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閔 田建瑋 房吉達
(1.中國電建集團北京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24;2.中國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北京 100048)
水電工程是國家重點扶持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在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方面的優勢十分顯著。但在工程建設中,不可避免地要征收土地,這樣就會衍生出大量工程移民。水庫移民是為了國家水電發展建設事業作出重大貢獻的一類特殊弱勢群體,如何將移民妥善安置一直以來都是水電工程建設的重點和難點[1],移民安置成功與否關系到整個水電工程的成敗。因此,新時期新形勢下,如何在移民安置方式上取得創新和突破、積極適應快速變化的外部環境和移民需求顯得尤為必要[2]。隨著社會主義經濟快速發展,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水庫移民的思想觀念和生產生活水平較之前均發生了改變。移民安置關系著移民切身利益和地方社會穩定發展。地方政府也希望能夠通過某項工程建設帶來的發展契機給水庫移民謀取福利,讓移民能夠擺脫貧困過上富裕的生活。在這種社會主義新時期條件下,移民安置成功與否是關系到工程社會效益的前提。因此,移民安置規劃要與時俱進才能滿足各方的需求。
目前,我國的“脫貧攻堅戰”已經取得了的偉大勝利,事實證明,實施鄉村振興是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途徑。鄉村振興戰略首要任務是發展經濟,地區經濟發展才能為貧困地區農民帶來更多的教育與就業機會,才能進一步促進整個地區的經濟發展與社會穩定。因此,將水庫移民安置規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效結合起來、將移民安置規劃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期新形勢下創新移民安置規劃、加快實現新農村建設進程的有效途徑[3]。為此,本文將移民安置規劃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的可行性做一些探討,以期對新時期移民安置規劃方式提供參考依據。
目前,水庫移民安置的方式有很多種,不同地區的工程項目因所處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經濟狀況、勞動力數量、移民素質和意愿等條件,其安置方式各不相同[4]。
傳統的移民安置方式一般是指農業有土安置。分配生產資料是水庫移民安置最基本的方式之一。但是,一般庫區土地資源有限,耕地調劑或耕地開發安置在實際操作中難度較大,存在一定困難。
二是貨幣補償安置。由于庫區多為經濟欠發達的山區,移民思想相對保守,無長遠的投資理財的計劃,若后期安置補償費用用盡,容易造成社會不穩定因素。因此,在補償機制上要尋求多種方式,移民的安置補償不僅體現在一次性補償上,還需要考慮長效補償的探索。參考云南省有關規定,考慮逐年貨幣補償、土地使用權入股分紅等多種形式實現,還需要給移民開展技能培訓等軟實力的補充,讓有產業轉移的移民能夠拓展增收致富的途徑,提高生活水平。《大中型水利水電
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中明確規定,“對農村移民安置進行規劃,應當堅持以農業生產安置為主,遵循因地制宜、有利生產、方便生活”的原則。但是,隨著近年來建設工程的大力推進,在有限范圍內籌措到適量的合適土地存在很大的困難,移民安置全部采用農業安置很難實現,因此,尋求政策的突破、創新移民安置規劃方式非常必要。
移民安置方式沒有統一的標準可用,只有同時滿足業主單位、地方政府和移民等多方共贏才是目標[5]。因此,因地制宜地對移民安置方式進行組合和創新是未來移民安置的發展趨勢。水庫移民安置方式成功與否的檢驗標準就是移民“搬得出,穩得住,富得起”,搬遷后,移民生活方式健康穩定、生產水平逐漸提高,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這樣的安置方式就是科學合理的。
水庫移民安置規劃的目標是通過工程建設的機遇來改變水庫移民的居住地,最終達到打破相對惡劣的自然環境對其生存、發展權利的限制。水庫移民安置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基本要求都是“以人為本”,最終目的均是發展經濟、提高地區農民的生產生活水平。在移民安置方式上,需要調整移民安置規劃思路,讓水庫移民能夠在同時享受水電工程帶來的發展機遇和現階段國家惠農政策的雙重福利的基礎上,通過移民安置規劃方案來進一步實現移民勤勞致富的目標。
移民安置的目標更加偏重經濟方面,在新農村建設實行鄉村振興促進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下,新農村建設的經濟目標整體上要高于移民安置的經濟目標。加快農村發展、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把水庫移民安置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效結合起來,對于推進大中型水電工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6]。
水庫移民安置的主要對象是農民,他們的居住地一般為貧困的山區,其公共基礎設施條件較薄弱。因此,在水庫移民安置建設規劃設計統籌中,不僅要把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全部統籌規劃,還要為日后移民的生存就業條件做相應規劃設計,這樣移民新區生存環境較之前得到大幅度改善,同時,就業環境也得到了更好的提升,進一步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從而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
移民安置工作涉及的人員廣、范圍大、資金多,在推動江庫區經濟建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現鄉村振興的大政方針為加快庫區經濟建設提供了發展良機,水庫移民安置有了國家新農村建設的政策措施和水電工程移民政策的雙重支持,只要能夠抓住歷史賦予的良好機遇,把水庫移民安置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科學規劃借“鄉村振興”東風結合庫區的實際情況,合理發展農村經濟,水庫移民生活富裕必將合理實現[7]。
