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華
(北大醫療魯中醫院內分泌科,山東淄博 255400)
2型糖尿病是臨床內分泌科較為常見的一種慢性代謝疾病,其主要與機體內胰島素的分泌功能障礙存在一定的相關性,長期發展易導致機體處于應激狀態,使得機體器官出現不同程度的病變。動脈粥樣硬化是2型糖尿病較為嚴重的并發癥之一,若不及時給予治療,易導致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進而嚴重影響到患者的生命健康。臨床上常給予2型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患者阿司匹林片進行治療,其主要是通過對血小板的聚集產生抑制作用減少血栓的形成來達到治療目的,但若服用過量易導致患者胃腸道反應,進而影響治療效果[1]。阿托伐他汀鈣片屬于一種可降低機體內膽固醇的調節血脂類藥物,通過抑制機體內相關酶的合成,可減少脂蛋白的分泌,進而起到降脂的作用,最終減少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阿司匹林聯合阿托伐他汀鈣片對于2型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患者機體內糖脂代謝的調節作用及其機制,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北大醫療魯中醫院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60例,觀察組60例。對照組男31例,女29例;年齡56~70歲,平均年齡(62.43±5.17)歲;體質量指數(BMI)21~28 kg/m2,平均 BMI(24.03±1.62)kg/m2;合并疾病:高血脂癥27例,冠心病21例,腦梗死12例。觀察組男30例,女30例;年齡57~73歲,平均年齡(62.45±5.20)歲;BMI 22~27 kg/m2,平均BMI(24.05±1.60)kg/m2;合并疾病:高血脂癥30例,冠心病20例,腦梗死1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滿足《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3]中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并確診,滿足《美國臨床內分泌協會:血脂異常管理和動脈粥樣硬化預防指南(節選第二部分)》[4]中動脈粥樣硬化診斷標準并確診;②對本研究藥物無過敏史者。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消化系統、重要臟器嚴重疾患者;②近期服用降脂類藥物者;③影像學檢查動脈粥樣硬化厚度>1.2 mm者;④血壓偏高難以有效控制者;⑤合并有精神障礙者;⑥合并嚴重糖尿病并發癥者。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確診后均指導其進行合理飲食、適當運動,對于有其他合并疾病者,給予針對性的治療,控制血壓及血糖水平。對照組患者給予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30078,規格:100 mg/片),100 mg/次,1次/d。在對照組基礎上,觀察組患者聯合口服阿托伐他汀鈣片(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1407,規格:10 mg/片),10 mg/次,1次/d。兩組均治療6個月,并于治療后隨訪2年。
1.3 觀察指標 ①治療6個月后,參照《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3]評價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無效:治療后患者臨床動脈粥樣硬化狀態無改善甚至加重,血糖水平仍處于較高狀態;有效:患者臨床動脈粥樣硬化狀態有所改善,血糖水平趨于穩定狀態;顯效:患者臨床動脈粥樣硬化狀態明顯改善,血糖水平處于穩定狀態。總有效率=有效率+顯效率。②治療前及治療6個月后,采集兩組患者空腹靜脈血3 mL,靜置沉淀后,制備血清待檢,離心速率為3 500 r/min,離心時間為15 min,檢測指標包括:空腹胰島素(FINS)、糖化血紅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水平。③治療后對所有患者隨訪2年,統計兩組患者繼發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
1.4 統計學分析 利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治療后6個月,觀察組臨床療效91.67%明顯高于對照組75.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例(%)]
2.2 兩組患者糖脂代謝指標對比 兩組患者治療后FINS、HbA1c、FPG、TC、TG、LDL-C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HDL-C水平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糖脂代謝指標水平對比( )

表2 兩組患者糖脂代謝指標水平對比( )
注:與治療前比,*P<0.05。FINS:空腹胰島素;HbA1c:糖化血紅蛋白;FPG:空腹血糖;TC:總膽固醇;TG:三酰甘油;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組別 例數 FINS(mU/L) HbA1c(%) FPG(mmol/L) TC(mmol/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60 20.05±6.15 8.97±4.13* 9.00±0.76 5.24±0.45* 11.40±0.98 5.93±1.12* 7.04±1.67 3.09±1.20*對照組 60 20.04±6.13 15.73±5.29* 9.02±0.73 7.23±0.42* 11.43±0.96 7.02±1.14* 7.02±1.69 5.71±1.07*t值 0.009 7.802 0.147 25.042 0.169 5.283 0.065 12.623 P值 0.993 <0.001 0.883 <0.001 0.866 <0.001 0.948 <0.001組別 例數 TG(mmol/L) LDL-C(mmol/L) HDL-C(mmol/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60 1.65±0.60 0.96±0.42* 3.41±0.66 1.09±0.42* 2.74±0.70 4.15±0.63*對照組 60 1.63±0.62 1.37±0.46* 3.43±0.64 2.97±0.51* 2.78±0.72 3.81±0.54*t值 0.180 5.099 0.169 22.042 0.309 3.174 P值 0.858 <0.001 0.867 <0.001 0.758 <0.001
