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身歷其境之言:1941年“康昌旅行團”川康地區游歷考察活動述論

2022-09-22 08:27:22周維勤
四川民族學院學報 2022年4期
關鍵詞:公路

周維勤

(四川師范大學,四川 成都 610068)

抗戰時期,面對日本的鯨吞蠶食,國民政府遷都重慶,西南大后方受到更多國人的關注,國內也有愈來愈多的個人和團體進入西南地區進行游歷考察,隨之產生的諸多考察報告、私人日記和影像作品等游歷記錄,對于考察西南地區歷史脈絡與社會面貌均具有重大參考價值。西康地處西南邊陲,但由于其地理位置特殊,國民政府極度重視,這也促使更多國人進入西康進行游歷考察,而“康定、西昌旅行團”(以下簡稱為“康昌旅行團”)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孕育產生的。

1941年,國民政府行政院決定組織“康昌旅行團”對內江、樂山、峨眉、西昌等西南邊陲地區進行長時間、大規模、全方位的游歷考察。“康昌旅行團”的西南之行,不僅得到國民政府的全力支持,而且受到社會媒體的高度關注,可謂是戰時大后方的熱點事件。在考察途中,“康昌旅行團”的游記與報告記錄了當時部分人士的所見、所聞和所想,尤其是朱偰的《康昌考察記》,更是系統、全面地記錄了此次游歷,對于研究川康歷史發展具有重大的文獻參考價值。不過迄今為止,學界對于“康昌旅行團”并未充分研究,學者們只是在部分論述中偶有提及,關于“康昌旅行團”的許多史料尚未充分發掘使用,部分史實也并未梳理清楚(1)相關研究成果主要有:曹春梅.淺談民國時期入西康考察之國人的類型及其原因[J].康定民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5(1);王璐.民族志視野中的“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研究[J].廣西民族研究, 2020 (4);王建民.中國人類學西南田野工作與著述的早期實踐[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7(12).。因此,本文從旅行史的角度出發,利用民國報刊、文史資料和考察游記等資料,對抗戰時期“康昌旅行團”的緣起、籌備、游歷等問題做進一步的史實梳理,并嘗試揭示“康昌旅行團”此次川康之行的異地體驗與新知探索,以補充和推進現有研究。

一、“康昌旅行團”的誕生

1941年,《大公報》《中央日報》《前線日報》等報刊對于國民政府組織“康昌旅行團”一事進行了廣泛持續的報道,可謂是廣而告之、大張聲勢。不過,作為一次精心策劃的官派游歷而言,“康昌旅行團”此次川康之行又背負著哪些政治使命?該團又是如何籌備組建的呢?

(一)“康昌旅行團”的緣起

1941年,蔣介石親自召集重慶各機關要員授意組織“康昌旅行團”進行考察[5]2,使“康昌旅行團”的游歷一開始就有著十分濃厚的政治意圖,而非普通意義上的觀光旅行。

首先是考察川康地區的經濟發展。在抗戰背景下,川康地區一直是最重要的根據地[1],但西康省地處邊陲、交通不便,以致“地未能盡其力,人未能盡其才,物未能盡其用,貨未能盡其流”[2]1,而“康昌旅行團”此行目的之一便是考察沿途經濟狀況。重慶《中央日報》就曾發文指出:“該團以考察沿途民生狀況,促進經濟建設為宗旨,而負主要任務,則以考察寧屬各地富源,俾作開發之計劃”[3]。朱偰也曾在自己的游記中寫道:“余忝奉使節,參加‘康昌旅行團’,沿途視察財政,留意經濟民生……”[2]1。6月30日,團長王家楨對記者也談到:“此行主要任務,在視察康省寧屬各地富源開發之可能性,提供政府以資參考”[4]。

其次是調查樂西公路、川中公路工程。1941年,川中公路與樂西公路趨于竣工,國民政府計劃對這兩條公路工程情況進行檢查,因此蔣介石“於樂西公路打通之后,特召集陪都各機關酌派專門人員,組織‘康昌旅行團’……”[5]。5月9日,《大公報》就曾說明:“行政院決組康定、西昌旅行團,前往考察經濟、交通建設”[6]。在此期間值得注意的是,《抗戰與交通》編輯部也派人一同前往考察,以期“為抗戰與交通搜集各種資料”[7]1126。此外,在“康昌旅行團”出發之前,國民政府行政院曾給每位團員分發一本《行政院“康昌旅行團”手冊》,在該書的第二、三章中就詳細介紹了川中公路與樂西公路工程的概況[5]1-8,而此后“康昌旅行團”也基本上是沿著川中公路與樂西公路進行游歷考察。