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中指出,應“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突出年度性任務、針對性舉措、時效性導向,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作用,扎實有序做好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重點工作,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因此,新農村建設是實現鄉村振興、讓農民擺脫貧困和農村穩定安寧、提高生活質量的重要途徑。水庫移民安置規劃與新農村建設的目標一致,其最終目的都想通過改善安置區的生產生活條件、調整經濟結構、增加就業機會,幫助移民逐步脫貧致富。因此,移民安置規劃與新農村建設有機地結合起來是一項人口分布、資源環境重新調整與完善的系統工程。
新農村建設是實現鄉村振興、解決農村“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新農村建設是以村為單位進行的整體規劃設計[8]。而水庫移民安置規劃主要側重于對建設區補償、重建規劃,兩者在行業規范及規章制度上均有所不同。在當前的社會經濟發展環境下,大力發展城鎮化建設,能夠促進移民安置與新農村建設有效結合,堅持立足實際,因村制宜,大力實施重點移民村道路交通、安全飲水、水利灌溉、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城鎮化建設,能夠給具備條件的移民提供更多就業機遇,為產業發展提供支撐,著力夯實鄉村振興基礎,以此來提高移民的生活水平,滿足新農村建設的要求。
堅持規劃引領,突出地域特色,結合各移民村實際,精準科學規劃安排項目,確保項目規劃切合實際、方案切實可行,確保項目建設符合當村現狀、符合民眾意愿、符合政策要求,將移民安置規劃在科學設計、設施配套整體要求的前提條件下,按照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標準完成規劃是兩者有效結合的關鍵[9]。移民安置成功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移民的生產生活得到明顯改善。因此,移民安置規劃要堅持貫徹國家鄉村振興方針和支援政策,統籌安排移民資金,著力保障移民資金效益發揮。堅持以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以產業轉型為重點,以移民村自身特色資源優勢為著力點,發展地方特色經濟,調整產業結構,增強優勢產業,以此來提高就業率,改善移民生產生活環境,使得移民的生產生活水平有大幅度提高,以此與新農村建設的最終目標相匹配。
農民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體,水庫移民安置工作要做到“不留后患”,就必須要提高農村移民的積極性、能動性,進行有效實踐[10]。水庫移民之所以生活貧苦,除了本身的生存環境條件落后惡劣之外,文化價值、自身的文化素質不高也是限制其發展的重要原因[11]。以保障重大水利工程建設順利進行和推動水庫移民共同富裕為方向,扎實做好水利工程移民安置和水庫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不斷提高水庫移民生產生活水平,以此來讓農村移民盡快適應新的生產生活方式,滿足新農村建設基本要求,為移民的生存與發展創造更好條件。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僅靠水庫移民自身能力發展還是遠遠不夠的,要充分發揮各個層面的積極性,引導社會各方力量共同參與到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中[12],這也符合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的精神。因此,需要各級政府把移民安置區規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工作相融合,打造產業園區為亮點,包括整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資金融合機制、整合扶持政策力求提高水庫移民安置新村基礎設施建設等各個方面,將“產業興旺”作為著力點,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發展移民特色產業,促進庫區和移民安置區產業融合發展,著力助推庫區經濟社會全面發展,進而推進新農村建設與移民安置新村的有效結合。
以民生民意為導向,將“生態宜居”作為突破點,在更大范圍、按照更高標準繼續開展移民美麗家園建設,進一步提升移民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庫區和移民安置區逐步呈現生態宜居村莊美、興業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諧鄉風美的新面貌。大力宣傳移民政策法規,公平公正落實移民政策,完善維穩工作制度,落實維穩工作責任,暢通移民利益訴求渠道,對重大項目風險事前評估、矛盾糾紛定期排查、特殊群體重點關注、遺留問題專項幫扶、“急難愁盼”事妥善解決等方式,認真抓實抓好移民維穩工作。
當前,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鄉村振興戰略大背景下,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認真做好水利工程移民安置工作,深入實施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強化水庫移民工作監督管理,維護庫區和移民安置區社會和諧穩定,加強移民管理機構自身建設,切實推動新階段水庫移民工作高質量發展。只有充分利用日趨完善的惠農政策、選擇安全可靠的移民安置方式,才能讓水庫移民真正從電站建設中受益,確保移民安置工作能夠順利實施,維持庫區社會穩定。因此,將移民安置規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效結合起來,加強兩者總體規劃和產業規劃,給水庫移民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帶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推動水利鄉村振興和水庫移民工作的強大動力,堅決守住水利扶貧成果,有序推進鄉村振興水利保障工作,扎實做好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工作,水庫移民生產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保障鄉村振興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