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娣琴,劉海霞
(甘肅畜牧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甘肅武威 733006)
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寵物貓的養殖數量越來越大,在寵物臨床上貓心肌病的發病率也有所增長。貓心肌病是指原發性心肌的疾病,其特征為表型多樣,可能引發臨床癥狀或不表現臨床癥狀。除對于確診或疑似心肌病的貓均應排查其他疾病,如系統性高血壓、甲狀腺功能亢進等,因為這些疾病的表現與貓心肌病相似,如果在心肌病患貓中不針對這些疾病予以管理會發展為心肌病。繼美國獸醫內科學會(ACVIM)提出犬慢性心臟瓣膜的診斷和治療的分期方案后,一些貓內科專家將貓心肌病也分為五個分期,即有患心肌病或發展為心肌病風險的貓歸為A 期,心肌病引起輕度心臟重塑的無癥狀患貓歸為B1 期,心肌病引起中度至重度心臟重塑的無癥狀患貓歸為B2 期,過去或當前出現心肌病導致的心力衰竭癥狀的患貓歸為C 期,盡管接受了標準治療仍再次出現心肌病相關臨床癥狀的患貓歸為D 期,基于五個分期的具體診斷、治療和護理方案進行論述如下。
心臟聽診有心雜音、奔馬律或心律失常的貓、與患心肌病有密切血緣關系的貓或具有心肌病遺傳傾向的貓,如緬因貓、布偶貓、英國短毛貓或斯芬克斯貓等,是需要進行心血管疾病篩查的候選對象。心臟超聲檢查是無癥狀心肌病的評估或篩查的金標準。另外,心臟生物標志物B 型利鈉肽(BNP)、心房利鈉肽(ANP)和心肌鈣蛋白檢測可在心臟超聲無法進行時提供額外信息。目前使用比較廣泛的貓fNT-proBNP 即時、快速檢測方法利用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法在試紙表面產生兩個藍色點,以200pmol/L 作為臨界值,檢測點的相對光密度(即顏色深淺)可提示樣本中的NT-proBNP 濃度是否升高還是正常。
A 期患貓不需要治療,但需定期進行超聲心動檢查或利鈉肽檢測,減少應激因素影響,并均衡膳食營養。
B1 期心肌病患貓典型特征是左心房大小正常至輕度擴張、室間隔和/或左心室游離壁輕度增厚、輕度左心室流出道梗阻(LVOT O)以及可能存在輕度舒張功能障礙。確診需多普勒超聲心動檢查,同時檢查促進心臟病/心力衰竭發展的器官系統,如甲狀腺功能檢查和血壓測量等。
B1 期患貓除存在潛在的病因(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系統性高血壓和/或牛磺酸缺乏等)外,幾乎不建議治療,但需每6~12 個月進行1 次超聲心動檢查,有心肌病遺傳傾向的年輕純種貓,每6 個月1 次或更短。
B2 期心肌病患貓的典型特征包括左心房擴張、左心室壁和乳頭肌的局部或廣泛性增厚、心肌纖維化、心室收縮功能改變、存在LVOTO 或舒張功能受損。確診需進行多普勒超聲心動檢查,同時檢查可能因心臟病治療而受到影響的器官系統,如血液常規檢查、尿液分析等,或者促進心臟病/心力衰竭發展的器官系統,如甲狀腺功能檢查和/或血壓測量。
心肌病引起的左心房中度至擴張的患貓,建議使用ACE-Is(如依那普利和貝那普利)治療。出現中度至重度左心房擴張的B2 期患貓、左心房出現自發產回聲影像(煙霧征)的患貓或左心房功能減退的患貓需進行抗血栓治療。β 受體阻斷劑(如阿替洛爾)經常被用于治療B2 期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貓,尤其是伴有LVOTO、心動過速或室性心律失常的貓,因為阿替洛爾可減輕LVOTO 的嚴重程度并減少相關的二尖瓣反流,限制心肌耗氧量和心室進行性肥厚。鈣離子通道阻斷劑(如地爾硫卓),也可用于治療不伴有LVOTO 的B2 期HCM,但因緩釋型的地爾硫卓需要每8h 給藥1次,而緩釋型經常引起臨床上顯著的胃腸道并發癥(如厭食和嘔吐),且仍需12h 給藥1 次,所以地爾硫卓通常不作為治療貓HCM的首選藥。
除進行貓的營養評估、體格檢查、實驗室檢驗外,還應監測貓在家中的睡眠呼吸頻率,若多次超過30 次/min,需要獸醫重新評估。該期的患貓建議每4~8 個月復診1 次,對于病情嚴重的病例,間隔時間更短。
C 期心肌病確診需進行綜合分析,包括相應的臨床癥狀(如呼吸窘迫、困難或端坐呼吸、家中呼吸頻率增加、虛弱或虛脫);胸部X線檢查發現側位可見心臟呈“靴型”(圖1),正位可見典型的“愛心型”(圖2),錐體心臟比分(VHS)大于7.9;頸靜脈擴張伴發胸膜腔積液,以及超聲心動圖、心電圖(ECG)等。

圖1 側位X 線檢查心臟呈“靴型”

圖2 正位X 線檢查心臟呈“愛心型”
充血性心力衰竭對機體會產生嚴重的損傷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必須進行治療。出現中量至大量胸腔積液的CHF 患貓需進行胸膜腔穿刺術,以緩解胸膜腔積液引起的呼吸窘迫。呋塞米是最常用于治療CHF 的利尿劑。腸外給藥(如靜脈注射、肌內注射或皮下注射)用于急性CHF,口服呋塞米用于心力衰竭的慢性管理。根據需要調整劑量和用藥頻率,直至給藥劑量足以消除充血導致的癥狀(如肺水腫、胸膜腔積液)。對于急性代償性CHF,呋塞米可以0.5~2mg/kg 的劑量進行腸外給藥,并且根據需要每2h 重復給藥1次,呼吸困難改善后需要下調劑量。出現氮質血癥或氮質血癥惡化的貓,需要停用呋塞米1~2d,以避免血液過度濃縮。慢性口服劑量范圍可以從1mg/kg·bw 每48h 給藥1 次到2~4mg/kg·bw每12h 給藥1 次。慢性CHF 管理通常每日總劑量不超過4~6mg/kg。貓的慢性CHF 管理通常也可使用ACE-I 治療,以減弱預期會發生的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上調。此外,因大多數CHF 患貓會出現心房擴張,導致發生ATE 的風險升高,所以一旦診斷為CHF 就應開始使用抗血栓藥物。總之,呋塞米、ACE-I 和抗血栓藥物的聯用是貓CHF 的標準治療方案。
C 期患貓除每日評估家中呼吸頻率(不超過30 次/min),建議每3~4 個月定期復診,應激性強的患貓適當減少復診次數。
D 期是從C 期發展而來的CHF,標準CHF 治療難以控制,需要額外的藥物治療或管理,診斷方法與C 期類似。充血癥狀復發的患貓可使用較高劑量的呋塞米(最高2~3mg/kg·bw,每8~12h給藥1 次),或者可以通過皮下注射代替,每天1 次或多次口服呋塞米;可以通過添加螺內酯或鉀離子補充劑解決低鉀血癥導致的嗜睡或虛弱;西地那非可用于肺動脈高壓的患貓。
總之,貓心肌病的病情復雜,除常規復診、標準治療外,優化身體組成、預防不同營養素的缺乏或過剩,以及避免營養不均衡的飲食也有助于減緩疾病進程并改善貓咪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