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李冬明
今年上半年,創投市場面臨較大不確定性,創業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市場的投資、募資和退出均受到了不同程度影響,但政府引導基金規模逆勢增長,募資市場頭部聚集效應進一步凸顯。

政府引導基金為先進制造業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資金支持,有助于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圖為青島(姜山)基金小鎮
畢馬威近日發布《2022年上半年中國股權投資動態》報告,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疫情反復、經濟增速放緩,國際形勢復雜多變,給創投市場帶來了較大不確定性,創業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市場的投資、募資和退出均受到了不同程度影響,但政府引導基金規模逆勢增長,募資市場頭部聚集效應進一步凸顯。報告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PE/VC市場新成立基金共4683只,小幅增長3%。新成立基金規模3069億美元,同比減少8%。政府引導基金和母基金表現亮眼,募資規模逆勢增長。其中,新成立政府引導基金規模為45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翻了一番;新成立母基金規模為32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9%。畢馬威中國金融業主管合伙人張楚東表示:“今年三月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發揮重大項目牽引和政府投資撬動作用,充分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政府引導基金戰略性新興行業尤為關注,為先進制造業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資金支持,有助于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
從地區分布來看,江蘇、江西、浙江、四川等四省新成立的政府引導基金募資總額均超200億美元。成都高新區產業投資基金(目標募集規模94億美金)、江西現代產業引導基金(目標募集規模90億美元)和四川省綠色低碳優勢產業基金(目標募集規模47億美元)推升了江西、四川等省的募資規模。
募資市場頭部聚集效應進一步凸顯。從金額和數量的分布來看,1億美元以下的新成立基金占比88%,但資金總額占比只有12%,比2021年下降4個百分點;50億美元以上的基金數量占比僅0.2%,但金額占比達23%,比2021年上升3個百分點。
報告數據顯示,上半年PE/VC市場總投資數量為3610筆,較去年同期下降21%。從投資規模來看,上半年PE/VC市場總投資規模為64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6%。其中,一季度投資金額417億美元,同比上升10%;二季度投資金額229億美元,同比下降26%。隨著疫情防控總體向好,經濟步入修復通道,6月股權投資市場明顯改善,投資規模環比增加62%。
從行業投資規模來看,今年上半年投資規模位居前三的是IT及信息化、醫療健康、制造業,分別占比22%、17%、12%。投資金額前十的行業占PE/VC投資市場比重持續上升。今年上半年投資金額前十行業占PE/VC投資市場的比重為92%,比2019年提升了13個百分點。“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持續受到資本青睞。上半年共有397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獲得不同輪次的投資,超過去年全年的284家。從行業分布來看,半導體芯片(50家)、高端制造(47家)、機械設備(41家)獲得投資較多。從投資金額來看,1億美元及以上企業達15家,超過去年全年的14家。畢馬威認為,補鏈強鏈專項行動持續推進,專精特新企業作為補鏈強鏈的重要力量,以及解決卡脖子難題的重要舉措,有助于實現我國產業鏈的自主可控、安全高效。PE/VC投資機構可以根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成長的不同階段,靈活提供相應規模的投資,幫助企業解決創新發展中的資金瓶頸問題。
受資本市場波動影響,上半年PE/VC退出交易數量較同期下降。上半年退出交易數量1404例(以參與退出的投資機構數量計算),較2021年同期下降44%。在上半年全部退出事件中,通過IPO方式退出的交易達1073例,占比76%,比去年同期提高16個百分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