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瀟
(象山紫航投資有限公司,浙江 寧波 315732)
框架剪力墻結構可以承擔上部和水平壓力,能有效確保建筑更具穩固性和安全性。當前,隨著不斷創新發展的建筑施工技術和材料,作為新型施工技術的框架剪力墻結構施工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在工程意義上看,框架為梁柱共同形成的抵抗垂直和水平荷載的結構,剪力墻則為承擔水平壓力的結構,此外其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承受風荷載以及地震荷載的作用,因此,剪力墻也可稱為抗風墻或抗震墻。剪力墻除了承載能力較好之外,其整體性和空間性能也較為良好,剪力墻結構比起框架結構而言有著更好的抗側力性能,因此,剪力墻結構被廣泛應用于高層建筑中。但剪力墻有較大的間距限制,有著相對較為固定的結構布置方式,缺乏靈活性,難以滿足大空間建筑布局靈活的要求,并且,因為墻體是剪力墻結構的主要結構,剪力墻還需承受自身重力,一般多在民用住宅或旅館中采用剪力墻結構,在180 m左右高度的建筑中較為適用[1]。剪力墻布局可參考圖1。梁柱共同構成的建筑框架即為框架結構,多用于承擔水平受力,建筑的框架結構具有所需材料較少,結構較為簡單等特點,且結構靈活可形成較大的建筑空間,一般在民用建筑中使用。但框架結構具有較小的側向剛度,以該種結構進行施工時,越高的建筑危險系數越大,且其抗震性能較差,在地震常發路段不可使用該種結構。綜合上述分析可知,框架和剪力墻有各自優缺點,結合兩種結構進行運用,不僅能夠提高平面布局的靈活性,更能在結構自重基礎上承擔起相關荷載。

圖1 框架剪力墻體系
在設計剪力墻結構時,必須基于實際情況進行考慮,確保其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的受力滿足要求。在有著較大受力的部位,除了要確保支撐效果,還需分析整體結構。在驗算整體結構的正截面和斜截面受力時,應從偏拉或者偏壓的角度進行考慮,若有較大的集中荷載出現,需驗算局部受壓承載力。并且,在對剪力墻承載力進行計算時,還需重視其帶翼墻寬度的計算,要基于相關設計規范確定合理的數值。
剪重比是抗震設計的重要參數,尤其是對高層建筑剪力墻結構而言。合理和規范的剪重比對剪力墻的質量和安全有較大影響。若剪力墻結構有較長的設計周期,則地面位移和加速度的變化將會對其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且一般的振型分解法在計算時又難以確保準確性。因此,在設計建筑框架剪力墻結構的剪重比時,必須基于各樓層水平地震力進行考慮以確定最小的剪重比,以確保施工安全。
在框架剪力墻結構設計時,剛重比是重要設計參數,其不僅體現了結構剛度和重力荷載的比值,還可以有效確保結構穩定性。在具體的設計施工時,必須根據相關規范要求嚴格剛重比的設計,確保結構質量滿足要求。
因框架剪力墻結構在施工時需要構建剪力墻結構,因此,在結構框架施工時需要用到大量鋼筋。而鋼筋材質具有強度和撓度均較高的特點,應用鋼筋材料可以使建筑物安全穩定性能得到較大的提高。要想對框架剪力墻結構進行優化,必須做好鋼筋材料的檢測工作,指派專人做好檢測記錄,并且要求鋼筋材料供應商提供每一批鋼筋材料的質量檢測報告,確保每根鋼筋標準都滿足要求。在具體施工時,需要注意對鋼筋長度、焊接和搭接情況等細節的把握,嚴格按照規范標準進行施工,并且在初步完成框架工程之后要跟進測試結構框架的工作,確保其作用能夠得到有效發揮。在重要建筑中,還需將傳感器設置配備到鋼筋結構中,以實現對建筑項目的實時監測,盡可能避免施工失誤。在框架剪力墻結構中,要根據實際情況選取施工時所采用的主筋,既要對主筋材質和性能做出考慮,也需要考慮鋼筋所布設的位置,比如,在地下室以及衛生間所用鋼筋就應重點考慮防銹蝕等。選擇鋼筋時還需加強利用科學計算方法,如在結構的承載力方面即可通過BIM軟件進行建模分析,基于分析所得數據設計人員可對不同性能的鋼筋進行選擇。此外,BIM軟件在建筑施工中還可開展其他分析工作,具體如圖2所示。

