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越
(山西師范大學歷史與旅游文化學院 山西 太原 030000)
在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洗浴和建筑等其他文明活動一樣,也積淀了豐富的文化內涵。約20世紀60年代,古羅馬公共洗浴文化引起西方學界的關注。美國學者R.D.Macnaghten 1963年出版《Rome Its People Life and Customs》一書,對羅馬人的洗浴情況做了一定的介紹。國內學界則對這一領域的關注極少。羅馬通過對外擴張,國家體制從共和制轉向帝制,其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也發生重大變化。其中一個典型的社會現象就是公共浴場的繁榮,洗浴成為羅馬人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塑造出古羅馬獨特的公共洗浴文化。解讀這一獨特的文化活動,對重現古羅馬社會風貌有重要意義。本文在前人基礎上介紹古羅馬的公共浴場,闡明公共浴場繁榮的原因,論述其在羅馬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影響。
自古以來,人類就有清潔身體的本能。從羅馬建城到共和時代初期,羅馬人的洗浴活動也僅限于人類清潔身體的本能。公元前510年,羅馬結束王政時代,建立共和國。共和初期平民與貴族的斗爭不斷,直到公元前3世紀初意大利半島基本統一。隨之羅馬共和國開始對外擴張。布匿戰爭、馬其頓戰爭和敘利亞戰爭都宣告了羅馬的勝利,由此確立起在地中海的霸權。伴隨巨額財富流入羅馬,羅馬人物質財富增加的同時,面向世界的視野也逐步擴展。羅馬人的洗浴活動增加了新的內涵,洗浴活動不再僅限于身體的清潔,而逐漸成為人民享受生活的方式。由此公共浴場在羅馬興起,它的發展與興盛改變了羅馬人的生活方式。古羅馬公共浴場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公元前3世紀共和國時期。一些小型公共浴場建立,滿足了部分平民的需要。此時公共洗浴活動還不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普勞塔斯是羅馬重要的戲劇作家之一,他在公元前3世紀的戲劇中說到當時的羅馬觀眾已經對浴場不陌生,但此時的浴場只是單純洗浴的地方,到共和末期,浴場才轉變成一種真正的社會需要。第二階段:共和末期至帝國前期。這一時期,羅馬建立了許多大型公共浴場,徹底改變了羅馬人的洗浴狀況,洗浴不再局限于是一種私人行為。并且這些公共浴場將清潔身體與休閑娛樂結合起來,成為羅馬人公共活動的場所,是當時一種特有的文化現象。而皇家浴場的建立更是將羅馬的公共洗浴文化推崇到極盛。第三階段:帝國末期。帝國陷入危機,繁榮不再,公共浴場逐漸沒落。
在帝國時代,公共浴場遍及整個帝國境內,而且數量眾多,規模不一。其中以11 座皇家浴場最有代表性:公元前33年,奧古斯都的得力助手阿格里帕在羅馬開辦了第一座豪華公共浴場,即阿格里帕浴場,開啟了羅馬公共洗浴文化的新紀元。之后帝國時代的歷任統治者都十分重視公共浴場的建立,在奧古斯都之后,又建立了尼祿浴場、提圖斯浴場、圖拉真公共浴場、卡拉卡拉公共浴場、古羅馬最大的浴場戴克里先浴場和君士坦丁浴場。以上均是羅馬城的公共浴場,其他還有位于迦太基的安東尼浴場和位于利比亞的大萊布提斯城的狩獵浴場等。據估計后來公共浴場的總數達到1000個左右。這一時期羅馬的公共浴場不僅數量俱增,而且規模宏大,豪華程度也隨之提高。據悉,卡拉卡拉的公共浴場占地27英畝,戴克里先時期的公共浴場占地32英畝。卡拉卡拉大浴場同時可供2300人入浴。這在今天看來其占地面積都是十分可觀的,而且公共浴場內還配備有更衣室、按摩室、汗蒸室以及圖書館等休閑場所,其設施一流程度不輸現在。
從設施的齊全程度上,羅馬人也衍生出一整套的沐浴流程。首先他們在更衣室脫下衣物。然后進入暖房熱身或溫水浴室,讓身體適應浴場溫度。接著在身上涂抹特制的沐浴專用香油。隨即去干蒸房或最熱的高溫浴室。最后再到降溫的小屋或冷水池沖洗,沐浴結束,但具體情況不一。起初,公共浴場只準許男性進入;到帝國時代,才開始允許女性進入,甚至可以男女混浴。在公共浴場的開放時間上,各時期情況有所不同,起初一般在中午和黃昏洗浴;到公元 3 世紀,洗浴時間延長,從黃昏后一直可以到第二天早上。公共浴場的發展興盛適應了當時羅馬社會居民的廣泛需求,公共浴場不再僅限于是洗浴的場所,更主要的是羅馬人休閑娛樂的地方,成為羅馬人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文明發展歷程中,洗浴作為人類的本能活動存在于世界各文明之中,內涵了和人類其他文明活動一樣獨有的文化底蘊。