最后是促使國人進一步了解、認識川康。除了考察沿途經濟與公路工程外,“康昌旅行團”此行另外一個目的便是將“該區實況報告國人,以引起國人之注意”[4]。長期以來,“西康僻處邊陲,介於川藏,旄牛荒徼,著錄鮮聞,即有所述,亦逞臆說”,究其緣由,主要是因為當時大部分學人著述“率多內諸夏而外四裔,詳近畿而略邊遠”[8]55。而國民政府行政院組織“康昌旅行團”的游歷,“一觀沿線經濟建設與邊民之實況,旁及文物制度之考求,以其所得,公諸國人,以喚起國人進一步之注意與認識”[2]1。

(二)“康昌旅行團”的籌備

《禮記》有曰:“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9]“康昌旅行團”在出發之前,國民政府行政院在人事安排、旅行地點、輿論宣傳等方面就已經進行了詳細規劃,可謂是費盡心思、做足工作。

首先,國民政府行政院對“康昌旅行團”的人員進行了細致分配與周密安排。第一,就團員數量而言,總計21人,其中,國民政府行政院與軍事委員會的王家楨、王事翰分別擔任旅行團的正、副團長,另由行政院派定總干事及各組干事14人,分掌該團總務、交通、招待各項事宜[10]203。第二,從團員構成來看,不僅有行政院、財政部、交通部、農林部、教育部等各政府機關人員,而且還包括了各文化經濟團體和部分華僑等社會人士(如表1所示),可謂是面面俱到[11]。作為一次意義重大的官派游歷,國民政府行政院對該團人員從各行各界推薦或指派,這樣的選人方式其實有著更深遠的考量,因為它不僅要顯示中央政府的官方意志,又得極力調和與地方政府的利益關系,同時又必須體現社會各界的聲音,以博得時人對“康昌旅行團”的興趣與關注。

表1 “康昌旅行團”成員統計表(2)數據來源:佚名.康昌旅行團定月底出發[N].中央日報(重慶),1941-06-24(03);“行政院”“康昌旅行團”總務組.行政院康昌旅行團手冊[M].出版地不詳:國民政府行政院,1941:29-31.

續表

其次,國民政府行政院對“康昌旅行團”的此次游歷進行了廣泛宣傳和精心策劃。第一,當時各大報刊對“康昌旅行團”進行了全面、持續的報道。重慶《中央日報》對“康昌旅行團”的由來、籌備、行程等信息逐一進行了說明,以此向社會各界積極“造勢”,以顯示國民政府對此次活動的重視。此外,如《益世報》《大公報》《新聞報》《前線日報》等也持續“跟風”,對“康昌旅行團”也是格外關注。第二,“康昌旅行團”受到國民政府中央高級官員的重視和關切。此次旅行由國民政府親自組織,其影響力自然不容分說,更加值得關注的是,在“康昌旅行團”出發之際,國民政府部分要員對該團進行了餞別。6月27日下午4時,國民政府交通部部長張嘉璈招待了各團員及全體干事[12]。6月28日晚上7時,行政院副院長孔祥熙設宴招待全體團員,代理秘書長蔣廷黻(孔祥熙因故未能出席,實際是由代秘書長蔣廷黻代為招待)在席間致辭,對該團此行任務進行說明,繼由團長王家楨致答詞,席散后全體團員又對團務略作商討[13]。從籌備之初的大肆渲染到臨行之際的宴會餞別,行政院希望“康昌旅行團”此行“得到最大之收獲”[12],這也足見國民政府對“康昌旅行團”此次游歷的重視程度。

最后,國民政府行政院對“康昌旅行團”的旅行時間及游歷地點進行了詳細規劃。行政院計劃“康昌旅行團”在6月30日上午7點半由重慶出發,全體團員29日晚齊宿嘉陵賓館,30日晨即在該處登車,全團人員分乘客車3輛,另外2輛卡車分載行李、油料,小工程車裝載衛生藥品,并預計當晚可達內江,并擬在內江作一二日之勾留,藉資考察[14]。該團旅行路線先是由重慶經內江、自流井、樂山、峨眉、富林,終點為西昌,再由西昌經峨眉、灌縣、成都,返抵重慶,共計34天[15]。與此同時,行政院還向團員分發了《行政院“康昌旅行團”手冊》,該手冊介紹了沿途交通、公路、經濟、風景等概況,并羅列了該團組織大綱、辦事細則等信息,供團員參考使用。國民政府行政院之所以對此次游歷進行詳細規劃,表面來看是對此次游歷的極度重視,但更深層次的來看,這種事無巨細的安排與布置背后其實是國民政府通過政治權力對游歷過程的強勢控制,從而達到“為我所用”“替我發聲”的效果。

