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玲
(四川工業科技學院,四川 德陽 618000)
對于企業而言,企業核心競爭力主要通過“資質”來體現,很多企業參與投標也會將資質信息作為標書的一部分內容,使客戶可以透過資質了解企業實力。資質管理在企業中負責資質原材料管理,具體包含原材料儲存、外借等,傳統資質管理模式不僅工序繁瑣,也無法保證資料的安全性,還會浪費企業資源。當企業業務領域拓寬之后,運營規模也隨之擴大,原來資質管理不再適用于當前企業管理需求。企業轉型升級之后,信息化建設成為新的目標,利用各項信息數據,推進企業管理自動化、數字化與智能化。在此基礎上企業資質管理開始與信息化融合,構建資質管理系統,提高資質材料管理效率。企業構建資質管理系統時,SSM 框架的效果最為理想,本文在SSM 框架基礎上開發資質管理系統,為企業資質管理工作提供支持。
企業開發資質管理系統,SSM 框架作為開發工具,是由Spring、SpringMVC、MyBatis 這三個開源框架組成。以往企業開發系統采用SSH 框架(Struts+Spring+Hibernate),相比該框架SSM 框架采用輕量級配置,并體現了注解開發的優勢,ORM 更具靈活性,SQL 也到很大改善[1]。SSH 框架的重點在于配置開發,Hibernate 在JDBC 封裝性上,更多是面向對象,增刪改查數據維護在實施中也更加自動化,然而SQL 優化效果卻不是非常理想。結合當前SSM 框架在資質管理系統開發中的應用經驗,相關技術分析如下:
Spring 為輕量級開源框架,其中IOC 容器與AOP是該技術的核心,見圖1。應用IOC(Inversion of Control,即控制反轉)進行系統設計,IOC 對于已經完成設計的對象,轉移至容器控制,容器具有創建、查找依賴對象的功能,同時可注入到組合對象中[2]。AOP(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面向切面編程),在系統設計中提取與系統有關的編程,保證獨立性的同時,利用切面切入系統之中,以免業務邏輯代碼混合了其他系統邏輯。

圖1 Spring 框架
Spring MVC 框架為輕量級Web 框架,設計前端控制器模式時,也利用該技術設計請求驅動框架,見圖2。

圖2 Spring MVC 框架
MyBatis 是在iBatis 基礎上延伸而來,屬于持久層框架,見圖3。應用中通常只需要了解SQL,無需花費大量精力處理JDBC 過程代碼[3]。MyBatis 利用XML、注解,可對待執行statement 進行合理配置,同時采用Java 對象、statement 的sql,映射之后可形成sql 語句,再利用MyBatis 框架便可完成sql 的執行,結果映射為Java 對象后便可返回。

