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義,林偉,周書東,葉雄明,蘇梓豪
(1 中鐵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北京 100160;2 深圳市建筑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廣東深圳 518028;3 東莞市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廣東東莞 523809)
目前,我國很多城市在建設中面臨著土地資源極度緊缺,工業園區品質不高,土地成本快速攀升,市場逐利愈發沖動,產業需求更加個性等問題[1]。在城鎮化過程中,應通過合理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約和節約程度。為全面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充分利用珍貴的土地空間資源,留住更多一流的優質科技和產業資源,各城市需順應產業發展趨勢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需求,在工業控制線的基礎上,創新性地摸索出“工業上樓”的載體供應新模式[2]。本文以松湖智谷產業園規劃設計為例,探討園區與自然環境的有機結合,垂直綠化、空中花園、開放空間相結合的以實現智能建造為目標的“工業上樓”新設計模式。
松湖智谷產業園,是東莞市香市科技產業園的核心先導區,位于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松山湖的核心發展區。香市科技產業園建設總規劃面積達1500 畝,總投資約200 億元,將打造成180 萬m2產城人融合的生態智造新城。松湖智谷作為香市科技產業園的核心先導區,定位為以智能制造和電子信息為核心產業,圍繞核心產業及產業生態鏈,將重點引進綜合產業配套,實現“產學研展銷”全產業鏈及“產城人文旅”融合發展,構筑“生產、研發、試制、中試、檢測、營銷、展示、辦公”等全產業鏈功能。產品主要包括工業大廈、產業大廈、超高層企業總部大廈,配套少量的人才公寓和產業配套,其中開發物業70%為產業大廈,以智能制造產業用房為主導,核心模式是實現智能制造的“工業上樓”,如圖1所示。

圖1 松湖智谷產業園效果圖
以“產城融合、生態先行”的國際理念,在香市科技產業園內打造2km 濱水長廊景觀帶、3 大市政公園(濱江公園、市政公園、原生山體公園)、6 縱7 橫園區道路網絡,使產業園能夠成為都市的綠色生態休閑之地。
松湖智谷產業園內綠化總面積達16 萬m2,通過高規格的道路網絡與城市主干道無縫對接,2km 濱河景觀穿插濱江公園、市政公園、原生山體公園3 大公園。產業園內縱橫交錯的騎行綠道,與松山湖風景區、同沙水庫生態公園、佛靈湖生態公園、香市動物園等城市綠肺相得益彰,使松湖智谷被稱為“一座長在公園里的智造產業新城”。
工業大廈:實現產品創新設計,著力解決層高、承重、隔振、吊裝、物流等問題,引入“工業上樓”模式,全面滿足后工業時代智能廠房的需求[3]。主要建筑參數如下:1—3 層層高6m,標準層高4.5m[4]、承重750~1000kg/m2(一樓1000kg/m2,樓上750kg/m2),柱間距8.4×8.4m,每棟配備客梯、貨梯共5 臺,全玻璃幕墻設計,并設置了吊裝平臺、卸貨平臺、大型貨物中轉平臺、物流中轉倉庫等,滿足智能制造企業的“工業上樓”。
產業大廈:采用國際化的空中垂直綠化、全玻璃幕墻空間設計,為企業提供研發、試制/中試、檢測、營銷、展示、辦公等多元化空間,滿足企業“前店后廠”等個性化需求,與工業大廈形成生態產業鏈。標準層高4.5m,空間利用率高;均采用雙層中空LOW-E玻璃,隔音隔熱,降低入駐企業辦公成本;每棟配置6 臺高速電梯,實現上下班不擁堵。
超高層企業總部大廈:建筑總高度達150m,是全生態的企業總部大廈,滿足企業總部辦公需求。重點引進服務于智能制造產業的科技、金融、研發、設計、貿易等生產性服務業總部企業,集研發設計、展銷體驗、貿易銷售、金融服務于一體,致力于創建全生態鏈的共享平臺,成為園區新生產力的發動機,助推產業快速發展。建筑總共34 層、標準層高4.2m,配備10 部高速電梯,雙層中空LOW-E 玻璃。
綜合產業配套:除了產業用房之外,園區還將建設少量的產業配套、人才公寓、綜合辦公、綜合配套物業,為企業和員工服務,真正構建一座智造產業的生態新城。項目在二期和峻凌電子打造人才公寓,34~42m2精致公寓,內部配套設施完善,單人間、雙人間、四人間靈活選擇,滿足企業人才的居住需求。一期和二期配有生活配套和綜合產業配套,引進了生活商超、餐廳、電影院、健身房、商務酒店等生活配套。
垂直綠化是節約土地、開拓城市空間、包裝建筑的有效方法,是建筑與綠化的有機結合。垂直綠化可以減少陽光直射,降低溫度,濃密的紫藤枝葉像一層層的絨毯,降低了太陽輻射強度,同時也降低了溫度,研究表明,有紫藤棚遮陰的地方,光照強度僅為陽光直射地方的幾十分之一。同時,墻面、棚面綠化覆蓋后,空氣濕度可有效提高10%~20%。
松湖智谷打破傳統工業建筑的單調枯燥之感,首次引入垂直綠化,實現了工業建筑綠化的重大突破,這樣的綠化設計給人的感官帶來一種眼前一亮的效果。有垂直綠化的位置設置了陽臺,既便于植物的澆灌,也有利于室內的采光和通風,如圖2 所示。

圖2 垂直綠化
松湖智谷產業園在設計時采用了二層架空連廊,連廊上方是空中花園及人行步道,建筑內部局部犧牲兩層層高打造空中花園區域供人休息,如圖3、圖4 所示。長度不一的空中花池像一條條生機勃勃的彩帶在空中飛舞。俯瞰整個園區,松湖智谷獨享三大市政公園,2km 的沿河濱水長廊生態景觀帶特色突出,一步一景,生態景觀與科技智造園區完美交融。

圖3 空中花園圖

圖4 二層連廊圖
松湖智谷產業園并沒有設置明顯的出入口,實現了與外部環境的完美融合,無縫對接,打破了傳統圍墻式布局空間形式,整個產業園以開放的姿態呈現在公眾面前。這種開放式園區設計強調空間與外界環境的交融,以及和周圍環境之間的交流和滲透,靈活運用對景和借景的方式,讓參觀者在開放式的園區中瀏覽參觀,讓工作者在開放式的園區中工作生活,較好地發揮了園區的服務功能。
松湖智谷產業園以“綠色生態”為導向,通過規劃設計,打造了“一座長在公園里的智造產業新城”。規劃設計將垂直綠化、空中花園、開放空間三個設計元素進行組合,共同打造出一個舒適宜人的綠色科技園區;以“工業上樓”為創新模式,減少了建筑的占地面積,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實現了土地的集約化利用。這種新的產業模式應從層高、承重、隔震、吊裝、物流等各方面對建筑進行綜合考慮,使其滿足工藝生產需求,真正實現“工業上樓”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