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連玉,鄭麗維,范維英,陳舜,方曉鴻,饒玉蓮,朱方方
(福建中醫藥大學,福建福州350122)
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各項機能逐漸衰退,導致肌肉力量和本體感受器受體出現增齡性退化,機體平衡能力下降,極易發生跌倒意外[1]。目前全球人口老齡化趨勢日益嚴峻,據WHO數據顯示,截止2050年全球60歲以上老年人數將達到20億[2]。而我國是老年人口規模最大,老齡化速度最快的國家[3],每年約有5000萬老年人至少發生一次跌倒,其中社區老年人跌倒發生率可達14.3%,跌倒發生率仍具有不斷攀升的趨勢[4-6]。老年人發生跌倒意外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軀體功能損傷,已成為全球意外或非故意傷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給家庭、醫院及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7,8]。因此積極尋找有效措施預防老年人跌倒至關重要?,F研究已證實,通過體育鍛煉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機體平衡,降低跌倒風險[9]。八段錦作為中醫傳統健身功法之一,動作柔和緩慢,簡單易學,并綜合了力量、平衡協調訓練等要素,且其不受場地和設備限制,更適合于老年人,已被大量應用于預防老年人跌倒,但關于其預防效果報道不一。因此本研究采用系統評價的方法,綜合評價八段錦在預防老年人跌倒中的效果,以期為八段錦在預防老年人跌倒中的應用提供更科學可靠的依據。
1.1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研究類型: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或類實驗研究(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CCT)。②研究對象:年齡≥60歲,且居住在社區或養老機構的老年人。③干預措施:干預組為八段錦運動或八段錦運動聯合健康教育,對照組為空白對照、健康教育或其它運動。④結局指標:主要結局指標為計時-起立-行走(Timed Up and Go Test,TUGT)時間,次要結局指標為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評分、閉眼單腳站立時間、修訂版社區老年人跌倒危險評估量表評分和5次坐立(Five Times Sitto-Stand test,FTSST)時間。排除標準:①非中、英文文獻;②重復發表或無法獲取全文;③研究數據缺失或不能提取。
1.2 檢索策略計算機檢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國知網、維普、萬方和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CBM),檢索時間為建庫至2021年3月14日。采用主題詞與自由詞相結合進行檢索。中文檢索詞:八段錦、氣功、老年人、老人、老年、跌倒。英文檢索詞:baduanjin、ba duan jin、eight-section brocades、qigong、aged、elder*、older people、old people、older adults、senior*、geriatric*、accidental falls、fall*、tumble、slip。
1.3 文獻篩選和資料提取 由兩名研究者獨立篩選文獻、提取資料并交叉核對,若有分歧將通過雙方討論或咨詢第三名研究者。篩選文獻時先閱讀題目和摘要排除不相關文獻,再進一步閱讀全文確定是否納入。資料提取采用自行設計的資料提取表,內容包括文獻基本信息、人群來源、樣本量、平均年齡、干預措施、干預頻率與時長、結局指標。
1.4 質量評價由兩名研究者采用Cochrane手冊6.2.0[10]推薦的標準獨立對納入研究進行偏倚風險評估并交叉核對,若有分歧將通過雙方討論或咨詢第三名研究者。內容包括:①隨機序列生成;②分配隱藏;③對受試者、干預者設盲;④對結局評價者設盲;⑤結果完整性;⑥選擇性報告研究結果;⑦其他偏倚來源。
1.5 統計方法運用RevMan 5.4軟件進行Meta分析,對于連續變量采用均數差(MD)為效應量,且各效應量均提供95%可信區間(95%confidence interval,95%CⅠ)。研究異質性采用χ2檢驗,若P≥0.1,Ⅰ2≤50%,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分析,若P≤0.1,Ⅰ2>50%,采用隨機效應模型分析并探討異質性來源。當數據無法合并時行描述性分析。
2.1 文獻檢索結果 初步檢索共獲得相關文獻259篇,經逐層篩選后,最終納入7項研究[11-17]。見圖1。

圖1 文獻篩選流程
2.2 納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共納入7項研究,合計樣本量633例,干預組313例,對照組320例。見表1。