2.3 兩組患者繼發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對比 治療后隨訪2年,觀察組繼發心血管疾病發生率13.33%(8/60)顯著低于對照組30.00%(18/6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910,P=0.027)。
2型糖尿病合并動脈粥樣硬化主要是因機體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對血管、心、腎等器官造成損害的結果[5]。2型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的疾病進展較快,可嚴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質量,臨床上對于此類患者常在控制血糖治療的基礎上給予阿司匹林片進行抗血小板治療。阿司匹林對于2型糖尿病合并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病情的改善有一定效果,但其對于血脂的調節作用較弱,預后效果不佳,臨床應用受限[6]。
阿托伐他汀鈣片屬于一種可抑制羥甲戊二酰輔酶A(HMG-CoA)酶及膽固醇在肝臟內合成的選擇性抑制劑,可達到降血脂的效果[7]。此外,阿托伐他汀鈣片還可對細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LDL)受體的分泌產生促進作用,進而間接地使得機體內脂蛋白及TC的水平降低,進一步調節血脂的代謝進程,減輕機體的動脈粥樣硬化狀態,提升臨床治療效果,降低繼發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改善預后[1]。此研究表明,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隨訪期間的繼發心血管疾病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應用阿司匹林聯合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患者可以提升臨床治療效果,改善預后,與余顯霞等[8]研究結果基本相符。
FINS、HbA1c、FPG、TC、TG、LDL-C、HDL-C是機體內重要的糖脂代謝指標,其中FINS是機體內可起到降糖作用的主要物質,其在血清中的高水平,表明機體的糖代謝出現異常,易導致患者出現胰島素抵抗,進一步使得胰島功能出現異常,促進糖尿病的進展[9];HbA1c是機體內血紅蛋白與糖結合產生的一種物質,其在血清中高水平,表明機體近3個月的血糖濃度較高,胰島素敏感性降低;FPG屬于反映機體血糖代謝的主要指標之一,其主要受激素及神經系統的調節作用影響,其在血清中高水平,表明機體的血糖代謝異常,可提示患者臨床癥狀加重;TC是機體內各項膽固醇的總和,其在血清中高水平,表明機體內的血脂長時間內未達到有效的控制,進而引起血脂沉積,致使患者出現動脈粥樣硬化,提升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TG屬于機體內儲存量最大的一種有機化合物,其屬于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在血清中高水平會促進機體的動脈粥樣硬化,不利于患者的預后恢復;LDL-C屬于一種可導致機體出現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因子,其在血清中的水平高,可促進內膜脂質的沉積,進而促使糖尿病患者出現動脈粥樣硬化這一并發癥;HDL-C屬于一種可抑制機體內游離膽固醇積累的物質,其在血清中的高水平會提升機體自身對于膽固醇的分解代謝作用,進而促進脂質的代謝,降低機體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此外其對于炎癥因子的分泌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進一步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10-11]。
阿托伐他汀鈣片可對機體內的應激相關因子進行調節來改善機體的氧化應激狀態,進而降低機體的炎癥反應,改善機體的內分泌狀態,而機體的氧化應激狀態是導致糖尿病患者并發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因素,故其可有效地減輕機體的動脈粥樣硬化程度,進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提升臨床效果;此外,其可通過促進機體的脂肪溶解,加速脂肪的轉運作用,在調節機體內氧自由基活性的同時對機體內血管平滑肌的增生產生抑制作用,從而改善血管的內皮功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調節機體的血脂代謝,且其可通過轉化為機體代謝物排出,對于腎功能無較大影響,進而使得其在對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患者臨床常規降糖治療的同時,達到更為安全有效的降脂作用,促進病情的恢復[12]。此研究表明,觀察組患者血清FINS、HbA1c、FPG、TC、TG、LDL-C水平在治療后相比于對照組均更低,血清HDL-C水平在治療后相比于對照組更高(P<0.05),提示應用阿司匹林聯合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患者可以調節其機體的糖脂代謝,進而達到更為有效的治療效果,與聶紅等[13]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應用阿司匹林聯合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患者可以調節其機體的糖脂代謝,提升臨床治療效果,改善預后,本研究的不足之處在于,納入樣本量較少,且缺乏對于患者機體內氧化應激指標及炎癥因子水平的研究,故臨床上需納入更多樣本量,進行更為全面深入的研究,以期為臨床上對于糖尿病合并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的治療提供更為有效的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