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慶,張積榮
(伊犁職業技術學院,新疆伊寧 835000)
幼畜階段的生長發育至關重要,從出生到12月齡最為關鍵,如果此階段生長發育不達標,后續的生產性能會受到影響。動物生長發育過程中,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對幼畜生長發育具有重要作用,但如何更好地利用蛋白質資源并發揮其價值及作用,一直是探究的重要課題之一。日糧中科學配比蛋白質才能更好地促進動物的生長發育,合理地控制飼料成本,進而才能夠有效增加養殖場的經濟收入。張雨等研究表明,反芻動物日糧中合理增加蛋白質含量能夠促進其生長發育,且改善反芻動物消化狀況。張士敏等以驢駒為研究樣本,分析驢駒體尺變化情況,結果顯示,不同蛋白質水平對驢駒管圍的影響并不顯著,但胸圍方面會產生顯著影響,且驢駒的增長效果也比較顯著。筆者研究不同日糧蛋白質水平對6~12月齡新疆褐牛體重、體尺指標等的影響,進而調整日糧蛋白質組成及比例,旨在為科學配比新疆褐牛飼料配方提供數據參考。
WPC80乳清蛋白,購自河南海之源食品添加劑有限公司。
選取體型、體重相近((154.15±20.17) kg)、健康無病的6月齡育成期的新疆褐牛24頭(公母各半)。
根據隨機分組原則,將24頭樣本牛分為2個組,即對照組與試驗組,每組12頭,公母各半。對照組日糧中豆粕與乳清蛋白比例分別為8.30%、0%,試驗組日糧中豆粕與乳清蛋白比例分別為3.30%、5.00%,形成高蛋白質水平日糧,其他日糧原料組成相同,2個組的飼養管理條件一致,飼喂試驗時間為180 d。試驗開始當天、試驗結束當天,分別對試驗組及對照組新疆褐牛的體重、體尺進行測量,并記錄數據。
試驗過程中,按照牛場的飼養管理模式進行。每天08:00、18:00飼喂全混合日糧(TMR),自由飲水。試驗前全部使用伊維菌素片(150 g/kg劑量)進行驅蟲。TMR營養水平見表1。
試驗第0天和第180天清晨,飼喂前,對各組新疆褐牛進行體尺和體重測量,計算總增重、平均日增重以及體尺總增長量和平均日增長量。
在Excel中先將數據進行預處理,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采用獨立樣本檢驗,結果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

表1 試驗TMR組成及營養成分Table 1 Experiment TMR composition and nutrient composition %
由表2可知,6~12月齡新疆褐牛試驗組初始重與對照組差異不顯著(>0.05),試驗組末重比對照組顯著提高12.97%(<0.05)。試驗組總增重比對照組顯著提高28.66%(<0.05),試驗組平均日增重比對照組顯著提高28.57%(<0.05)。

表2 不同蛋白質水平對6~12月齡新疆褐牛體重的影響Table 2 Effect of different protein levels on body weight of Xinjiang brown cattle aged 6-12 months kg
由表3可知,6~12月齡新疆褐牛試驗組初始體高與對照組差異不顯著(>0.05),試驗組180 d體高比對照組顯著提高9.35%(<0.05)。試驗組體高總增長比對照組顯著提高66.40%(<0.05),試驗組體高平均日增長比對照組顯著提高75.00%(<0.05)。

表3 不同蛋白質水平對6~12月齡新疆褐牛體高的影響Table 3 Effects of different protein levels on body height of Xinjiang brown cattle aged 6-12 months cm
不同蛋白質水平對6~12月齡新疆褐牛體斜長的影響見表4。由表4可知,初始體斜長試驗組與對照組差異不顯著(>0.05),180 d試驗結束后,試驗組體斜長比對照組提高2.95%(>0.05)。試驗組體斜長總增長比對照組顯著提高22.05%(<0.05),試驗組平均日增長比對照組提高23.08%(>0.05)。