羅馬公共浴場的繁榮成為人類洗浴文化史上重要的一章,其繁榮程度是其他同時期文明所望塵莫及的。羅馬公共浴場的繁榮,是羅馬帝國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多方面作用的產物。從共和末期到帝國時代,安定的政治環境給了公共浴場發展的大環境,它所帶來的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洗浴受到社會各個階層的普遍歡迎。總的來說,羅馬公共浴場的繁榮與羅馬社會環境的發展息息相關,最終成就了羅馬歷史上獨特的洗浴文化。
從羅馬公共洗浴事業的發展階段看出,公共浴場興盛之時正是羅馬國內外環境安定之際。從公元前3世紀中葉開始,羅馬致力于國家的對外擴張,對外戰爭接連不斷。直到公元前 146 年,羅馬同迦太基的第三次布匿戰爭以羅馬的全面勝利結束,解除了國家的外部威脅。隨后屋大維相繼打敗雷必達、安東尼,結束了后三頭聯合統治的政治格局。在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他“奧古斯都”的尊號,建立元首制,羅馬進入帝國時代,國內政局趨于穩定。之后羅馬帝國在統治整個地中海的二百多年間,國內外戰事減少,政治斗爭時有,帝位也更換頻仍,但不存在重大的政局動蕩,國家相對穩定。統治者投入大量的金錢、時間與精力進行公共浴場的建設,人民也享受到國家安定時期的福利,在公共浴場內進行各種的休閑娛樂活動。
共和末年以來,在羅馬對外進行的每一次勝利戰爭中,都有巨額財富流入羅馬。第一次布匿戰爭后,羅馬國庫得到3200 塔蘭特,第二次布匿戰爭則是 10000 塔蘭特。征服迦太基后,西庇阿給羅馬國庫帶來 133000 斤白銀。三次布匿戰爭不僅使羅馬的外部威脅徹底消除,還帶來了大量的奴隸和財富,促使羅馬奴隸制的繁榮和商品經濟的發展,羅馬經濟實力日益雄厚。羅馬建立起龐大帝國,人們物質生活較為安逸。在此基礎上,人們更加注重休閑娛樂,羅馬的公共浴場應運而生,設施日益豪華,并日益興盛。
公元前 5 世紀到公元 3 世紀,羅馬進行了一系列的對外征服戰爭,與希臘、埃及等地區都發生了廣泛的聯系,加強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拓寬了羅馬人的視野。期間四次馬其頓戰爭,羅馬征服馬其頓并控制了整個希臘。希臘人思想和習俗的傳入,對羅馬人影響很大,羅馬人社會生活發生了一系列重大的變化。羅馬征服希臘后,希臘人運動后洗浴凈身的習慣也傳到羅馬。在古典時代,希臘就已經使用包括池塘、浴缸、腳盆,乃至早期淋浴噴頭在內的各種洗浴方式。羅馬人則將其繼承過來,并加以改造適應了羅馬本土,大規模豪華公共浴場的建造就是這樣的產物。
早期羅馬的浴場結構簡單,設施單一。自從阿格里帕興建第一個皇家浴場后,公共浴場迎來歷史新紀元,一個個皇家浴場相繼建立。在帝國時代,大部分皇帝都十分重視公共浴場的建設與維修,上文提到的皇家公共浴場一般都是由皇帝個人出資修建。在統治者政策的大力宣揚與扶植之下,帝國各行省長官自然也不敢放松對浴場的建設,在國家政策下這也成為考察他們政治業績的重要一面。因此,興建和發展公共浴場事業也成了統治階級籠絡民心的重要手段。公共浴場的發展與羅馬統治者的政策相輔相成,促進公共洗浴文化的繁榮。
公共浴場的建設、裝飾自然離不開科學技術的發展。在羅馬征服戰爭中,各地文明交流日益頻繁,促使大量科技成果傳入羅馬,還有不少收受過良好教育的外國建筑師被帶到羅馬。羅馬人在此基礎上進行大量的改進適應羅馬本土的需要,于是在公共浴場的建筑、裝飾以及配套的設施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浴場的建筑技術、大型水利工程和中央供暖系統。據記載:康斯坦丁時代羅馬共有9條供水渠道,通過這9條渠道將水送到11間大型公共豪華浴廳、許多普通的浴室、公共噴泉以及千家萬戶。這些都為公共浴場的繁榮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羅馬帝國繁榮昌盛的過程中,公共浴場也在發展變化之中。公共浴場從單一的洗浴活動場所逐漸成為羅馬人民的全民休閑活動場所,成為一種獨特的社會文化現象給羅馬社會發展帶來了深刻的影響。其中也反映出羅馬社會的諸多問題,一方面公共洗浴文化的繁榮是帝國實力的象征,另一方面它也反映出羅馬人心態的變化,對羅馬社會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和消極的影響。
