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木
根據教育部消息,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076萬人,同比增加167萬,規模和增量均創歷史新高。在“最難就業季”和新冠疫情雙重影響下,高校畢業生的擇業觀發生了哪些變化?他們更看重哪些條件?更青睞哪些行業?本刊與問卷星合作展開調查。此次調查有效樣本總量為1200份,受訪者男女占比為42.56%和57.44%。

●受訪者中普通本科(二本及三本)院校畢業生占比最高,達61.02%;“雙一流”院校和一本(非“雙一流”)院校畢業生占比均為18.64%;專科及職業院校畢業生占比較低,僅為1.69%。
●近四成受訪者首選考公務員,近三成受訪者希望進入國有企業,青睞行業大廠的受訪者占比15.25%,選擇外資(合資)企業、中小企業的受訪者占比均為6.78%。
●僅兩成受訪者表示工作與專業非常對口,6.78%的受訪者表示工作內容與所學專業幾乎沒有關聯。
●超七成受訪者擇業時更看重薪資。此外,就業地區、發展空間、福利待遇、從事行業也是受訪者較為看重的因素。
小楊就讀于湖南某“雙一流”院校金融專業,跟前幾年畢業的學長相比,他可選的工作機會少了很多。對此,小楊很早就做好了準備,憑借過硬的專業實力,小楊收到了兩份入職通知書。幾經權衡,他選擇了薪資更高的那家企業。“前幾年行情好的時候,我可能會更看重長遠發展,現在經濟發展大環境受到疫情影響,就業形勢越發嚴峻,手有‘余糧’才能心里不慌。”根據本次調查數據,近八成受訪者期望月薪在5000元以上。
●受訪者希望從事的行業有金融、傳媒、互聯網、通信等;房地產、建筑、快消品等行業受青睞程度有所下降。
河北某普通本科院校畢業生小孫即將入職石家莊某大型國企的品宣崗位。小孫是獨生女,從小沒離開過家,父母也希望她在本地工作,現在年輕人工作節奏快、壓力大,他們希望能照顧女兒的生活。企業品宣工作和小孫學的新聞專業很對口,4000元的月薪也能滿足她的需求。“我住在家里,國企福利待遇好,還有免費食堂,每個月花銷并不多,”小孫對這份工作很滿意,“當下能有份穩定的工作就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