圖3 MyBatis 框架
資質管理系統架構需要在B/S 架構、SSM 框架基礎上展開設計,由前端界面層、后端Web Service 層組成[4]。界面層聯系用戶,瀏覽器內用戶按照需求執行對系統的操作,向應用層傳輸HTTP 請求,應用層處理請求之后在界面層顯示處理結果。Shiro 技術認證前端傳輸數據,認證之后的數據向后端Web Service 層傳輸。Spring 容器、Activiti 工作流引擎會存在于Web Service 層之中[5]。
資質管理系統的功能模塊設計需要用到類圖(class diagram),代表系統內部靜態結構。類圖即提高了程序代碼和數據庫數據結構的規范性。資質管理系統功能模塊包括技術人員資質模塊、企業資質模塊、系統管理模塊等[6]。技術人員資質模塊用例核心類表示,分為Qualification Controller 類、Qualification Service 類、技術人員類、技術人員資質類,技術認證類、上傳文件類、下載記錄類、生成文檔類、反饋信息類、PicWordDAO 接口等。其中Qualification Controller 類負責校驗請求參數、用戶權限,調取Qualification Service 類的業務邏輯和Dao接口數據庫的各項操作。
因為MySQL 的體積不大,且運行速度非常快,具有開源免費的優勢,資質管理系統開發應用MySQL 這一關系型數據庫,一般會在數據庫表中儲存資質管理所需的各項數據。設計數據庫時,已經簡化處理的原始信息進行轉換,為需要信息項目提供支持,定義表列屬性也更加詳細,資質管理系統內有存儲需求的類,也可轉換為關系型數據表。基于需求分析期間形成的領域模型可以直接生成核心類。按照需求分析用例,還可通過核心用例設計數據庫。核心數據庫表包括用戶信息表、技術人員信息表、企業資質信息表、角色信息表等。
構建資質管理系統架構,可實現系統內部所有模塊功能,此環節需要用到jar 文件、源碼包、mvc-dispatcher-servlet.xml 文件等,整合SSM 技術框架。其中mvcdispatcher-servlet.xml 文件在系統中依靠自動掃描控制器實現相關的功能,自動化搜索類,對相關對象進行初始化處理。經過框架整合后,在其中導入源碼包,便可構建完成資質管理信息系統的架構。
資質管理系統中的管理模塊,包括登錄認證模塊、用戶權限模塊、角色管理模塊,負責用戶注冊賬號、賬號與管理、系統各個角色管理等工作。要想使資質管理系統運行更加安全,管理模塊設計應該在用戶角色訪問控制基礎上展開,即系統管理員負責管理模塊的各項操作。如果有用戶想要登錄系統主頁,判斷其角色,若確定非管理員,便會對其隱藏管理模塊入口。登錄認證模塊的設計時,用戶面對系統顯示的登錄界面,輸入賬號、密碼后可進入。SpringMVC 框架中包括DispatcherServlet,主要負責接收用戶提出的各項請求信息,以此為依據利用URL 調取LoginController 包含的login 方法,認證用戶信息。用戶權限模塊設計時,盡管安全框架有通配符負責權限校驗,然而在設計過程中依然需要緊密聯系企業中的業務授權模塊,劃分模塊權限,再進一步分配給每一名用戶,如管理員、銷售、普通用戶等。角色管理模塊的訪問者只有管理員,負責在資質管理系統中增刪角色。一般管理員聯系企業業務的具體需求,在系統中添加相應的角色信息、分配權限。管理員在角色管理頁面中調取SysController 中list,由該方法包含的Dao 中selectAllUalidList,獲取相應角色的信息,向前段反饋。最后儲存角色信息,SysController 的addRo1e 中post 可以處理角色信息。
資質管理系統設計之后,需要對各項功能進行測試。因為PowerBuilder 可以在系統測試時,發現代碼錯誤,所以系統設計過程中,便已經完成所有代碼測試。資質管理系統測試的重點,在于數據,測試時分析可能會漏掉的條件,并輸入合理性差的數據,已經明確的數據也需要輸入系統中及時檢查結果,對比提前計算的一致性。經過上述流程,可以糾正資質管理系統存在錯誤,從而在SSM 框架基礎上完成資質管理系統開發。
登錄功能測試階段,針對用戶注冊、登錄、密碼修改等功能進行了測試。測試人員分別采取填寫注冊信息、輸入不同的密碼、輸入空密碼、填寫錯誤的原密碼等形式進行功能測試,最終測試結果均與系統設計預期一致,而且能夠保證登錄模塊運行的功能。
對于技術人員資質功能進行測試,測試內容包括添加信息權限、技術人員與資質信息、查看信息與身份證、信息查詢、下載等。測試過程中從管理員審核權限、下載模板、刪除資質信息等發方面進行此模塊功能的檢驗,測試結果與設計預期相符。
對資質管理系統中企業資質模塊進行測試,測試內容分別為企業資質信息、信息查看、信息下載、信息刪除等。測試人員在系統測試階段,輸入顯示的所有信息、查看詳細的企業資質信息、根據不同條件查詢信息、將企業資質信息刪除,最終測試效果與系統運行功能一致。
資質管理系統測試階段,系統功能實現進行驗證。對于非功能性的測試,主要是針對資質管理系統性能、安全性、兼容性等進行。當結束了非功能性測試之后,系統開發人員與測試人員,綜合分析非功能性測試所得結果,如果測試發現與預期結果不符,便要對相應的功能進行改進。下面針對資質管理系統功能瀏覽器的兼容性和性能進行測試,測試結果如下:(1) 測試目的。資質管理系統的所有功能,分別檢驗所有功能在火狐、IE8 等瀏覽器中的有效性;(2) 測試用例級別。此項功能的測試重點測試兼容性;(3) 測試流程。資質管理系統的測試人員,分別利用Chrome、IE8、360 等瀏覽器進行功能測試。測試之后,確定各個瀏覽器頁面布局不存在異常,而且所有功能均得到實現,滿足資質管理系統兼容性要求。
總而言之,資質管理系統最大的作用在于提升資質管理工作效率,利用系統中業務方面的需求,并對比所有框架技術。系統設計與開發采用SSM 框架,搭建系統技術架構,使資質管理系統頁面更為豐富,并將資質管理原本的操作流程加以簡化。通過UML 建模語言(圖4)所包含的用例圖,總結資質管理系統功能需求,結合資質管理系統開發的目標與要求,在系統設計之前必須要搭建好SSM 框架,并在框架中融入Activiti、Quartz、Shiro等技術。除此之外,開發人員還應該科學掌握所有系統開發方法,在資質管理方面實現所有資質搜索、下載,按照系統中查詢所得結果,確定下載資質信息。資質管理員向所有用戶分配相應的權限,普通用戶不能在系統中直接下載資質信息,而是必須通過了資質管理員審批方可下載。

圖4 UML 用例圖
綜上所述,企業資質管理在開展信息化、自動化轉型期間,為了使原本的資質管理模式轉變為自動化管理,非常注重資質管理系統的開發。設計系統過程中,針對企業資質管理的各項業務需求,采用SSM 框架,制定資質管理系統開發、設計方案。資質管理系統在企業中運行、應用,不僅可以提高資質管理工作的效率,還可以推進資質管理實現自動化,減少人力資源耗損,也在企業管理基礎上融入SSM 框架,資質管理員具有資質分配權限,在資質管理系統的幫助下,使資質分配、資質信息下載等更加高效地進行,將原本資質管理的業務流程簡化,有利于提高企業資質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