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工信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較2020年下降13.5%,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大于全社會下降幅度,重點行業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明顯下降。方案指出,要加快實施節能降碳改造升級。落實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制度,實施工業節能改造工程。聚焦鋼鐵、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屬等重點行業,完善差別電價、階梯電價等綠色電價政策,鼓勵企業對標能耗限額標準先進值或國際先進水平,加快節能技術創新與推廣應用。推動制造業主要產品工藝升級與節能技術改造,不斷提升工業產品能效水平。
民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16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健全完善村級綜合服務功能的意見》提出,要健全完善村級綜合服務事項,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強多樣化生活服務供給,到2025年基本形成黨組織統一領導、政府政策支持、村級組織積極作為、社會多方參與的服務機制,村級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達到80%以上。意見要求,要加快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全面提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加快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同時,要整治公共空間和庭院環境,消除私搭亂建、亂堆亂放,開展綠化美化,建設綠色生態村莊。
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13部門發布《關于促進綠色智能家電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確提出開展全國家電“以舊換新”活動、推進綠色智能家電下鄉、鼓勵基本裝修交房和家電租賃、實施家電售后服務提升行動、加強廢舊家電回收利用等9條具體措施。通知明確,各地要引導保障性租賃住房實行簡約、環保的基本裝修,鼓勵配置基本家電產品。開展智慧商圈、智慧商店、綠色商場示范創建,擴大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提升綠色智能家電消費體驗。同時,各地要加快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強化政策保障,支持家電回收網點、綠色分揀中心建設。

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9部門近日印發《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年)》,統籌提出支撐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目標的科技創新行動和保障舉措,并為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做好技術研發儲備。實施方案強調,聚焦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的全生命周期能效提升和成本降低,著眼長遠加大CCUS與清潔能源融合的工程技術研發,開展礦化封存、陸上和海洋地質封存技術研究,力爭到2025年實現單位二氧化碳捕集能耗比2020年下降20%,到2030年下降30%,實現捕集成本大幅下降。實施方案還提到,到2030年建成50個不同類型重點低碳零碳技術應用示范工程,形成一批先進技術和標準引領的節能降碳技術綜合解決方案。
8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統計局、生態環境部印發《關于加快建立統一規范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3年,基本建立職責清晰、分工明確、銜接順暢的部門協作機制,初步建成統一規范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到2025年,統一規范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進一步完善,數據質量全面提高。方案明確,建立健全重點產品碳排放核算方法,由生態環境部會同行業主管部門研究制定重點行業產品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優先聚焦電力、鋼鐵、電解鋁、水泥、石灰、平板玻璃、煉油、乙烯、合成氨、電石、甲醇及現代煤化工等行業和產品,逐步擴展至其他行業產品和服務類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