首先,羅馬人整體的健康水平提高了。洗浴本身就具有清潔身體的功能。而羅馬又地處地中海氣候區,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由于氣候原因,許多羅馬人都患有風濕病,而洗浴恰好是治療這種疾病的良方。所以上至統治階級下至平民百姓,很多人都愿意每天沐浴泡澡以減輕身體的疼痛。其次,羅馬整體的科學技術水平也提高了。公共洗浴事業的發展在客觀上也促進了當時羅馬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提高。在建造浴場的過程中,羅馬的建筑技術和手工生產技術毋庸置疑也在提高。而且公共浴場成為羅馬人日常生活的組成部分,是他們開展政治活動、文化活動等各種活動的場所。這些都標志著羅馬人文明程度的提高。人類文明程度提高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之一就是開始注重個人衛生。羅馬公共浴場的繁榮,洗浴構成羅馬人文明生活的基本要素,也豐富了羅馬人的休閑娛樂生活。到帝國時代,羅馬國家實力達到頂峰,奴隸制達到鼎盛,大量的奴隸勞動讓羅馬平民從繁重的農業體力勞動生產中解放出來。在這種情況下,羅馬公共浴場建立起來了,給羅馬人民提供了在額外的休閑時間盡情享受生活的場所,讓他們更加重視生活的質量。在公共浴場內,他們不僅可以通過洗浴達到清潔身體的目的,同時也可以在這里發表自己的文學藝術作品,博覽群書以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這些都標志著羅馬人文明程度的提高。
但洗浴文化的繁榮也產生了不好的社會影響。第一,過多的洗浴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羅馬民族的墮落。隨著公共浴場的繁榮興旺,其設施日益健全和豪華,曾經以健康洗浴文化為中心的公共浴場開始出現很多的弊端。在古羅馬,公共浴場更多成為羅馬人休閑放松的場所。羅馬人民多次出入公共浴場,在浴場內消耗的時間逐漸增多。浴場內溫暖的洗浴場所和過多的洗浴不僅使羅馬人的身體素質下降,而且浴場內的各種游樂設施和安逸溫暖的環境導致羅馬人日益貪圖享樂,不思進取。不僅普通的羅馬居民如此,到 2世紀后期,羅馬軍隊的軍官在浴池里也隨處可見,對此,阿庇安訓斥說:“你們更像強盜,而不像士兵。你們是一群逃亡者,而不是軍營的保衛者,貪婪使你們更像一伙假期中的游客,而不像是一支圍城的軍隊。”公共浴場作為開放場所還成為羅馬人攀比的場所,羅馬上層貴族經常帶著隨從一同出入浴場,婦女們則佩戴昂貴的首飾在浴場展示。這種思想日益吞噬了羅馬民族原先所具備的勤奮艱苦、好斗的民族特質。而且男女混浴的出現,浴場因此墮落為淫蕩之地,表現出羅馬民族傷風敗俗的社會現象。第二,公共洗浴文化的發展對羅馬社會財富造成了巨大浪費。統治者為了彰顯帝國強大的實力以及籠絡民心,不惜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修建豪華公共浴場。大規模豪華浴場其內部裝幀的精美單靠羅馬帝國本土的供應也已經不能滿足。在這種情況下,外國進口高檔的原材料買進,使羅馬帝國的奢侈品貿易擴大。大批貴金屬,尤其是白銀不斷流向國外,導致貿易上的入超,國庫資源嚴重浪費。
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陷入嚴重的危機。國內戰爭連綿,奴隸制經濟衰落,帝國政府全面癱瘓,公共浴場也全面衰落。公共浴場作為在古羅馬盛極一時的活動,與羅馬的命運息息相關。在羅馬帝國成為地中海區域稱霸一時的強國時,公共浴場的建設數量、豪華規模也達到頂峰。帝國盛世因危機不復存在時,公共浴場也隨即消亡。但公共洗浴活動在當時統治者大力扶植下,在社會群體愈受歡迎的環境下,已經成為羅馬人生活的一部分,成為一種特有的文化形式和內容,為后世留下寶貴的文化財富。后來大量和洗浴有關的作品將古羅馬的洗浴文化描繪的栩栩如生:阿爾瑪·塔得瑪1899年創作的古典主義油畫《羅馬浴室》,展現出古羅馬貴族的沐浴和浴室建筑的豪華規模;1909年又創作《洗浴風俗》,以及夏塞里奧的作品《古羅馬的浴室》。這些作品將當時古羅馬繁榮的公共洗浴文化以繪畫的形式展現出來,反映出古羅馬國家的社會風貌,也讓當代人見識到當時的羅馬盛世和建筑藝術。
綜上所述,數量眾多、規模宏大、遍及帝國境內各地的公共浴場屬于古羅馬比較特殊的社會文化現象,洗浴甚至構成古羅馬人社會生活的基本要素,對古羅馬社會具有重要的影響。它的發展興盛是古羅馬社會諸多因素的發展所決定的,反映出羅馬社會生活的變遷。深入透析這一歷史現象,我們可以看出羅馬社會的變化,可以更好地重現古羅馬的社會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