如前所述,經過行政院的精心策劃與周密安排,“康昌旅行團”此行幾乎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1941年7月8日早晨,“康昌旅行團”從重慶出發,正式開啟了此次西南之旅(3)“康昌旅行團”原定于6月30日出發,但因籌備問題,故推遲到7月8日。請參閱:佚名.康昌旅行團今晨出發[N].中央日報(重慶),1941-07-08(02).。

二、“康昌旅行團”的游歷

游歷活動的核心內容是新知探索與異地體驗[16]52,“康昌旅行團”一行雖然不是第一個進入西南地區考察的團隊,但其成員大多數都是首次在川康地區進行長時間、遠距離的游歷,因此對于他們此行中的所見、所聞、所想及所獲是非常值得關注與探討的。

(一)身歷其境與公路考察

“康昌旅行團”從1941年7月8日游歷開始到9月1日旅行結束,行程達3300多公里,總共歷經56天[10]203,這已比原定計劃多出整整22天,整個團隊似乎有點“流連忘返”之意。在這長達近兩個月的時間里,“康昌旅行團”究竟進行了哪些考察?團員們又有著怎樣的切身感受?

“康昌旅行團”此次游歷時間主要集中在7、 8月份,在8月5日該團達到終點站西昌,作一段時間停留后便返抵重慶。因此以西昌為終點分析可知:重慶—內江—自流井—樂山—峨眉—富林—西昌一線(7月8日至8月14日)大致為“康昌旅行團”的來蹤,西昌—富林—峨眉—成都—灌縣、內江—重慶一線(8月15日至9月1日)大致為“康昌旅行團”的歸途(見圖1)。

圖1 “康昌旅行團”行程圖(4)圖片來源:“行政院”“康昌旅行團”總務組.行政院“康昌旅行團”手冊[M].出版地不詳:國民政府行政院,1941:28.

由圖1可以看出,“康昌旅行團”的游歷地點雖然數量較多,但分析其軌跡就可以發現:該團大致是沿川中公路與樂西公路游歷,其中,內江—樂山一段正是川中公路的一部分,而“康昌旅行團”在7月9日即“由自流井出發,沿川中公路西行”,之后又對該路修建進行了考察,并指出該路“沿線各地,物產豐富,人煙稠密”而且短期內即可實現通車。[15]同時,樂山—富林—西昌一線正是樂西公路的部分路段,而“康昌旅行團”于7月16日開始由樂山啟程并“沿著樂西公路旅行”[17],這樣的游歷線路也基本上遵循了國民政府行政院的任務要求——考察公路,所以“康昌旅行團”此行完全稱得上是一次真正的“探路之旅”。

“康昌旅行團”一行雖然背負著特殊的政治使命,但旅行團中的團員作為個體而言,在進入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中時,或觸景生情,或睹物思人,抑或思緒萬千……而這些“異地體驗”不僅記錄了旅途當中的所見所聞,更是映照出他們身臨其境時的內心感觸。

進入西南邊陲,首先映入“康昌旅行團”成員眼簾的是西南地區的地理風光。川康地區多崇山峻嶺,地形地勢極為復雜,當“康昌旅行團”進入西南地區后的第一感受便是“險峻”。7月17日,旅行團由峨眉前往壽永場途中時頓感此地“傍山問道,下臨深淵,懸崖千仞,令人驚心動魄,俯視大渡河如帶,水流湍急,隔岸群山綿延”[18]。7月19日,當旅行團達到海拔為2800公尺的蓑衣嶺時,“微雨未止,山野云霧彌漫,雖棉衣尤覺寒氣侵入”,而團員們感到“懸崖絕壁,令人心悸”[19]。在經過巖窩溝時,他們直呼這是樂西公路“全線最險的地方”,但此處之險“并不在它的高,而在它的峭”,旅行團中見識過劍閣、三峽之險的團員都不禁慨然同聲地說:“就是有名絕險的劍閣和三峽何嘗趕得上這不見經傳的巖窩溝”[20]。不過,在驚嘆于西南地區的險峻地勢之余,團員們亦陶醉于沿途的山光水色。隨行團員朱偰在游記中就曾多次描寫到游歷途中的優美風光。譬如:8月3日,旅行團由擦羅到大橋時,朱偰就曾記錄到:“臨安寧河上游,水清見底,……悅耳清心,加以山色□黛,風光滴翠,云霞映蔚,風光至佳”。再譬如,當旅行團至西昌后朱偰描寫到:“想不到西昌的天色,是如此之蔚藍,是如此之透明,更想不到西昌的云態,是如此之鮮明……”。而瓊海當時作為西昌的風景名勝區,更是給團員們留下了深刻印象,朱偰便寫道:“但見山光水色,上下一碧,空明澄澈……觀此奇景,為之心曠”[2]34-56。不過,“康昌旅行團”此行并不是一次游山玩水式的觀光旅游,他們最重要的任務則是一項社會性綜合考察,尤其是對于川中公路和樂西公路的調查。

