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席佳穎 楊卓
中小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據重要的地位,是促進社會和平和解決內部矛盾的重要力量。中小企業在加快產業發展、優化產業結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對推動先進技術發展創新、經濟增長和吸納就業人員有著重要的意義。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中國統計年鑒2021》顯示,企業法人單位數量超過2900萬家,中小企業數目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9%,中小企業創造了全國50%以上的稅款收入、60%的GDP、75%以上的技術革新和80%以上就業崗位。
商業銀行是中小企業融資的主要渠道,由于中小企業風險承受能力差、財務信息不健全和可抵押資產少等原因導致中小企業信用級別弱,銀行等金融機構在借貸審批時傾向于信譽水平較高、綜合實力強的大企業而非中小企業。在當前經濟發展環境下,傳統產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的發展需要大量資金支持,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嚴重制約著企業的發展。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是推動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傳統貨幣政策無法解決中小企業融資約束難題,因此使用結構性貨幣政策通過定向調整引導資金流向中小企業成為更有效更直接的方法。基于此,研究結構性貨幣政策對中小企業融資影響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本文以融資約束為被解釋變量,中期借貸便利規模、常備借貸便利規模和抵押補充貸款規模為解釋變量,運用面板數據模型實證研究結構性貨幣政策對中小企業融資的影響。本文通過分析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和影響因素,有利于豐富中小企業融資基礎理論的內容,通過研究結構性貨幣政策傳導路徑,有利于豐富結構性貨幣政策理論研究,完善結構性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中小企業融資約束是全球性難題,與融資結構密切相關。為改善融資結構,各國央行制定了結構性貨幣政策,引導流動性資金偏向實體經濟,結構性政策逐漸成為宏觀經濟結構調控的主要政策手段。Leblebicioglu A, Valcarcel V J(2018)研究認為,和量化寬松政策相比,結構性貨幣政策是指在總量工具基礎上附加央行結構性要求,通過定向影響金融機構的運營成本而起到信貸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升級的作用。Wasiuzzaman S(2019)利用事件研究法進行實證研究,表明歐洲央行開展結構性貨幣政策對實際利率、名義利率和長期利率均有顯著影響。Gamage, Pandula(2015)通過調查斯里蘭卡中小企業銀行融資現狀,并探究中小企業融資瓶頸產生的原因。Prijadi R, Wulandari P,Desiana P M(2020)研究發現中小企業更依賴于非常規金融渠道,中小企業自身信用度較低,信息不對稱,向常規金融機構貸款較難。Schmidt R C, Hoffmann M G(2019)研究表明雖然用于扶持中小企業的融資計劃越來越多,但是中小企業仍很難獲得融資,主要是因為“信息不對稱”所造成的“市場失靈”。
隨著我國貨幣政策的不斷發展,更多結構性政策工具不斷推出。李建強、高宏(2019)研究認為結構性貨幣政策能指導銀行信貸資金流向,將信貸分配至經濟發展的重點和薄弱之處。胡新盈(2018)研究認為結構性貨幣政策是總體調節的補充工具,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基礎貨幣、緩解流動性不足,降低社會融資成本。張智富(2020)研究認為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靈活且定向,在穩定利率、抑制經濟波動方面有著顯著的作用。彭俞超和方意(2018)認為在增加融資、引導利率以及定向支持方面,結構性貨幣政策都發揮顯著作用。湯子隆(2019)研究認為無論是數量上還是價格上結構性貨幣政策都能大幅度的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約束。
本文選取中小企業板掛牌公司作為研究樣本,時間跨度選定為2016-2020年。截至2020年底,中小板上市企業共994家,剔除金融類企業、ST和*ST企業,中小企業板共有677家。根據工信部和國家統計局等機構聯合頒布的《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在工業企業中,從業人員在1000人以下且營業收入低于4億元的為中小微型企業。通過進一步篩選,本文選取符合標準的15家中小企業為研究樣本,財務數據均來自于中小板掛牌公司資產負債表,中期借貸便利、常備借貸便利規模和抵押補充貸款來自于中國人民銀行網站歷年統計數據。
1.被解釋變量。本文以融資約束為被解釋變量,根據融資約束理論,公司的債務水平取決于外部融資可獲得程度,從信貸可得性角度出發,有能力獲得銀行貸款的公司面臨的融資約束小。樣本公司短期借款大多來自銀行,本文使用企業短期借款代替銀行貸款資金。因此,對中小企業的融資約束可以表示為:中小企業融資約束=期末短期負債/期末總資產,比值越大說明企業獲得的銀行貸款越多,融資約束越小。
2.解釋變量。中期貸款便利:中期借貸便利這一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期限較長,使用該工具可以更好避免商業銀行的短期和長期行為,利率風險和成本降低,中期借貸便利的規模直接影響中小企業融資金額。
常備借貸便利:常備借貸便利能滿足金融組織的較大額度,較長期限流動性需求并發揮利率上限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流動性發展,進而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有利于減少企業融資約束。
抵押補充貸款:抵押補充貸款與中期借貸便利類似,都是通過引導商業銀行流動性發展從而對關鍵領域和經濟薄弱處提供有針對性的資金支持。
綜上,本文將中期借貸便利規模M1的對數log(M1)、常備借貸便利操作規模M2的對數log(M2)和抵押補充貸款釋放金額M3的對數log(M3)作為解釋變量。
3.控制變量。本文采用資產規模、償債能力、盈利能力、成長能力和抵押品價值作為控制變量,分別用總資產的對數Lg(TA)、利息保障倍數TIE、總資產凈利率ROA、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SGR、固定資產與總資產的比值(FT/FA)來表示。
根據上述研究,本文建立基本模型如下:

其中,Y表示融資約束度;log(M1)表示中期借貸便利規模;log(M2)表示常備借貸便利規模;log(M3)表示抵押補充貸款釋放資金;X表示控制變量;ξ為隨機擾動項。
變量的統計性結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中小企業短期借款與總資產比值最小值為0,表明企業沒有獲得短期貸款,占比越高表明中小企業獲得銀行資金的能力越強,占比越小說明中小企業融資約束問題越嚴重。有些中小企業總資產凈利率為負值,表明企業出現虧損,有些企業SGR增長為負值,表明企業出現負增長。此外,流動比例和利息保障倍數均值較低也反應中小企業償債能力較低,固定資產占比較低也增加了中小企業融資約束。

表1 變量的統計性結果
由表2回歸分析結果可知:中期借貸便利規模lg(M1)、常備借貸便利log(M2)和抵押補充貸款log(M3)與中小企業期末短期借款占期末總資產的比值均顯著正相關,表明我國結構性貨幣政策與中小企業融資顯著正相關。資產規模lg(TA)對期末短期負債占期末總資產比例有正向影響,但影響不顯著,說明資產規模越大的中小企業融資能力越強,但資產規模并不是影響中小企業融資的必要因素。流動比率LR的顯著性大于利息保障倍數TIE,表明商業銀行更看重中小企業短期還款能力。總資產凈利率ROA與期末短期負債占期末總資產的比例顯著負相關,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SGR與中小企業期末短期負債占期末總資產的比例顯著正相關,表明發展潛力是企業獲得銀行融資的重要影響因素。固定資產占比FA/TA與中小企業期末短期負債占期末總資產的比例為顯著正相關,表明抵押擔保是中小企業獲得商業銀行貸款的一種重要方式。

表2 結構性貨幣政策對中小企業融資回歸結果
為檢驗本文模型回歸結果的穩健性,本文刪除企業本身的影響因素進行穩健性檢驗,穩健性檢驗如表3所示。從表3可知,中期借貸便利規模和抵押補充貸款規模對中小企業融資的影響顯著性下降,但仍正相關,常備借貸便利顯著性不變,說明模型的穩健性較好。中期借貸便利、常備借貸便利、抵押補充貸款規模與中小企業期末短期負債占期末總資產的比例顯著正相關,說明結構性貨幣政策對中小企業融資有顯著的正向影響。由優序融資理論可知,銀行貸款是結構性貨幣政策向中小企業傳遞的重要方式,能夠緩釋企業融資約束。綜上所述,本文模型回歸結果具有穩健性,實證結論較為可靠。

表3 穩健性檢驗
根據本文研究,可以得到如下結論:(1)中期借貸便利、常備借貸便利、抵押補充貸款規模與中小企業期末短期負債占期末總資產的比例顯著正相關,結構性貨幣政策可以對銀行信貸規模進行調控,進而影響中小企業融資。(2)中小企業短期借款與總資產比值與log(M1)、log(M2)、log(M3)顯著正相關,結構性貨幣政策對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具有顯著緩解作用,是影響中小企業融資的重要因素。(3)資產規模lg(TA)對期末短期負債占期末總資產比例有正向影響,總資產凈利率ROA與期末短期負債占期末總資產的比例顯著負相關,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SGR和固定資產占比FA/TA與中小企業期末短期負債占期末總資產的比例顯著正相關。
根據本文實證研究結果,結合我國目前實際情況,提出以下幾點政策建議:(1)優化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央行應加強結構性貨幣政策實施的監督,以防范大型金融機構道德風險,并確保資金流向政府指定的行業和部門。同時央行應提高貨幣政策執行情況的公開性,在應用常規貨幣政策對宏觀經濟進行調控的同時加強結構性貨幣政策的微觀結構調節效果。(2)利用信息科技,為特定業務模式并根據企業特點設計金融產品,能更好地滿足各自的金融需求。一是整合交易數據,打造融資系統。二是針對不同行業中小企業經營特點,設計高新技術等行業專項融資產品。三是針對客戶小額、高頻融資需求,設計移動端小額信用貸款,實現全天候在線化、自動化、智能化業務處理流程,為中小企業提供資金支持。(3)改善企業經營管理。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的重要構成要素,是技術創新的載體。中小企業融資時應積極利用自身資源,有效分配和利用資源,提高盈利水平。實證研究結果表明,發展潛力是中小企業獲得融資的重要因素,因而中小企業應加快技術創新以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4)建設互聯網征信和信用激勵機制,降低企業貸后違約風險。利用違反合約進行懲罰和遵守信用給予獎勵作為核心原則,建設信用激勵機制,降低企業融資后期出現的違約風險,以利于金融機構進一步合作。此外,中小企業可以通過抵押、擔保等增加外部信用,杜絕機會政策,按期償還債務,提高信譽。(5)借助創新融資方式。中小企業可以采取團體貸款的模式,既可以提高資產規模增強競爭力,與大型企業相比較,還可以形成組織之間的信息共享,內部控制和利益鏈,有效減少銀行和公司的信息不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