表1 納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3納入研究的質量 納入7項研究[11-17],其中1項研究[12]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組,2項研究[13,17]按社區分組,4項研究[11,14-16]僅提及隨機,但未說明使用哪種隨機方法;只有1項研究[12]進行分配隱藏和對結局評價者設盲,其余6項研究[11,13-17]均未提及分配隱藏和盲法設置;3項研究[11,12,17]報告了失訪與退出情況,但均未見意向性分析。偏倚風險評估結果見表2。偏倚風險評估見圖2,總體偏倚風險評估見圖3。

表2 納入研究的偏倚風險評估結果

圖2 偏倚風險評估

圖3 總體偏倚風險評估
2.4 Meta分析結果
2.4.1 TUGT時間4項研究[11,12,14,17](n=354)使用TUGT時間探討八段錦對老年人動態平衡能力的影響。各研究間有統計學異質性(P=0.003,Ⅰ2=79%),隨機效應模型分析結果顯示,干預組TUGT時間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MD=-1.91,95%CⅠ(-2.70,-1.13),P<0.00001]。見圖4。根據人群來源的差異進行亞組分析,其中2項研究[14,17]人群來源于社區,結果顯示,干預組TUGT時間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MD=-1.45,95%CⅠ(-1.93,-0.97),P<0.00001];2項研究[11,12]人群來源于養老機構,結果顯示,干預組TUGT時間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MD=-2.57,95%CⅠ(-2.90,-2.23),P<0.00001]。見圖5。

圖4 八段錦對老年人TUGT時間的影響

圖5 八段錦對不同人群來源的老年人TUGT時間影響的亞組分析
2.4.2 BBS評分3項研究[13,14,17](n=354)使用BBS評分探討八段錦對老年人綜合平衡能力的影響,各研究間有統計學異質性(P=0.004,Ⅰ2=82%),隨機效應模型分析結果顯示,干預組BBS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MD=3.31,95%CⅠ(1.35,5.27),P=0.0009]。見圖6。其中吳瑕等[14]研究干預時長只有一個月,與其他幾項研究的干預時長有差異,去除該研究后,異質性從82%降至35%,固定效應模型分析結果顯示[MD=2.34,95%CⅠ(1.29,3.40),P<0.0001]。

圖6 八段錦對老年人BBS評分的影響
2.4.3 閉眼單腳站立時間4項研究[12,13,15,17](n=274)使用閉眼單腳站立時間探討八段錦對老年人靜態平衡能力的影響。其中,侯曉琳[12]研究結果以中位數(四分位數間距)表示,其他3項研究[13,15,17]均以均值加減標準差表示,因其數據表達形式不同,故本研究僅對此3項研究進行合并,各研究間無統計學異質性(P=0.39,Ⅰ2=0%),固定效應模型分析結果顯示,干預組閉眼單腳站立時間較對照組更持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MD=2.11,95%CⅠ(1.90,2.32),P<0.00001]。見圖7。

圖7 八段錦對老年人閉眼單腳站立時間的影響
2.4.4 修訂版社區老年人跌倒危險評估量表評分2項研究[16,17](n=195)使用修訂版社區老年人跌倒危險評估量表評分探討八段錦對老年人跌倒風險的影響,各研究間無統計學異質性(P=0.55,Ⅰ2=0%),固定效應模型分析結果顯示,干預組修訂版社區老年人跌倒危險評估量表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MD=-0.53,95%CⅠ(-0.81,-0.24),P=0.0003]。見圖8。