表4 不同蛋白質水平對6~12月齡新疆褐牛體斜長的影響Table 4 Effects of different protein levels on body length of Xinjiang brown cattle aged 6-12 months cm
180 d試驗結束之后,不同蛋白質水平對6~12月齡新疆褐牛胸圍的影響見表5。由表5可知,初始胸圍長試驗組與對照組差異不顯著(>0.05),180 d試驗結束后,試驗組胸圍長比對照組提高2.07%(>0.05)。試驗組總增長比對照組顯著提高14.79%(<0.05),試驗組平均日增長比對照組提高13.33%(>0.05)。

表5 不同蛋白質水平對6~12月齡新疆褐牛胸圍的影響Table 5 Effects of different protein levels on chest girth of Xinjiang brown cattle aged 6-12 months cm
由表6可知,不同蛋白質水平對6~12月齡新疆褐牛管圍的影響,初始管圍試驗組和對照組差異不顯著(>0.05),180 d試驗結束后,試驗組管圍比對照組提高2.10%(>0.05)。試驗組管圍總增長比對照組提高11.43%(>0.05)。

表6 不同蛋白質水平對6~12月齡新疆褐牛管圍的影響Table 6 Effects of different protein levels on tube circumference of Xinjiang brown cattle aged 6-12 months cm
飼料中蛋白質水平對動物生長發育的影響比較顯著,且是比較重要的影響因素。研究表明,羊羔生長發育過程中,飼喂較高水平的蛋白質有促進作用,且蛋白質水平與日增長之間呈正相關關系。Brosh等對犢牛的生長發育進行研究,結果表明,日增長指標上,飼喂高蛋白日糧顯著高于低蛋白日糧的犢牛。張雨等研究發現,瘤胃發酵對反芻動物吸收營養有重要作用,而日糧蛋白質水平是瘤胃消化的重要影響因素,通過影響瘤胃消化進而影響生長發育。劉清鋒研究蛋白質水平對反芻動物瘤胃的影響,結果顯示,蛋白質水平增加,會影響反芻動物瘤胃中氮源微生物的供給,可以增加氮源含量,這對反芻動物消化吸收會產生積極的影響,進而對生長發育產生影響。黃杰等研究表明,不同蛋白質飼料飼喂的過程中,對于蛋白質的補充要注意配比的科學性,這是因為反芻動物生長發育過程中,蛋白質水平過低會造成不可逆轉的結果,而過高的蛋白質會增加養殖場的成本支出,壓縮利潤。該試驗結果表明,高蛋白日糧的新疆褐牛的總增長及平均日增長均顯著高于低蛋白水平的對照組,該試驗結果與張士敏等、Brosh等的研究結果趨于一致。
飼料中營養水平、遺傳因素對動物生長發育產生的影響比較明顯,衡量動物生長發育的重要指標為體重、體尺。張士敏等研究驢駒生長發育中管圍的影響因素,結果表明,驢駒的管圍增長受到蛋白質水平的影響并不明顯,而蛋白質水平對胸圍增長效應的影響比較明顯。該試驗結果表明,體高、體斜長以及胸圍高蛋白組顯著高于低蛋白組,但對管圍的影響不明顯,這一結果與上述試驗結果一致。但余康等研究結果顯示,飼喂不同蛋白質水平顆粒飼料對羔羊體尺指標影響不顯著,這與該試驗結果不一致,根本原因可能與研究對象的品種、飼喂飼料中蛋白質水平不同有直接的關系。王波等研究顯示,動物的采食量會受到飼料蛋白質水平的影響,高蛋白質組顯著高于低蛋白質組的采食量。王波研究表明,羔羊的生長性能受到蛋白質水平的限制,對羔羊內臟器官的發育產生了阻礙,胃腸道消化系統的發育也因此被延緩,影響物質的消化率,消化率因此降低,且蛋白質對肝臟基因也會產生極大影響。唐政潔研究表明,肉牛的生長過程可以分為生長期和肥育期,每一階段的肉牛對營養的需求特點不同,需要根據不同的特點有針對性地提供營養物質。
不同蛋白質水平日糧會顯著影響6~12月齡新疆褐牛的體重、體高、體斜長、胸圍;高蛋白質水平組的體重和體尺顯著高于低蛋白水平組;日糧蛋白質水平在25.20%的情況下,其生長發育狀況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