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北京市“十四五”時期應對氣候變化和節能規劃》。規劃提出,到2025年,積極推動從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形成與超大城市特征基本相適應的現代化應對氣候變化治理體系與節能政策措施體系,城市適應氣候變化能力顯著提高。規劃要求因地制宜發展光伏、風電、地熱等可再生能源,積極增加外調綠電,制定實施強有力的光伏、風電支持政策,可再生能源占比達到10.4%。加大支持節能降碳技術創新,強化技術創新對節能降碳的驅動作用,以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為導向,加大關鍵技術研發攻關。結合數字技術與節能降碳技術,組織實施一批重大科研項目,實現關鍵領域技術突破。
8月10日,“綠色消費?低碳生活”2022北京綠色生活季正式啟動,本次活動由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指導,北京節能環保中心主辦。啟動儀式以北京廣播電視臺生活頻道特別節目形式播出?!?022北京綠色生活季”設有綠享生活、綠動京城、綠暢出行、綠喚未來、綠助光盤、綠色金融、綠碳積分、綠游山水八大板塊,涵蓋食、住、行、游、購等領域。在8月10日-9月10日期間,40余項亮點活動將陸續開展,其中包括蘇寧、國美、大中聯動北京市百余家門店及電商平臺,推出以舊換新等多項優惠舉措;多個知名品牌也將加盟“綠碳積分”板塊,推出多面額優惠券、多種積分兌換券等。啟動儀式上還向市民推出了北京節能環保中心“雙碳”宣傳大使“元小源”。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印發《北京市“十四五”時期供熱發展建設規劃》。規劃指出,到“十四五”末,全市城鎮地區基本實現清潔能源供熱,供熱結構不斷優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耦合供熱比例達到10%;農村地區深入推進清潔能源改造,基本實現清潔供熱。規劃提出,要推進城鎮地區化石能源供熱的低碳轉型,構建多能耦合的城市熱網協同供熱平臺,按照“優先電力、優先并入熱網”的原則,推進72座燃油供熱鍋爐房清潔轉型。規劃還提出,要大力推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農業農村領域的應用,加大農村能源設施建設投入力度,配合農村建筑節能改造,鼓勵采用多能耦合供熱系統。

近日舉行的北京市?內蒙古自治區東西部協作工作座談會提出,京能集團將加快推進在錫林郭勒盟規劃建設“千萬千瓦綠電進京基地”項目,并全力推動查干淖爾電廠國家級風光火儲氫一體化示范項目建設。該項目是國內首個基于風光發電、火電、儲能、儲氫、廠用負荷、制氫負荷及特定負載等多類能量流構建的協同運行系統,將實現從煤到氫的能源一體化制備利用,為可再生能源高效、低成本、大規模制儲氫提供創新解決方案。示范項目新能源總建設規模為100萬千瓦,包括80萬千瓦風電和20萬千瓦光伏項目。結合當前用氫需求,示范項目還將配套建設制氫站、撬裝加氫站等。
青海省于6月25日至7月29日創造了連續35天全清潔能源供電的新紀錄。青海省現有發電裝機容量43GW,清潔能源占比91%,為中國最高。由于當地太陽能資源豐富且未使用土地面積充足,光伏成為該地區最普遍的電力來源。2022年上半年,零排放技術總計滿足當地95%的用電需求。在這35天內,光伏、風電和水電的總發電量達到100億千瓦時,相當于820萬噸碳減排。青海省自從2017年通過綠電行動指導文件以來,每年實施全清潔能源為電網供電的“綠電”試點行動,對共享型儲能商業模型、白天將額外光伏發電輸至鄰近地區而夜間以水電從鄰近地區回輸回來的方式、以及監測碳排放的方法進行相關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