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偉
(廣州優地城市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廣州 510000)
設計方案審查工作是建筑工程規劃管理的核心構成單元,也是保障后續建筑施工質量的重要環節。目前,我國制定了一系列的建筑設計審查標準,并且設有專門負責審查工作的職能部門。但是,一些企業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總會出現投機取巧,鉆漏洞的行為,給審查工作制造困難,導致工程質量出現瑕疵,影響嚴重。因此,本文針對審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提出科學合理的建議。
在整個建筑工程中,整個工程體系包括建設單位和設計單位兩部分,建設單位是整個工程的核心部分,而建筑設計單位是工程的靈魂,也影響著整個工程的成敗,有效的建筑設計不僅能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同時也關系著整個工程的質量,影響著建筑未來的長遠發展[1]。因此,建筑設計是整個工程進行的重要環節,對建筑設計方案的審查是建筑工程開展的需要。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質量關乎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必須要保證建筑工程的質量。
建筑工程具有結構復雜、工種繁多、技術紛雜且專業性高、工程量大、使用時間長等特點,這也要求在設計階段就必須對工程的性能及結構展開科學合理的安排,對整體施工過程進行有效的規劃與掌控。建筑工程的設計方案中會包含建筑設計圖紙、建筑施工流程、施工用料參數、建筑操作步驟、建筑技術規范、周邊交通網絡設計、周邊社會與自然環境測與評估、周邊基礎設施設計等多方面內容,這要求建筑設計人員必須面面俱到,綜合考量建筑問題,遵守相關規定,進行高質量的科學設計,同時也需要通過全面的建筑設計方案審查工作保障建筑設計方案的質量與可行性,助力于建筑施工的順利開展[2]。
為維護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和利益,國家制定了一系列保證建筑質量的法律法規,其中最重要的當屬1997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以下簡稱《建筑法》),并分別于2011年和2019年進行第一、第二次修訂。《建筑法》規定建筑工程設計應符合國家規定制定的建筑安全和技術規范,保證工程的安全性。應對建筑工程設計進行監理,監理人員有權要求建筑公司對不合格的設計方案進行改正。
在建筑工程規劃管理中,建筑設計方案是基礎與底層結構,在方案中會對工程的框架與流程進行確定,方案的質量對工程的施工與后續使用具有關鍵影響。而建筑設計方案審查工作可以有效保證設計方案中不存在導致成本浪費、法律糾紛、影響建筑使用性能的因素,也可幫助企業降低風險[3]。
城鎮化建設戰略的制定與經濟社會的發展使建筑行業在短時間內迎來了工程量的迅速激增與膨脹,建筑行業的發展實現了高速擴張,建筑施工所用技術也在不斷發展與更新,但相關法律法規與制度的建設卻與其發展速度呈脫節狀態,現存的部分相關條例與制度并不適配于建筑行業的發展現狀。針對建筑行業的部分新常態與新技術,法規與制度中也存在漏洞缺失,并不能實現全覆蓋。法律法規與制度的不完善必然會引發諸多行業亂象,尤其是部分企業未能發揮模范帶頭作用,不僅沒有成為制度與法規完善的推動者與建設者,甚至捕捉制度與法規的漏洞,做出擦邊或違法行為。部分企業在建筑施工過程中任意修改或發揮未明確法規與制度的內容,嚴重影響了行業發展的風氣,威脅了我國建筑行業的健康發展狀態,為建筑工程監督管理工作造成了極大的干擾,也不利于建筑設計方案審查工作的開展。
