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盧尤
日本的《學校保健安全法》規定,凡罹患流行性感冒者,都須“停止上學”。停止上學期間的基準為“出現癥狀后的5天,外加退燒后2天”。達到這一基準居家的學生,不得算作缺席。不用說,這么規定當然是為了讓患流感的人安心休息、盡快恢復,同時也為遏止流感,不讓它大面積傳染。
而日本的學校新學期是4月初開學,7月中旬放假,第二學期9月初開學,2月中旬放假。也就是說,2月份對于日本學生來說非常關鍵,是學年期末考試季,考試成績關乎升學;同時,寒冷的2月也是流感盛行的季節。
我在日本的大學教漢語,有一年,我所奉職的大學期末考時一個學生沒來,也沒與我聯系,沒告知我未參加考試的理由。按規定,此學生的期末成績應該為F,也就是不及格。然而,5天后那個學生給我發來郵件,說自己罹患流感,發了幾天高燒,問我能否拿到成績或補考。我讓他提交患流感的證據,他發來一張醫院開的收據照片,上面有他的姓名、開據時間和費用,但沒有任何疾病信息,也就是說,去醫院隨便看個病,比如過敏或是牙疼什么的,都能得到一張這樣的收據。
我們大學的規定是,患流感而未能參加考試的學生,要按“公欠”處理。所謂公欠,就是“有正當理由的缺課”,教師須“正確應對”:要么按平時成績給其分數,要么讓其補考。只是,不補考的話,絕大多數平時成績很好的學生也只能拿到C——剛剛及格,而平時成績不好的學生大概率就是F了。所以,成績好的學生往往不想拿C,而是要求補考。
我到系主任的研究室,把那個學生的情況告訴他,并問他是否需要對方提交一張診斷書。系主任看了學生的出勤率以后對我說,“不用,給他成績或讓他補考吧?!?/p>
“可是,如果他沒有得流感呢?僅憑這么一張收據就給成績,以后別的學生會不會也……”
“日本人是相信性善說的,為了得到一個C或補考機會特地跑去看醫生,拿一份收據,撒一個謊,這對他們來說有什么益處?”
“可是我想知道他到底得了流感沒有。”
“我認為他不會撒謊。再說,打印一張診斷書很貴,這會讓學生雪上加霜,如果是我,我不會這么做。你一定要證實的話,我也不阻攔?!?/p>
我回到教師室,翻出他們班第一學期寫的作業“我和我家”的復印件,找到那個學生的,看到他在作文里說“我家有四口人,我的爸爸是公務員,我的媽媽是高中的老師……”
我判斷他能承擔打印診斷書的費用,于是給他發郵件,希望他康復后提交一份診斷書,然后補考。
四天后,他發給我一張醫院診斷書的照片,上面赫然寫著他的姓名以及病名“流行性感冒”以及“診察日期:×月×日”。
其后我讓他補考,他考了85分,成績是A(90分以上為S)。
相信性善說,以性善處事,于外國人來說,不經歷幾件事怕是很難做到。
(摘自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日本的細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