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全忠

2022年央視春晚上,以北宋天才畫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為靈感創作的舞蹈詩劇《只此青綠》選段“青綠女裙”,僅用了短短六分鐘,便以其古韻雅致的中式美學、超凡脫俗的藝術表達,打動了億萬觀眾的心。領舞孟慶旸的“青綠腰”更是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楚楚動人孟慶旸”成為現象級熱議話題。

孟慶旸1992年出生于河南周口,5歲時她就喜歡上了舞蹈。在當地培訓班老師建議下,9歲的她獨自去到北京,接受專業舞蹈訓練。一個人漂泊在外,苦了累了受傷了,都只能自己扛著。但憑借對舞蹈的熱愛,她堅持走了下去。
功夫不負有心人,孟慶旸考入北京舞蹈學院古典舞系。2012年畢業后她被中國東方演藝集團看中,很快成為演藝集團的主要演員。父母看著女兒一步步完成自己的夢想,由衷地為她感到開心。
2015年1月,團里負責人告訴孟慶旸,她被選中參加央視春晚《絲路霓裳》和《大地春暉》兩個舞蹈節目,并擔任領舞。能登上春晚的舞臺,對所有演藝人員而言,都是一份無上的榮耀。
在準備春晚節目的過程中,一切都按部就班地進行著。可是,在一次彩排中,孟慶旸卻不慎扭傷了韌帶,醫生告誡她不要過度運動,不然很難恢復,舞蹈生涯也會受到影響。是進還是退?對她而言,春晚的舞臺是證明自己實力的最好機會,她毅然選擇了出院,并在多次彩排和審查中,出色地完成了節目的排練。
每個參加春晚的演員都有很大壓力,孟慶旸也不例外。演出開始前,她感到一種莫名的焦躁。好在上了舞臺,一聽到《絲路霓裳》開場的韻律,一切壓力都不翼而飛了。那一刻,揣摩了無數遍的敦煌壁畫中的“飛天”仿佛附身于她,霓裳縹緲飛揚中,她單手反彈琵琶驚艷全場。隨后的《大地春暉》中,孟慶旸身著少數民族的節日盛裝亮相,載歌載舞,青春洋溢。表演結束后同事們紛紛前來祝賀,她卻在悄悄復盤自己的表演,“其中有一個舞蹈動作不是很滿意,我還可以做得更好。”
2021年,孟慶旸再次登上央視春晚,領舞《茉莉》。這一次,她真正領悟到了東方文化含蓄內斂、靈動俊雅的內蘊,通過手腕與胳膊力量的自如收放,演繹了一朵茉莉悄悄破土而出,在陽光下緩緩舒展細小葉片的生命之美。《茉莉》一舞成為當年春晚備受好評的節目,她也由此成為業界翹楚,聲名遠揚。2022年,她帶著《只此青綠》再登春晚舞臺,乃眾望所歸。
孟慶旸遇到《只此青綠》這個節目是在2021年,她29歲,正是最好的年華。
舞蹈詩劇《只此青綠》的靈感來源于我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千里江山圖》。王希孟大概不會想到,900多年后的今天,后人會用另一種方式完成舞蹈與美術的結合,創作出同樣驚艷的《只此青綠》。
《千里江山圖》中的礦物質顏料(石青、石綠)歷經千年而未衰,在幽暗的環境中依然泛著寶石的光芒,主創團隊正是從這一細節中提煉出“青綠”的意象。孟慶旸了解到作品的意義感到非常震撼,這個節目也成為她舞蹈生涯中的一個挑戰。以前她表演過《敦煌舞》等演繹傳統文化的作品,有寫實表演的參考,但《只此青綠》中的“青綠”是抽象的、寫意的,需要舞者演繹出宋代文化的神韻與精髓。
孟慶旸一點點去揣摩,去領悟角色,表達意境。她推掉了其他工作,專心鉆研《只此青綠》。她去故宮博物院感受氛圍,了解古畫的背景,嘗試傳遞畫中的安靜感和疏離感;她學習詩歌,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理解古人的胸襟;她閱讀史料,走進宋代美學……
整整4個月里,她和同事們不斷練習每個動作、每個走位,那段時間,孟慶旸忘記了生活中的自己,腦子里只有“青綠”。慢慢地,她對“青綠”的理解越來越深刻:宋代講究極簡之美,從一開始的古樸、沉靜,到塵封多年后淬成的端莊大氣,那種“心有丘壑,眼存山河”的狀態,代表著歲月的沉淀與歷史的厚重。
女子群舞“青綠”,出現于舞劇的中段。舞動起來的“青綠們”,仿佛化作《千里江山圖》中料峭的山、層疊的巒,舞出山水相依之感,磅礴的氣勢撲面而來。貫穿表演的“青綠腰”更是令人拍案叫絕:長袖一甩,上半身“后躺”,與地面近乎平行……想要完成這個仿佛飄在半空中的高難度動作,絕非一日之功。
《只此青綠》是為《千里江山圖》而作,也是為中華文明而作。在即將30歲的時候,她很慶幸自己遇見了“青綠”。之前的一切努力仿佛都只為此刻,一切都剛剛好。
孟慶旸把自己的2021年給了《只此青綠》。從3月開始初排,她每天12個小時沉浸在里面,完全忘了外面的生活是什么模樣。
2021年8月起,孟慶旸隨《只此青綠》劇團全國巡演了14個城市,完成了51場演出,場場爆滿,一票難求。而孟慶旸就是“青綠”中最耀眼的那顆星。51場演出,一次次登臺,一次次謝幕,孟慶旸和“青綠”從遠到近,再到相臨、相融,最后以完美的狀態呈現在春晚的舞臺上。
扮上妝,打好光,她們像是從宋代的畫中走來,朱唇、遠山眉、山峰發髻、青綠長裙……步伐沉穩有力,眉眼間透著一種冷冽的美。即使是外行也能感受到舞者的魅力,克制而充滿力量,極簡又余韻悠長。
不管是表情還是動作,舞臺上的孟慶旸都把“美”展現得淋漓盡致,把那幅山水畫演活了。“我直接文化膨脹了”“這個舞可以把大家看哭”……被孟慶旸驚艷和征服的網友紛紛化身“自來水”,向親朋好友安利“活起來”的“青綠”山水。
除夕當晚,孟慶旸下臺后打開手機,微信瞬間涌入大量消息,除了常規的拜年信息,大家都在祝賀她演出成功。回到北京的家中,孟慶旸趕上了年夜飯,吃了餃子,等待零點鐘聲敲響。她還特意看了節目重播,想看看自己的表演有沒有問題。令她始料未及的是,全網都在熱議《只此青綠》。緊接著,她發現自己的微博粉絲漲了10萬,抖音粉絲漲了近70萬。孟慶旸深切地感受到,現在越來越多年輕人愛上了中國傳統文化,因為這是我們骨子里的東西。
從靜態的畫到動態的舞,這是跨越時空的藝術交融,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彩呈現。孟慶旸感嘆:“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能夠站在央視舞臺上傳承中國文化,這本身就是在致敬傳統文化。是根深蒂固的文化自信造就了這個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