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香俊
柔巾是以紡織纖維為原料,經非織造工藝加工而成的清潔人體皮膚用干態擦拭巾。近年來,柔巾作為洗護紡織用品進入大眾視野,集合了紙巾和毛巾的使用性能,故消費增速突出。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21—2025年一次性洗臉巾行業市場供需現狀及行業經營指標深度調查分析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一次性洗臉巾行業需求規模增至123.6億元,同比增長51.8%。《2021棉柔巾品類洞察》報告顯示,柔巾市場在2021年一季度同比消費增速突出,相比2020年,線上柔巾消費額增長25%,消費人數增長35%。但目前,該產品質量市場監管尚處于空白期,生產企業存在生產活動不規范、宣傳過度等問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得不到充分保障。為促進柔巾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有必要對其質量狀況進行分析,本文根據GB/T 40276—2021對柔巾產品的標識規范要求,從消費者獲取產品信息的標識內容出發,分析目前市場上該產品信息的規范性以及執行標準、纖維含量、規格尺寸和內裝量等突出的質量問題,并為促進產品質量的提升給出對策建議。
GB/T 40276—2021《柔巾》在2021年5月1日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并于2021年12月1日實施。該標準規范了柔巾的質量要求和微生物要求,為生產經營企業提供了質量發展指南。該標準規定的柔巾產品標識至少應包括以下內容:
——產品名稱(含“柔巾”字樣)。
——本文件編號。
——產品纖維成分及含量。
——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或生產批號和限用日期。
——產品規格(以長度×寬度表示)。
——內裝量(片數或張數或抽數)。
——產品合格標識。
——生產企業(或產品責任單位)名稱、詳細地址、聯系電話等。
——如有添加劑,標明添加劑的所有成分名稱。
根據GB/T 40276—2021的標識要求,本文以現階段市場上在售的幾款柔巾品牌為例,對產品標識的規范性進行分析,具體如表1所示,分析結果如下:

表1 柔巾標識現狀分析
一是柔巾產品的命名多以體現干濕兩用和潔面巾的特征,都含有“巾”字樣。但對“綿柔巾”和“棉柔巾”傳遞的產品信息易造成消費者誤解。
二是多數品牌采用的是企業標準,有的品牌直接采用濕巾的標準GB/T 27728,無論是企業標準還是GB/T 27728都不能規范地符合柔巾產品的質量需求。
三是纖維成分及含量的標識體現的是“無紡布”工藝或強調原料是“植物纖維”和“棉”,按照紡織纖維專業術語標準規范,纖維成分及含量標識還存在不規范甚至錯誤的情況。
四是列舉的6個品牌中,兩個品牌同時標識了產品規格和內裝量,兩個品牌只標識了一種信息,另外兩個品牌則全無標識,缺少重要產品信息,使得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
目前,距離GB/T 40276—2021發布實施已有一段時間,但市場流通領域柔巾產品仍以執行企業標準居多。GB/T 40276—2021規定了柔巾產品的內在質量、微生物指標、外觀質量等共23項技術要求。雖然企業對GB/T 40276—2021要求的細菌菌落總數、真菌菌落總數、大腸菌群、致病性化膿菌等微生物指標作了相應質量要求,但對內在質量和外觀質量指標只作了部分規定或缺少規定。通過企業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對企業標準查詢,在GB/T 40276—2021自2021年5月發布之后,少數企業按照GB/T 40276—2021的要求完善和提高了企業標準要求,提高了產品質量。但多數企業的執行標準要求仍未提高,高質量標準支撐度低,產品質量得不到保障。
通過柔巾標識現狀分析可知,目前市場流通的柔巾產品標識信息存在多處不規范情況:一是執行標準的錯用或亂用,二是纖維成分及含量標識的亂用或誤導性使用,三是產品規格和內裝量無標識或標識不全,四是制造企業或銷售企業信息標識不全。標識的不規范性問題反映了企業對產品質量的制度制定不完善、把控不嚴格,易造成劣質、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

表2 柔巾材質成分及含量分析
本文選取的柔巾品牌纖維成分及含量標識為:水刺無紡布、植物纖維無紡布、棉植物纖維、100%天然植物纖維、全棉水刺無紡布和進口植物棉,傳遞給消費者該產品是“棉制”或“天然纖維”產品的信息,但事實上目前市場流通的柔巾材質卻與標稱的嚴重不符。對6個品牌柔巾材質用FZ/T 01057系列中的燃燒法、顯微鏡法和溶解法進行定性分析,用GB/T 2910.11—2009進行定量分析,得出的結果是:1個品牌的產品是100%棉纖維,2個品牌的產品是100%粘膠纖維(粘纖),剩余3個品牌的產品是聚酯纖維和粘膠纖維的混紡。
柔巾產品是以分張或分片制成成包或成卷的形式,柔巾的內裝量和規格尺寸應是消費者直接獲取產品信息的指標。內裝量是指成包或成卷柔巾的容量,是用來衡量成包或成卷柔巾片數的指標;規格尺寸是指單張柔巾的大小,是用來衡量柔巾單片使用面積的指標。目前市面上的柔巾產品標識有的標出了內裝量,有的標出了尺寸,或者兩者都無,消費者無法從標識中獲取關鍵、有效的信息,特別是在網絡購物時,柔巾的容量、大小和厚度都無法保證,因此產品質量得不到保證。
為了吸引消費者購買,柔巾經營者大力宣傳其特性優點:一是水刺無紡布工藝的植物纖維或棉纖維;二是細膩、柔韌、干濕兩用,不只洗臉,更滿足其他的各種使用需求;三是未添加任何遷移性熒光增白劑,無致敏、高溫滅菌,嬰幼兒可用;四是吸水性強,濕水后不易破甚至更柔軟等。但通過本文對柔巾的質量分析,發現柔巾產品的宣傳存在夸大性和不實性,最主要體現在柔巾原料材質、衛生要求、柔軟細膩性和吸水性方面,導致消費者體感不佳。
企業是產品質量責任的主體。企業應加強自身的產品質量意識,主動提高產品質量,用高標準助力高品質,對照國家標準GB/T 40276—2021的要求規范、完善和提高企業標準,加快促進產品質量升級,嚴格落實質量關。對原料采購、生產加工、檢驗檢測、包裝標識、運輸儲存等各方面嚴格按照標準規范加強管理,自覺抵制投機取巧、弄虛作假等行為。
市場監督是產品質量的保證。柔巾產品質量市場監管尚處于空白期,各地市場監管部門應注重該產品的質量監督管理,一是產品質量的技術方面,二是生產領域和流通領域的監督方面。可以通過加大監督抽查力度和頻率、建立企業質量信用評價體系、宣傳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對相關標準的宣貫培訓和技術人員的專業指導等方式,提高柔巾產品質量,杜絕以次充好或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
消費者是產品質量的使用群體。目前柔巾的種類繁多,原料材質和規格不統一,消費者應根據需求進行購買。選購時要仔細查看包裝標識上的產品名稱、纖維成分及含量(原料或材質)、執行標準、規格型號、內裝量、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合格標識、企業地址和聯系方式、重要信息是否齊全。若在使用過程中發現存在質量問題的,建議立即向當地市場監管部門投訴,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