命,保證交通運行的安全性與穩定性。
某高速公路為試驗路段,其總體長度為5.5 m,設計行車速度為100 km/h,原路面為雙向六車道的形式,整個項目投入使用的時間為4年零5個月,經過養護人員檢查,發現路面存在著一定的裂縫、車轍等病害問題,道路的行駛性能比較差,為了能夠有效的處理病害問題,促進路面的安全性、舒適性的提升,本文結合實際情況分析,確定選擇使用薄層罩面施工技術進行預防性的養護施工,主要施工材料為熱拌密實型瀝青混合料AC加鋪層。
(1)準備工作
準備工作是在施工前進行的,該環節雖然工作量小,但是對于整個項目的施工卻有著重要的影響,準備合格的施工材料、合適的施工機械、選擇合適的施工方案、組織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等都是重要的工作,對于薄層罩面層的質量產生很大的影響。經過現場的實際情況分析,路面裂縫的形成和車輛的軸重、行駛速度存在直接的關系。為了保證項目有序實施,施工環節加強交通管制非常重要,設置安全警示標志,確保車輛合理的引流,為工程施工提供基礎。此外,在工程開始前,還要進行天氣條件的合理預測。這是因為薄層罩面施工的環境因素影響比較嚴重。如果環境溫度不足10 ℃,則禁止施工;雨季或者路面的濕度較大則不能進行表面的噴灑施工。為了能夠保證后續施工順利進行施工開始前技術人員對于現場路面情況進行全面的檢測,有些嚴重病害問題的路面需要提起處理,做好現場地理結構、土壤性質、周邊環境的全面分析,合理確定施工方案,組織相關技術人員,考慮到道路的具體情況確定合適施工方案,為養護施工質量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2)混合料的拌和與運輸
混合料的拌和階段,各種材料的配合比確定是非常重要的,按照設計方案和技術要求進行材料的選購和使用。材料制作過程中,拌和時間、溫度是極為重要的技術參數,拌和后達到均勻性的要求,不會出現花白、結塊、離析等嚴重的質量缺陷。拌和達到要求之后再運輸到施工現場,此時可以通過自卸車進行現場的運輸,但是裝載材料之前要將車箱內部進行全面的清理,噴灑一層隔離劑材料。運輸階段的溫度控制也非常的重要,表面覆蓋苫布以保溫,確保材料運輸到施工現場溫度處于合理的范圍內。
(3)粘結層噴灑和罩面層碾壓同步施工
粘結層噴灑施工需要在規定的溫度條件之下進行,噴灑量、噴灑厚度要滿足道路的標準要求,主要是參考表現粗糙度的數據進行確定。如果噴灑環節存在花白的問題,需要使用攤鋪機調頭重新進行噴灑施工作業,直到整個路面的灑布施工達到均勻性才能和罩面層同時進行施工。混凝土攤鋪作業前,需要進行現場的預熱處理,攤鋪作業溫度控制在100 ℃以上,且攤鋪層表面沒有任何雜物村咋;攤鋪環節保證速度符合工程的要求,技術人員隨時進行觀察、攤鋪厚度的測量,確保各個方面技術指標符合設計要求,攤鋪結束后如果發現有缺料或者質量不合理的情況,需要及時進行換填、布料等處理,以達到工程的質量標準。攤鋪施工之后,立即組織應用壓路機碾壓作業,盡量縮短單次碾壓施工的長度,碾壓環節材料的溫度滿足工程的要求,符合壓實度的要求。
(4)接縫處理
薄層罩面路面接縫部分的施工會給路面的平整度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通過單幅攤鋪作業施工的環節中,路面的接縫通過縱向的形式進行施工,攤鋪環節混凝土如果沒有降低到常溫狀態,需要預留部分實施連續加鋪作業;兩幅施工方式,相鄰部分搭接寬度為5~10 cm范圍內,接縫位置上的平整度滿足工程的要求。
(5)開放交通
薄層罩面施工通常都是在白天時進行的,保證工作量嚴格的控制,不能有工序是在夜晚進行。在白天施工后,夜晚就能夠開放交通。如果有特殊情況無法在夜晚開放交通,需要在各個位置上設置反光標準,以提醒過往車輛注意交通安全。確保交通安全的基礎之下,路面溫度達到50 ℃左右就能夠開放交通運行此外。薄層罩面有一定的透水性,不能進行現場的灑水施工處理,有效的預防出現粘結層損壞的情況發生。
對于薄層罩面層養護施工在高速公路瀝青路面中的應用治療進行評價分析,在施工之后對于路段范圍內的平整度、滲水性、抗滑性等方面展開分析。
按照目前的國家標準和要求,通過連續式平整儀對于本次瀝青路面的平整性參數進行測量,結果可見表1所示。瀝青路面行駛質量評價參數可見表2。

表1 平整度檢測結果

表2 路面行駛質量評定標準
從表1中數據分析發現,該路面的行駛質量參數RQI值大于8.5,說明經過該養護措施施工后可以保證高速公路的路面質量滿足工程的要求,達到交通運行的標準,全面的提升交通通行的質量。
按照國家標準的要求,利用滲水儀對于施工完畢之后的路面滲水系數進行檢測,數據可見下表3。

表3 滲水系數檢測分析
從上表數據分析可以發現,薄層罩面施工完畢之后,公路路面的滲水系統相對較小,基本沒有發生滲水的情況,這就表示該技術應用后可以有效的提升路面的抗滲效果。
通過應用擺式摩擦系數測定儀按照標準要求在施工后的第1月、3月、6月和和12月分別開展抗滑系數檢測,測量結論可見表4。
從表4數據分析發現,薄層罩面層在施工結束后,經過一定時間的運營,路面抗滑擺值處于56 BPN左右,超出了國家標準規定的42 BPN要求。這就表示通過應用薄層罩面養護施工技術,可以達到抗滑效果的要求。

表4 檢測結果分析
薄層罩面養護技術應用到高速公路的預防性養護施工中,可以產生非常好的效果,本文綜合分析了該技術的具體施工過程和相應的要求,同時在施工后進行平整度、抗滑性、抗滲性的檢測,發現其完全滿足了高速公路的運行需要,全面改善了道路的行駛質量,提升交通運行質量與穩定性,應用價值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