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普凡
(江蘇師范大學敬文書院 江蘇 徐州 221000)
語言景觀是指出現在公共標牌上的語言,是研究多語現象的新路徑。而我國目前正在加快全球化進程,多語現象在社會空間中更加普遍,語言景觀的特點和影響也將進一步擴大。旅游地的語言景觀的研究并不是很多,很多還停留在純理論語言景觀的研究上,而旅游地語言景觀不僅受到語言政策和國家意識形態的影響,還會受到當地歷史文化及人文文化的影響。徐州是一個具有6000多年歷史文化名城,其語言景觀也經過了多次變遷,徐州當前的語言景觀現狀如何?具有哪些特點?這些特點對徐州的旅游業會產生哪些影響?本次針對這些問題,通過大量的調研,獲得了徐州語言景觀的現狀資料,并對徐州市的語言景觀現狀進行分析,從而得出了徐州當前語言景觀的社會現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建議。
徐州,古稱“彭城”,位于江蘇省的西北部。地理位置優越,是歷史上的華夏九州之一,具有“東方雅典”之美譽。徐州市也擁有大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名勝古跡,如彭祖園、淮海戰役紀念碑。具有許多歷史名勝和自然景觀,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化景觀和地方特性,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到這里來旅游。而語言景觀是最直觀的能反映當地的歷史文化及地方特色的,根據當地的語言景觀的現狀分析就可了解主要的游來源及構成,政府相關部門也可以根據游客的構成適時更新語言景觀,從而可以大大提高游客的地方感受,因此對其語言景觀的研究也顯得非常重要。
語言景觀是指出現在公共標牌上的語言,是出現在公共路牌、 廣告牌、 街名、 地名、 商鋪招牌以及政府樓宇的公共標牌之上的語言,是公共領域中可見的書寫形式語言的應用。從以上的定義可以看到語言景觀的核心是公共空間、公共領域而不是私人空間。這是語言景觀的本質屬性。其具有兩種功能,一種是信息功能,一種是象征功能。信息功能是語言景觀的基本功能,而象征功能是語言景觀的隱性功能。語言景觀可以研究的內容較多,可以研究語言景觀的語言特征,也可以研究語言景觀中多語的使用情況,還可以進一步挖掘語言景觀的象征功能,研究語言景觀與官方的政策的一致性。本文主要是結合對語言景觀的前兩個方面的研究,來探討語言景觀對當地旅游的影響。
3.1調研方法:本次調研采取實地調查法、文獻分析法,運用相機獲取徐州市語言景觀的樣本數據,對徐州市歷史名勝及自然景觀的語言景觀現狀進行分析研究。
文獻法:主要是閱讀了一些相關文獻,為本次的調研提供理論基礎。
實地調查法:采用定性定量相結合的方法,運用相機獲取徐州語言景觀的現狀圖片。本次調研的對象包含了徐州的一些歷史名勝和自然景觀。
3.2調研成果:徐州的語言景觀中,主要有中文、英文、中英文組合、中拼組合以及中英日韓組合。可以看出,中文共出現了75次,其次是英語,出現了25次,日語與韓語出現的次數一樣。在組合中,中拼組合是多,出了68次,其次是中英組合,出現了60次,最后是中英日韓組合,僅出現了5次。本交調研的歷史名勝主要為淮海戰役紀念館等兩處,自然景觀主要為云龍山等三處。具體的調查結果如下:

表1 徐州市語言景觀現狀
以上各種標牌相得益彰,展現出徐州市獨特的語言景觀和地方特性。

中文 中英組合

中英日韓標牌 英文標牌 中拼組合
3.3數據統計
在整理收集了本次研究所有取得數據后,我們得到了如下的表格:

表2 徐州市語言景觀中多語使用狀況表
從表2中我們可以看出,單語言中中文還是占主導地位,在組合中中拼組合及中英組合所占的比例較大,多語共存現象在徐州市還是大量存在的。并且可看出,純漢語標牌中較少,更多的是一些組合性標牌。
3.4語言景觀特點及其對游客地方感受
(1)語碼取向研究的是標牌是橫排還是縱排,主導地位語碼所放置的位置等。通過本次的調研發現,語言景觀中大多是橫向排列的,少部分是縱向排列的,這與我們的生活習慣相適應,我們大多習慣于橫向讀,不是很習慣于縱向讀。主導語言往往放在顯眼位置,這是因為主導語言往往是占來旅游人數的大多數,故有利于吸引大多數具有相同語種的人來旅游。這次的調研中主導語言是漢語,說明目前徐州還是以國內游為主。

圖1語碼橫排 圖2語碼縱排 圖3多語標牌
(2)歷史文化對徐州市語言景觀的影響
徐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自古便是北國鎖鑰、南國門戶、兵家必爭之地和商賈云集中心,一直是淮海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徐州市景點附近標牌的呈現方式往往有相當的歷史感,這些歷史名勝結合不同字體的語言景觀形成了徐州市一道靚麗風景線,有利于給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更能體現出徐州這個6000多年歷史的古城的文字藝術和自然人文風貌。如圖4。

圖4 徐州市歷史名勝標牌
(3)傳統飲食文化對徐州市語言景觀的影響
徐州人是很注重飲食的,比如菜煎餅、地鍋雞、把子肉、羊方藏魚等,這些老店的語言景觀往往會給游客帶來很深的印象。也成為一些游客來游徐州的主要目的之一。如圖5。

圖5 徐州市著名特色小吃
3.5調研結果分析
從以上的調研統計分析可以看出,徐州的旅游景點的語言景觀較好的體現了傳統文化、歷史文化,較好的反映了語言景觀的社會屬性。當然還可以看出,目前徐州的語言景觀中還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語言種類相對來說還較少,能反映地方特色的語言景觀還不是很多,還有就是一些景點的語言景觀已不能很好的適應徐州目前的發展需要。
4.1語言景觀應具有變化性
語言景觀應隨著客源的變化而變化,應根據潛在游客的語言來設計標牌,而不應該一成不變。這就要求我們有關部門能不斷地進行相關的調研工作,做到有的放矢,使徐州的語言景觀不斷地順應市場變化,從而吸引到更多地客源。尤其徐州市目前經濟在不斷發展,全球化進程也在不斷地進行,這就要求主管部門認真考慮目前的語言景觀是否適應徐州市的發展要求,是否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4.2標牌更能體現出地方特色
從前面的調研中可以看出,目前徐州市旅游景點的標牌的地方特色所占的比例還較小,不利于游客更好的了解徐州,所以應該在語言景觀中多增加地方特色的標牌,增加游客對徐州的歷史名勝和自然景觀的了解。標牌中也應增加相應的歷史名勝的介紹,從而增加游客的知識量,提高對徐州的認知度,從而增大對徐州的地方感受,帶動徐州的旅游業發展。
4.3加強語言景觀的規范性
徐州市各景點的標牌整體來講較為規范,但也不排除個別標牌不清晰,標牌指向不是很明確,因此有關部門應對旅游地的標牌進行定期的維護,增加游客的地方感。。
語言景觀是社會語言學中研究的熱點,越來越多的學者參加到語言景觀的研究中來。本文通過對徐州市語言景觀現狀的調研及其對當地旅游業的影響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些個人的見解,希望徐州的語言景觀成為徐州旅游的一大亮點,也希望更多人能關注徐州旅游景點的語言景觀建設,將語言景觀的建設納入到當地的旅游業發展中來,從而進一步推動當地旅游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