川中公路是由四川內江經過自流井到樂山的一條公路,全長202公里,該工程在1940年動工,1941年6月竣工試通車,沿線經過四川省的產鹽區與產糖區,并臨近煤鐵藏量豐富的威遠,經濟價值極大。樂西公路是由四川樂山經峨眉、龍池、富林、石棉到西昌的一條公路,全程525公里,此工程1938年始筑,1942年全線竣工,該路對于支援抗戰具有重要作用[21]312-314。川康地區由于其復雜多變的地形地勢,修筑公路極為不易,犧牲民工極多,工程進展緩慢,而國民政府派遣“康昌旅行團”考察公路,一方面是為撫恤犧牲路工、凝聚人心,以體現國家對戰時大后方工程建設的關心與重視,而另一方面則是對工程質量、沿線經濟民生等狀況進行調查,以確保川康地區交通運輸線的時效。

“康昌旅行團”一行7月8日由渝出發,當天下午便抵達內江,隨即由內江趕赴自貢,并在沿途參觀鹽場后前往考察川中公路[22][23]。此時正值川中公路通車之際,而“康昌旅行團”在考察后認為:“該線路面較一般公路稍窄,但修整平坦,為內地公路所少見,沿線各地,物產豐富,人煙稠密”[24]。隨行團員朱偰也在重慶《時事新報》上發表了川中公路沿線經濟、地理、民生等有關的諸多考察記錄,(5)詳情可參閱:朱偰.西昌紀行之二:川中公路素描[N].時事新報(重慶),1941-07-24(03);朱偰.西昌紀行之二:川中公路素描:續[N].時事新報(重慶),1941-07-25(03); 朱偰.川中公路及樂西公路沿線經濟財政調查:附表[J].財政評論,1941(5):69-76.隨后,“康昌旅行團”在川中公路工程處歡宴并于11日下午抵達樂山開始考察樂西公路。

在“康昌旅行團”的整個游歷過程中,對樂西公路的考察恐怕是最深切的記憶。樂西公路在當時被稱為“人類征服大自然的奇跡”[25],而這個奇跡的背后更多的是血淚與白骨。旅行團在滯留富林途中,隨行記者就談到:“旅行團已歷該路之半,縱觀此段工程,無處不艱險,巖窩溝一段,山陡地僻,施工尤感困難……致有工人多名殉職,路方立碑于此,永留紀念”[26]。在此期間,重慶《中央日報》還刊登了這樣一則感人肺腑的故事:幾個團員在蒙蒙細雨的時候出去散步,看見“寂寞的山道上有3位筑路工人還在辛勤地填著土……在近已深秋的寒意里仍然穿一層單衣”,當團員們問起修路是否辛苦的時候,他們回答道:“先生,現在正打仗,我們能做些什么呢?我們又沒有錢,只有兩雙手,所以只能替國家做點粗活,也算是盡點本分,這樣才對得住良心。”當團員們問起這三位路工的住處時,他們則指著遠處漫沒在暮色蒼茫中的一排棚屋,團員們頓時覺得這三個人立在自己面前“忽然變得特別的高大,對著他們黑黑的面孔,我可以從他們堅實的身體里看出三個崇高樸厚的靈魂。”這個故事當晚傳遍全團后,有人竟打傘出去尋訪這三個深明大義的朋友,可惜在許多任務棚中都沒有找著,只好在夜雨中失望地回來[20]。這則故事雖有可能是國民政府出于宣傳目的而安排的“特寫”畫面,但對于一般讀者而言卻也有“身臨其境”之感。