圖8 八段錦對老年人跌倒風險的影響
2.5 描述性分析 在閉眼單腳站立時間指標中,未進行合并的侯曉琳[12]研究結果也顯示,與對照組相比,八段錦干預可有效提高老年人的閉眼單腳站立時間(P<0.05)。另外,有2項研究[11,12]使用FTSST時間探討了八段錦對老年人下肢肌力的影響,其中侯曉琳[12]研究結果以中位數(四分位數間距)表示,高志鵬[11]研究結果以均值加減標準差表示,故本研究未進行合并,僅行描述性分析。此2項研究結果均表明,通過12周的八段錦干預后,與對照組相比,干預組老年人的FTSST所用時間更短(P<0.05)。
2.6 敏感性與發表偏倚分析 通過比較各個效應量兩種效應模型分析的結果差異以及采用逐一剔除文獻進行敏感性分析,結果均未發生本質性改變,說明本研究結果較為穩健。而根據Cochrane手冊,本研究納入的研究數量不足10篇,漏斗圖檢驗效力低,故不宜進行發表偏倚分析[18]。
3.1 八段錦可提高老年人的平衡能力,降低跌倒風險人體平衡功能是指身體維持自身穩定性的能力,包括動、靜態平衡[19]。現代研究表明,老年人發生跌倒意外是一種可預防事件,其中運動鍛煉可以改善肌力和平衡能力,降低跌倒風險,是預防跌倒的有效措施[9,20]。而八段錦作為傳統健身氣功功法,其是一種以中醫陰陽、臟腑、氣血、經絡理論為基礎,強調“意”、“氣”、“形”的綜合鍛煉。所以本研究在檢索“八段錦”這一主題詞時,將“氣功”也作為其自由詞進行配合檢索,以提高檢索的全面性[21,22]。
本研究Meta分析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八段錦干預組老年人BBS評分提高了3.31分,TUGT時間縮短了1.91秒,閉眼單腳站立時間提高了2.11秒,且修訂版社區老年人跌倒危險評估量表評分也較對照組有所降低。這與之前研究結論一致[23,24]。說明八段錦在改善老年人平衡能力,降低跌倒風險方面具有相當優勢。分析原因如下:①八段錦運動時軀體不斷進行前后左右上下及螺旋對角的動作變換,可提高機體協調性,維持姿勢穩定[25]。②八段錦運動涉及很多頭部動作,能改善腦部血液循環,提高小腦和前庭功能,此外“背后七顛百病消”利用自身重力下落以刺激腿部各本體感受器,也可提升本體感覺功能[26]。③八段錦運動強調“形”、“氣”、“神”合一的狀態,此能增強大腦皮層功能,加強皮層-腦橋-小腦的神經回路調節機制,提高平衡能力[17]。但本研究在探討潛在異質性時發現,干預時間的長短是八段錦改善老年人綜合平衡能力的異質性來源,而目前關于其具體干預時間長與短的效果差異仍未明確,有待今后進一步開展此方面的比較研究,進而為制定老年人標準化的八段錦運動方案提供依據。
在動態平衡能力方面,經亞組分析結果顯示,八段錦在改善社區或養老機構老年人的動態平衡能力方面存在差異,說明人群來源的不同可能是導致研究間異質性的原因,這可能與養老機構的老年人擁有較高的健康素養[27],能夠更好地掌握八段錦運動要求,進而提高運動功效有關。但以上各亞組納入分析的文獻均較少,結果可靠性偏低,因此今后仍需開展更多嚴謹性研究加以驗證,從而更好地幫助社區醫務人員在老年人群中進行八段錦推廣提供更具有針對性的指導作用。
3.2 八段錦能夠增強老年人下肢肌力 跌倒是由多種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其中肌力下降也是導致跌倒的原因之一。而八段錦在鍛煉過程中,每一式均有其特定的動作與功效,其中“左右開弓似射雕”、“搖頭擺尾去心火”、“攢拳怒目增氣力”練習過程均要求馬步站立,屈膝下蹲,下肢肌肉長期處于負重狀態,長時間的規律收縮和舒張,能夠有效地鍛煉下肢肌肉力量[25]。Jin等[28]研究表示,長期的八段錦運動可顯著提高機體下肢的肌肉力量,本研究結論與之相吻合。但因納入文獻有限且數據表達形式不同,難以進行合并,因此八段錦對下肢肌力的確切效果有待今后研究進一步證實。
3.3 本研究局限性①所納入研究缺乏統一的運動方案,其干預時間、頻率等存在差異,可能會影響結果的可靠性。②本研究只納入公開發表的中、英文文獻,可能存在語言偏倚。③所納入研究的質量中等,部分研究的方法學設計不夠嚴謹,可能降低了結果可靠性。
綜上所述,八段錦具有良好的預防老年人跌倒效果,且其動作柔和緩慢、相對簡單易學,運動時不受場地和設備限制,更能滿足老年人的運動需求,適合在社區老年人群中進行推廣應用。但由于納入研究的數量與質量限制,該結論仍有待未來開展更多高質量、大樣本、嚴謹性的研究進一步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