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洪杰
(山東省乳山市夏村鎮畜牧獸醫站 山東威海 264500)
犢牛通常指6 月齡以內的小牛,在此階段犢牛的消化和免疫系統尚未發育成熟,抵抗力較差,極易發生腹瀉。犢牛腹瀉不僅會引起采食量下降、消化功能障礙等癥狀,影響犢牛生長,甚至引起死亡,對養殖場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近年來,廣大民眾對食品安全關注度日益增高,為杜絕藥物殘留,我國已經宣布促生長類抗生素2020 年底全部退出使用,抗生素的使用受到越來越多的限制。益生菌類產品作為綠色安全的添加劑,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有研究表明,在飼料原料中添加丁酸梭菌、凝結芽孢桿菌、乳酸菌等益生菌類添加劑可有效降低犢牛腹瀉的發生率,提高生長性能。丁酸梭菌作為動物體內的有益菌群,其代謝產物作為營養物質可直接被腸壁細胞吸收利用,促進腸道發育,維護腸道健康。凝結芽孢桿菌細胞壁中含有鹽藻糖,該成分可以促進腸道發育,提升機體免疫力。本文對飼料中添加丁酸梭菌和凝結芽孢桿菌對犢牛腹瀉的影響進行了探究,以期能為其在犢牛養殖上的應用提供參考。
試驗動物:本試驗挑選同一棟舍體重相近的40 頭健康雜交4.5 月齡犢牛備用。試驗于2021 年5 月1 日—31 日在某規模化牛場進行,自由采食和飲水,自然光照,每天清理舍內糞便,按照正常免疫程序進行疫苗免疫。
試驗材料:丁酸梭菌和凝結芽孢桿菌產品由廣州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有效菌含量≥5×10CFU/g。
試驗共分為兩組,采取隨機抽選的方式,每組隨機抽取20 頭健康犢牛。第一組為對照組,飼喂基礎日糧。第二組為試驗組,在飼喂基礎日糧的基礎上補喂丁酸梭菌和凝結芽孢桿菌產品6g/d/頭;試驗于2020 年5 月份開始,飼養周期為30d。試驗期間對照組和試驗組在同一棟舍內進行,分欄飼養,每天固定時間飼喂3 次,保證干凈充足的飲水,清掃和消毒工作照常進行。
試驗開始當天對試驗犢牛進行稱重,并準確記錄初始體重,試驗開始后,每天對犢牛的采食量和健康狀況進行檢測,認真觀察試驗犢牛的糞便狀況,記錄犢牛日均采食量。試驗結束當天再次對試驗犢牛進行稱重,記錄終末體重,將試驗數據導入Excel 表格,計算平均日增重;根據每日觀察每頭犢牛的糞便情況及糞便評分標準(見表1),用如下公式計算犢牛腹瀉率:腹瀉率=腹瀉頭數/總頭數× 100%。

表1 糞便評分標準
丁酸梭菌和凝結芽孢桿菌對犢牛腹瀉的影響見表2。

表2 丁酸梭菌和凝結芽孢桿菌對犢牛腹瀉的影響
由表1 結果可以看出,試驗初期試驗組和對照組犢牛的初始體重差異不顯著,隨著試驗日程的逐步推進,直至試驗結束,試驗組犢牛的終末體重顯著高于對照組,試驗組犢牛的平均日增重較對照組高出0.13kg;腹瀉率試驗組較對照組降低了4.5%,試驗組優于對照組。說明:在犢牛的基礎日糧中添加丁酸梭菌和凝結芽孢桿菌作為飼料添加劑可以有效提高斷奶犢牛的生長性能,降低犢牛腹瀉的發生率。
微生態制劑是利用正常微生物或促進微生物生長的物質制成的生物制劑或活菌制劑。微生態制劑具有無毒、無殘留、改善腸道環境、促生長、提高動物免疫力等多種作用。近年來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不斷提高,為保證廣大人民群眾的餐桌安全,抗生素的使用受到越來越多的限制。益生菌制品作為一種綠色無污染的微生態制品,逐漸走入了人們的視野,在全面禁抗的大背景下,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丁酸梭菌和凝結芽孢桿菌是微生態制劑中重要的單菌株。丁酸梭菌,又稱酪酸菌,屬于芽孢桿菌科,梭菌屬,專性厭氧菌,該菌可以定植在動物后腸。有效抑制有害菌的產生,同時,丁酸梭菌可以產生丁酸,丁酸作為腸黏膜上皮細胞的營養物質,可以直接被腸細胞利用,有利于腸黏膜修復。凝結芽孢桿菌,兼性厭氧,革蘭陽性菌。凝結芽孢桿菌可在回腸末端、盲腸及大腸中上部定植,發酵產生大量抗菌凝固素、乳酸、氨基酸、維生素和多種消化酶。可降低動物腸道pH值,改變腸道內環境,從而抑制腸道內有害菌的生長,起到抑菌的作用。本試驗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初步探究了在犢牛基礎日糧中添加丁酸梭菌和凝結芽孢桿菌制品對犢牛生長性能及腹瀉情況的影響。結果發現,在犢牛基礎日糧中添加丁酸梭菌和凝結芽孢桿菌制品可顯著提高犢牛的日增重,降低腹瀉發生率,與前人的研究結果一致。余冬友等研究發現在日糧中添加凝結芽孢桿菌可以顯著提高斷奶仔豬的采食量,提高生長速度;何家俊等研究表明在飼糧中添加丁酸梭菌能一定程度上提高犢牛的生長性能,降低腹瀉率。結合本試驗的結果可知,在犢牛的基礎日糧中添加丁酸梭菌和凝結芽孢桿菌可以有效提高斷奶犢牛的生長性能,降低犢牛腹瀉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