(二)新知探索與游歷記錄

游歷不僅僅可以觀看到一個地區的自然風光,而且還可以領略到當地的民風習俗以及觀察到那里的經濟、文化、社會發展等情形。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旅行,也就是我們去認識世界的工具。”[27]不過,由于地理位置的偏僻、出入交通不便,致使許多國人對于西康地區認識片面、了解有限,一般人認為“僻處邊陲,交通耿塞,文化落后……”民眾更無“國家民族之觀念”[28]10。所以,長期以來人們對西康的認知都是模糊甚至是錯誤的,而“康昌旅行團”中的部分成員也不例外。譬如,他們對于“邊地夷民生活,先作一些富有情趣的推測,比方一想到夷人,總可以連帶想到山居的放浪,奇誕的服飾,格斗的符咒,深山明月下的情歌”[17]。由此可見,在未見識到真正的夷區時,人們總是熱衷于用自己的想象來彌補對該地區認知的空白,而當他們真正深入夷區、了解夷民(6)這里的“夷區”其實是“彝區”,指彝族聚居的區域,為保持史料的原始性及行文方便,本文使用“夷”這一稱呼。生活后,才逐漸搞清楚“黑夷”與“白夷”之分、天菩薩、祭祀等一系列民族常識問題。與此同時,“康昌旅行團”在達到富林第3日后便訪問了當地夷民領袖嶺光電,經過交流后團員們對于夷民的歷史淵源、發展現狀等情況才有了進一步認識。而在此之前,“國人談夷情者,頗多隔膜,不切實情”[2]99,所以“天下事必須足跡所周,親為考察,方可以筆之與書、以待學者,斷不可以憑空臆造之說誤之”[29]10。

“康昌旅行團”成員除了增進對夷民的認知外,他們對于沿線的物產、礦藏等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初入康境,團員們感到“山多田少,居民極稀”[30],當旅行團進入川中公路時,卻發現“沿線各地,物產豐富,人煙稠密,榮縣附近,產煤極富,自貢各井灶所用燃料,多仰給予此,故沿路肩販絡繹不絕于途”[24]。“康昌旅行團”于7月20日到達富林并在此停留達9天,“經數日觀察與訪問,深感富林地方富庶,位置重要及其將來極大發展可能性”[26]。團長王家楨在談到此行的觀感時便指出:“康境平原沃野,氣候溫和,農產既豐,地下之寶藏尤富,以寧屬豐富之銅鐵等金屬及煤產而言,實堪為大西南之工業中心”[31]。對于“康昌旅行團”一行而言,這正是他們在實地調查后所獲得的認知,否則,他們也可能會將西康視為一個“神秘地域”[32],或者將其看作為非常“貧瘠的地方,簡直是不可開發”[33]。

在此期間,值得關注的是,“康昌旅行團”此行的這些認知以文本的形式被記錄下來,成為國人認識、研究西南的重要參照。這些認知不僅包括了山川、河流、氣候變化等方面的地理信息,而且還包括歷史沿革與社會面貌的政治、經濟、文化等重要信息。游歷文本所記錄的內容是豐富的,而記錄這些內容的形式也是多樣的。首先是報紙媒體的記錄。如前文所述,“康昌旅行團”在游歷前后,《中央日報》《大公報》《前線日報》《益世報》《抗戰與交通》等報刊都對其進行了詳細報道,而這些報刊當時基本上擁有較多的讀者群體,“康昌旅行團”的相關消息被閱讀傳播的幾率很大。其次是私人游記的記錄。朱偰(國民政府財政部職員)仿照《天下郡國利病書》寫成《康昌考察記》一書,在1942年由重慶大時代書局公開出版發行。《康昌考察記》一書共130多頁,凡是“康昌旅行團”所到之處,該書均有記載,該書不僅內容豐富、記錄詳細,而且還收錄了作者本人在游歷途中所創作的許多詩詞,集史料價值與文學價值于一身[2]1-124。最后是政府考察報告的記錄。“康昌旅行團”于9月1日返回重慶后,除了向新聞界透露考察經過外,還印發了《行政院康昌考察報告》小冊子,介紹了西康的山川地理和戰略地位等(7)詳情可參閱: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涼山彝族自治州委員會文史資料編輯委員會.涼山文史資料選輯:第15輯[M].西昌:涼山彝族自治州委員會文史資料編輯委員會,1996:20.。無論是官方記載,還是私人記錄,這些游歷記錄對于認識、研究川康地區歷史發展與社會面貌的參考價值是不言而喻的。正如學者吳必虎等人指出:“在各類學科誕生和知識積累的過程中,旅行和旅行記錄長期以來就是其重要來源”[16]62。從知識的創新溢出角度來講,“康昌旅行團”通過游歷考察所獲得和積累的這些關于川康地區的知識,通過報刊、游記等形式被讀者閱讀傳播,又促進了相關知識的流動,同時也推動了國人對川康地區的相關認知與進一步探索。不可否認的是,這些認知是主觀的、零散的和不完整的,在轉換為真正的知識之前,還需要一段非常漫長而復雜的過程。