作為一項復雜且龐大的工作,建筑工程的建筑設計規劃往往需要很多專業知識的配合,然而目前我國建筑工程中在設計上存在很多問題。例如,一些建筑企業為了在成本上進行過度壓縮,在整個設計規劃中設計方案粗制濫造,這對建筑壽命和建筑的正常使用造成嚴重影響,還有一些企業的建筑風格,與當地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格格不入,對當地的居民幸福感和認同感造成嚴重影響,導致建筑無法發揮其應有的社會價值,致使資源浪費的同時損害城市形象。
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推動城市化進程越來越快。在社會不斷發展過程中,各行業實現了更高層次的進步,建筑工程方案審查制度亟待改革。通過對審查工作管理方式的更新與完善,促進行政審批效率的提升,優化營商環境使城市規劃建設被賦予更多的活力。行政管理角度想要落實這樣的目標需要建立起運行機制、約束機制和監督機制。運行機制是指將各種元素聯系起來后,使各種元素彼此間產生作用的同時,不和法定程序的條件相背離,同時又能夠與不必要的流程進行整合,使審查工作能夠高效靈活地運行。約束機制的存在,能夠讓審查工作在法律上受到監督管理,在法治的角度實施約束,可以保證建筑單位與設計院在建筑工作中有法可依,依法可查。監督機制是確保一切工作能夠高效運行的基礎所在。通過加強監督管理,能夠保證執行力的有效推行,透明公開行政制度的實行,能夠使建筑工程涉及的各項環節公正公開,在接受法律監督、群眾監督以及輿論監督的條件下,保障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確保公共利益與社會秩序能夠得到充分維護。
建筑設計方案審查過程中,對于可能涉及的一些城鄉規劃法律法規、行政文件以及部門規章制度等,往往都可以此作為抓手,來判斷審查的力度。經濟與時代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法律法規也應該與時俱進,做出一定的更新和完善,避免建設單位在方案上出現漏洞,保證建筑設計方案審查的環境公平公正。
原則性制度化條件的強制性內容需要進行重點把控,在方案審查期間涉及的原則性問題要及時進行糾正,保證方案審查的一視同仁。審查期間要按照相同的審查標準執行工作,確保審查工作依法可查。配套設備一方面能夠滿足工作需求,另一方面還能夠保證公眾服務利益,方案審查過程中要表現出積極的態度與建設單位進行溝通,養成良好的服務意識,確保項目能夠在設立推動的同時得以有效落實。
為了保障方案審查決策的民主化,方案審批決策過程中,相關部門需要針對建設項目進行統籌規劃管理,涉及這個方案的相關單位與項目,要提前進行公示與聽證,在得到廣泛征詢意見的同時作出一定的協調,確保人民群眾的參與度能夠得到保障。對于一些專業性和技術性比較強的項目,為了保證相關技術實施沒有紕漏,在真正施工前要進行技術咨詢和專家論證。
在格式上設計方案,審查數據采用ARCGS10.1、PGDB、FILEGDB是比較常見的空間數據庫格式。
表1為設計方案審查數據內容,所反映的是指標審查的各項內容。

表1 設計方案指標審查內容
以信息解析和計算規則為依據,將審查內容進行細致劃分,確定設計方案審查所涉及的數據庫內容、存儲組織要求以及命名規則。
通常情況下一個設計方案組織就是一個數據庫文件,也可以將其看作是一個PGDB或FILEGDB文件。在數據庫文件中,整棟建筑物、基底范圍和各分層平面的組織會被收集在一個數據集中,要素層(FeatureClass)包括建筑物基底、分層平面圖總平、綠地、停車位,每一個分層平面對應一個要素層,多個平面結構相同的樓層在表達上需要使用同一個要素層。
表2為總平圖表示的內容,這里的內容必須按照相關要求進行分類,同時賦予正確的要素代碼。

表2 設計方案指標審查內容要素分類與代碼
屬性指的是以指標計算規則為核心,將類別、性質、功能、面積等信息規范作為審查內容。
對于工程設計而言,我國的審查是相對嚴格的,因為這與建筑工程質量安全問題之間息息相關,質量漏洞主要是因為相關標準的制定上存在問題,一些企業投機取巧導致審查過程中不能及時處理設計中的問題。想要改變這種情況,為建筑工程的安全質量提供保障,首先要做的就是對審查機制進行完善,建立起以法律為基礎的相關機制,保證建筑設計審查過程中的公平、公正、公開,審查期間以嚴格的態度來進行審查工作,保障審查工作的有效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