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財政部部長劉昆在各地監管局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神和財政部《關于進一步加強監管局黨建工作的意見》有關要求,近日,財政部湖南監管局強化政治機關意識,在開展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檢查時,與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所湖南分所(聯合)黨支部聯合開展主題黨日活動,以支部共建形成財會監督合力,實現監管局監管與事務所自律內在統一。

會上,財政部湖南監管局黨組成員、二級巡視員、臨時黨支部書記、檢查組組長曾憲虎以“提高認識 增強財會監督合力”為題講授專題黨課,從“提高站位、充分認識加強財會監督的重要意義,提高認識、進一步提升適應行政監督的能力和水平,天道酬勤、切實融入財會監督體系”三個方面,對財會監督的作用、內容和方法等進行了梳理,并結合事務所相應的社會監督和內部監督工作,勉勵全體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財會監督貢獻智慧和力量。
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所湖南分所(聯合)黨支部書記、所長劉智清首先就《會計師事務所一體化管理辦法》如何貫徹落實發表看法。他表示,天職國際會繼續加大對財會監督、行業監管的支持力度,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特邀嘉賓天職國際管理合伙人向芳蕓分享了自己對財會監督的理解以及參加財會監督頂層設計、會計師事務所一體化管理研討中的工作經歷,并就這些年天職國際加強財會監督所做的工作和長遠規劃做了匯報交流。與會的黨員一致認為,主題黨日活動加深了大家對財會監督的認識,進一步增強了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并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將牢記初心使命,嚴格職業操守,為實現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最后,臨時黨支部書記曾憲虎對本次主題黨日活動給予了充分肯定,并對天職國際在財會監督工作中的支持和貢獻表示感謝。他指出,黨建聯建、支部聯動工作要采取多種形式,推動黨建引領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事務所的發展同樣要堅持黨建引領,最終實現黨建業務兩融合、兩促進。
(吳柱良)
今年以來,江西省安遠縣財政局進一步優化支出結構,除重點和剛性支出外,在民生重點領域做到“五個聚焦”,統籌各項民生政策落地落實。
一是聚焦教育扶貧資金保障。圍繞“教育強縣”的定位,持續加大對教育的投入。新建了版石工業園學校、產城新區九年一貫制學校等9所學校,推進第五職業學校、安遠二中等項目擴建。投入1.2億元大力推進完成了所有168所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構建了學前到高中學段、公辦民辦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三個“全覆蓋”的學生資助政策體系。2021年共投入教育保障機制經費6011.8萬元。
二是聚焦財政涉農資金保障。堅持以鄉村振興統攬新時代“三農”工作,科學統籌整治財政涉農資金,優先保障全縣鄉村振興工作資金投入。同時,狠抓“財政惠農信貸通”和“農業產業振興信貸通”工作,發揮金融信貸扶持作用,做到精準施策,助力鞏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在項目實施中,為農業產業振興工作強化資金保障,實現產業興旺,農民增收。
三是醫療健康扶貧資金保障。完善醫療衛生基礎設施,提升當地醫療服務水平,改善人民群眾就醫條件。2021年,統籌財政資金1500萬元公立醫院改革專項發展資金、200萬元鄉鎮衛生院設備更新及設施建設資金、136.68萬元鄉村醫生社保等資金,確保鄉鎮基層衛生院“三年標準化建設”,群眾就醫獲得感不斷增強。同時,全面落實健康扶貧相關政策。2021年安遠縣城鄉居民參保率為97.8%;職工醫療保險費支出28293萬元;醫療救助支出930萬元;二次補償資金為316萬元。
四是聚焦就業創業資金保障。積極籌集資金用于職業培訓補貼、公益性崗位人員社會保險補貼、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險補貼、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培訓、新增貧困人員公益性崗位補助、就業創業服務補助、就業扶貧援助補貼等支出,全面推進就業創業補助相關工作。今年以來,相繼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3505.8萬元,貼息資金511萬元,車間運行補貼52萬元等。