如上所述,“康昌旅行團”在深入西南地區之后的所見所聞及所感所想,都是在親身經歷和實地考察后所產生的相關認知,而這些新的認知在被記錄下來后又通過媒介轉換為新的知識,不僅成為時人認識川康地區的重要參照,也是后人研究西南區域社會歷史的重要資料。

三、結語

綜上所述,“康昌旅行團”作為抗戰時期國民政府精心策劃組織的一支官派游歷團體,無論是在籌備組建、報道宣傳層面,還是在實現考察任務方面都是相當成功。不過,從更深遠的層面來看,“康昌旅行團”游歷川康的最初目標雖然始于政治要求,但其影響并不限于政治層面,尤其是團員們在游歷前后所產生的諸多游歷記錄,不僅記錄了他們“身歷其境”時的異地體驗,更記載了當時川康地區的自然風光、社會面貌、經濟發展、歷史文化等方面的信息,成為邊地知識積累的重要來源之一,也是認識研究西南社會歷史的重要參考之一。

猜你喜歡
公路
我國建成第三條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公路
中國記者(2022年8期)2022-09-15 12:59:38
公路養護嵌固抗滑磨耗層應用研究
“十四五”浙江將再投8000億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石油瀝青(2021年4期)2021-10-14 08:50:40
四川打通最后一個通鄉公路
石油瀝青(2020年1期)2020-05-25 06:54:16
公路斷想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4:10
沂水公路“一心為公 一路當先”
中國公路(2017年18期)2018-01-23 03:00:43
公路養護迎來“全能選手”
中國公路(2017年11期)2017-07-31 17:56:30
該如何拯救你,煤炭公路
中國公路(2017年7期)2017-07-24 13:56:31
公路造價控制中的預結算審核
中國公路(2017年12期)2017-02-06 03:07:33
父親的66號公路
海峽姐妹(2016年2期)2016-02-27 15:15:4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内精品九九久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自在拍首页视频8| 国产97色在线| 久久久久久尹人网香蕉| 干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欧美中日韩成人综合视频|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傲雪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91九色|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高清无码久久| 国产老女人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线综合精品 | 一本色道久久88|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看| 亚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不卡| 一级福利视频| 黄色一级视频欧美| 欧美国产菊爆免费观看|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下载|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久久人人妻人人爽人人卡片av| 亚洲精品另类| a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情侣一区| 宅男噜噜噜66国产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视频在线| 婷婷色中文| 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林美惠子在线播放|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伊人| 国产在线专区| 五月婷婷综合网| 丁香婷婷在线视频| 一级一级一片免费| 高潮爽到爆的喷水女主播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p区| 国产黄网永久免费| 91一级片|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高清| 成年A级毛片| 欧美精品在线免费| 欧美性色综合网| 五月丁香伊人啪啪手机免费观看| 国产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老司机| 国产裸舞福利在线视频合集|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视频| 国产丝袜无码精品| 波多野结衣一二三| 色婷婷视频在线| 日韩免费毛片视频|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嫩草研究院|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 一级毛片不卡片免费观看| 久青草国产高清在线视频| 精品日韩亚洲欧美高清a| 2021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 亚洲最新网址| 第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男人天堂伊人网| 亚洲品质国产精品无码| 午夜激情婷婷| 国产丝袜91|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日本一本正道综合久久dvd| 国产精品丝袜视频| 国内精品视频| a级毛片在线免费| 国产欧美自拍视频| 亚洲欧美成人影院| 欧美视频在线播放观看免费福利资源| 亚洲中文精品人人永久免费| 免费观看三级毛片| 夜夜高潮夜夜爽国产伦精品| 黄色福利在线| 最新日本中文字幕| 亚洲欧洲天堂色AV| 国内精品自在自线视频香蕉| 亚洲欧美日韩天堂| www.91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