圖2 BIM應用
在框架剪力墻結構中,可通過電渣壓力焊的方式進行鋼筋的焊接,排列鋼筋接頭時可選擇相互交錯的方式,該種排列方式能夠使框架拐角的工程細節得到較好的處理,有效確保施工質量及安全。對于框架剪力墻結構而言,綁扎鋼筋接頭的方式非常重要,在人工操作的過程中難以避免會有失誤出現,因此,不僅要對工程質量加強檢測,還需加強使用相關機械設備的性能,使機械化程度有所提高,避免人工所帶來的失誤,保障工程質量。
在框架剪力墻結構中,構成其結構主體的是混凝土結構。混凝土施工質量對框架剪力墻的質量有直接影響,因此,必須注重混凝土的施工。首先,在混凝土澆筑之前,需確保混凝土的調配足夠科學,在澆筑時可將適當粉煤灰摻入混凝土中,以便于其泵送更為方便。若采用硅酸鹽水泥作為混凝土材料,還可將粉煤灰加入其中,但需注重其用量,最好控制在1/10水泥用量以下。
普通水泥普遍具有高水化熱的特點。在大體積混凝土中,水泥有更差的散熱性能,導致混凝土內部有較高的溫度而外部溫度較低,混凝土不斷出現更大的內外溫度差,導致其表面出現相應的拉力,而內部則出現一定的壓力。該種情況下,對于工程建設而言,適合采用較低水化熱的水泥。在制作混凝土時候,可加入其他物質作為外加劑,所添加的外加劑不僅要使混凝土性能有所提升,還需使混凝土抗滲透能力得到提高[3]。或者在混凝土制作時添加粉煤灰以對其性能進行改善。此外,在混凝土澆筑時,要科學掌握其施工工序,并且還需注意澆筑質量。一般情況下,在澆筑混凝土時需對分步、分層和分等級的情況進行關注,應優先澆筑強度和等級較高的混凝土,最后再澆筑等級和強度較低的混凝土。對于大截面梁等關鍵位置,應使用特殊方法進行澆筑。在具體施工時,一般使用分層的方式進行大截面梁的澆筑,在施工時還需確保搗實不同配料,以確保混凝土強度和密度滿足要求。
在施工和澆筑混凝土之前,應基于現場條件針對不同施工狀態采取不同的措施,如為避免混凝土表面過分干燥,應結合現場條件和濕溫度條件定時加濕混凝土。若混凝土振搗質量不達標,則在其凝結過程中可能會有裂縫出現,此時,施工人員就需要及時對裂縫進行修補,建議裂縫修補材料使用高質水泥砂漿。
對于剪力墻結構的質量和安全而言,其模板設計對其有較大影響。因此,不僅要對剪力墻模板設計進行優化,還需對其模板管理進行強化。一般情況下,為便于鋪設模板,需在模板和墻面間預留一定距離,避免兩者有過于緊密的接觸,以使施工安全和質量有所提高[4]。多數情況下會選擇將一層薄海綿放置到兩者之間,控制模板和墻面間的距離,使工程整體的結構穩定和安全均有所提高。
為確保剪力墻的施工質量滿足要求,還需在澆筑混凝土之前清潔好模板內部,以提高結構質量。并且,應優化模板的銜接,因為澆筑混凝土時會在一定程度上沖擊鋼筋,為確保內部結構的穩定,避免有鋼筋出現變形,可將較短的鋼筋接頭配備到模板內側位置,以使框架穩定得到提高。
此外,還需加強吊裝墻模的施工質量。該工作有較大的施工難度,對操作人員有較高要求。為便于施工,確保吊裝墻模的施工精確度滿足要求,必須確保施工現場光線滿足要求,避免過弱的光線影響施工精確度,并且還需確保鋼筋和墻模有一定距離,科學掌握吊裝方位,使樓板牢固性得到提升,以確保整體施工的安全性[5]。在拆除模板時還應滿足如表1所示的要求。

表1 模板拆除要求
綜上所述,在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墻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框架剪力墻結構有效結合了框架和剪力墻兩種結構的優點,使建筑安全性和穩定性得到較大的提高,并且還使建筑在平面布局上的靈活性更高。為對框架剪力墻結構性能做出進一步的優化,必須對其施工工序進行優化,結合先進的施工技術和管理方法,確保施工更加合理可靠,以全面提升施工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