五是聚焦資金使用監督管理。根據《預算法》《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意見》等相關資金管理規定,牢固樹立“講績效、重績效、用績效”的管理理念,按照“誰申請資金,誰編制目標”的原則,進一步增強部門支出責任和效率意識,有效提高資金使用績效和科學精細化管理水平,確保資金精準落實到位。
(黃德晉)
今年以來,江蘇省連云港市財政局按照“誰污染、誰治理,誰保護、誰受益”原則,進一步完善橫向縱向生態補償機制,推動各地把環境治理責任扛在肩上、落到實處。
一是先試先行建立重點河流區域補償機制。為推動大板跳閘國考斷面水質提升至Ⅲ類,市財政局會同市生態環境局出臺《連云港市排淡河水環境質量區域補償實施方案》,在全省率先建立單條河流區域補償機制,政策從2022年7月1日起施行,實施后可合理區分海州區、開發區、連云區流域責任,有效提高治理積極性,推動排淡河水質整體快速提升,助力連云港市沖刺“3090”環境質量目標。
二是貫徹落實減污降碳成效掛鉤財政政策。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實施的與減污降碳成效掛鉤財政政策實施方案,將化學需氧量等7項污染物總量作為考核標的,引入碳排放強度作為調節系數,設立碳減排指標,通過建立完善的倒逼和激勵機制,不斷強化各級政府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加強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推進產業優化升級。
三是科學管理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資金。市財政局會同市生態環境局等部門按照《江蘇省國家級生態保護紅線規劃》和區域項目入庫清單相結合的方式,采用因素法科學分配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資金,突出重點、強化激勵,在加強各區自主分配的同時,凸顯對生態紅線面積大、生態保護項目儲備優推進快的給予支持,引導地方政府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張吉哲)
近年來,湖北省沙洋縣財政局聚焦建章立制、擴圍提質,積極推進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改革落實落地。
一是強化宣傳,凝聚共識。以宣傳培訓為抓手,實務操作為重點,舉辦預算績效管理專題報告會,邀請省財政廳領導作專題輔導報告。結合預算管理一體化工作,分類組織不同層次的宣傳培訓逾千人次。通過多批次的宣傳培訓、對接服務、一對一指導,不斷增強各單位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理念,凝聚合力完成績效管理目標共識。
二是建章立制,厘清職責。一方面,厘清財政內部職責。印發《沙洋縣財政局預算績效管理內部工作規程》,明確財政業務股室職責定位,并將績效管理工作納入年度考核內容,以考敦行,督導業務股室各司其職、分工協作,共同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厘清縣財政局與各預算單位職責。相繼出臺《沙洋縣縣級預算事前績效評估管理暫行辦法》《沙洋縣縣級預算績效評價管理暫行辦法》《沙洋縣縣級預算績效評價結果應用暫行辦法》等涵蓋績效評估、績效目標、運行監控、績效評價、結果應用各環節的預算績效管理制度,不斷優化工作機制,建立了財政局牽頭、預算單位負責、專家和第三方機構參與評審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格局。
三是擴大范圍,全面覆蓋。績效管理覆蓋領域從最初的一般公共預算逐步向政府性基金預算、社保基金預算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拓展。項目績效管理方面,已實現預算項目績效目標全覆蓋,逐步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的績效管理閉環體系。部門整體績效管理由試點推向全覆蓋。將全縣71個一級預算單位和206個二級預算單位全部納入部門整體績效管理范圍,組織開展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目標編制及評價工作,不斷提升預算單位履職效能。
四是狠抓重點,提質增效。硬化績效目標管理約束,將績效目標設置作為預算安排的前置條件,依托預算一體化管理系統,所有其他運轉類項目和特定目標類項目不分金額大小均設立預期績效目標,實現從可報可不報向符合條件必須報轉變,從簡單填報向規范量化轉變。構建多層次績效評價體系,推動單位自評全覆蓋。在單位自評的基礎上,每年選取10個重點項目和2—3個部門逐步探索第三方機構參與實施財政評價。將省第三方機構參與預算績效管理地方標準落實到財政評價全過程,提高績效評價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蔡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