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麗芳,丁亞娣,麻虹艷
紹興第二醫院醫共體總院,浙江紹興 312000
消毒供應中心是使用后復用醫療器械、器具、物品的匯聚之地,將這些具有潛在感染風險的復用醫療器械通過專業化、規范化的再處理,給臨床科室提供滅菌質量可靠的無菌物品,是消毒供應中心的核心工作。因此,消毒供應中心是醫院感染控制的關鍵部門[1]。消毒供應中心的人員結構一般由護士、消毒員、技術工人等組成,其中消毒員承擔著消毒供應中心的滅菌工作,工作質量直接影響著滅菌質量和醫療護理安全。滅菌物理參數是對滅菌器運行狀態的檢測,反映設備運行狀態及各項滅菌參數是否合格,并對運行狀態給予反饋,也是滅菌物品放行的依據之一,因此正確解讀滅菌參數是衡量滅菌器物理監測質量的重要指標[2-3]。然而目前對消毒員解讀滅菌物理參數情況的研究較少,對于消毒員解讀滅菌物理參數情況的橫斷面調查還有待補充。本研究旨在了解基層消毒供應中心消毒員對滅菌物理參數的解讀現況,并分析其影響因素,提出相應改進措施。現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查,批件號:倫審批(20220004)號。采用方便抽樣法,選取紹興地區22家二級以上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的消毒員作為調查對象。納入標準:取得消毒員上崗證及特種設備操作技術證,能獨立操作滅菌設備人員。排除標準:處于帶教階段,未考取上崗證,不能獨立操作滅菌設備人員。
1.2.1調查工具
2016年原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正式發布了2016版醫院消毒供應中心三項強制性行業標準,即WS 310.1-2016《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第1部分:管理規范》、WS 310.2-2016《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滅菌技術操作規范》和WS 310.3-2016《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滅菌效果監測標準》。本研究基于新標準對滅菌效果物理監測的要求,同時咨詢省級專家后,自行設計消毒員解讀滅菌物理參數調查表,進行橫斷面調查。調查表內容涵蓋客觀資料與主觀資料兩部分,其中客觀資料包括醫院級別,消毒員性別、年齡、學歷、工作年限、人事屬性等,主觀資料包括對滅菌物理參數的認知(滅菌階段的識別、合格滅菌參數的知曉、滅菌程序、循環次數的識別等)、參數單位值換算、培訓情況、職業倦怠情況等。
1.2.2資料收集方法
2021年8月通過網絡將調查表發放給紹興地區22家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的護士長,由護士長轉發給符合調查條件的消毒員進行填寫,所有題目均為必答題,填寫過程中若有漏項,系統會出現提示,全部回答完畢后方可提交問卷。為保證調查內容真實性,問卷均采用不記名方法進行調查填寫。根據樣本量估算按照變量數的5~10倍的原則,同時考慮10%的缺失率,最小樣本量為56。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68份,回收有效問卷62份,有效回收率91.18%。
將全部數據導入Excel軟件建立原始數據庫并進行邏輯檢錯,剔除無效問卷后,導入SPSS 17.0軟件。計數資料采用人數、百分比進行統計描述,采用x2檢驗比較不同醫院級別、性別、年齡、學歷、工作年限等對認知情況的影響,影響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本研究共納入62名消毒員,一般資料見表1。
本研究中62名消毒員對滅菌物理參數能正確解讀的有10人(16.1%),其中來自三級甲等醫院5人,三級乙等醫院4人,二級甲等醫院1人;不能正確解讀的有52人(83.9%)。對滅菌物理參數的關鍵數值(滅菌階段的溫度、壓力、時間)掌握的有35人(56.5%),其中來自三級甲等醫院9人,三級乙等醫院24人,二級甲等醫院2人;只能看懂個別滅菌過程階段中部分數值的有15人(24.2%),其中來自三級甲等醫院2人,三級乙等醫院6人,二級甲等醫院7人;從未關注過滅菌物理參數的有2人(3.2%),其中來自三級乙等醫院1人,二級甲等醫院1人。
本研究根據消毒員是否能正確解讀滅菌物理參數分為正確解讀組(n=10)、無法正確解讀組(n=52),并根據醫院級別及消毒員不同性別、年齡、學歷、培訓等進行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消毒員的年齡、學歷、工作年限、參數單位值換算、培訓情況對滅菌物理參數的認知情況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消毒員一般資料及對滅菌物理參數認知情況的單因素分析(n=62) 人(%)

表1(續)
本研究以消毒員是否能正確解讀滅菌物理參數為因變量,以單因素分析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作為自變量,進行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變量賦值情況見表2。結果顯示,消毒員的年齡、學歷、工作年限、參數單位值換算及培訓情況是消毒員對滅菌物理參數認知情況的影響因素(P<0.05),見表3。
滅菌質量的監測有賴于物理、化學、生物監測,化學、生物監測是結果監測,而物理監測是過程監測。物理監測為監測手段的最基本手段,其滅菌參數包括滅菌溫度、壓力、時間等關鍵數值。滅菌溫度需嚴格保持在波動范圍內,以滿足最低滅菌時間要求,同時滅菌物品必須通過物理監測方可使用[4]。本調查發現,紹興地區基層消毒供應消毒員對滅菌物理參數的認知不足,僅10人(16.1%)能完全正確解讀,處于較低水平;10人中來自三級甲等醫院5人、三級乙等醫院4人、二級甲等醫院1人,說明來自層級較高醫院的消毒員對于滅菌物理參數的認知情況優于層級較低醫院的消毒員。
3.2.1消毒員的年齡和學歷
物理參數的解讀需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專業的消毒滅菌知識。年齡越大、學歷越低的消毒員接受新知識的能力低下,無法正確理解物理參數的意義。本研究結果顯示,消毒員的年齡、學歷影響滅菌物理參數的正確解讀。基層醫院缺乏高質量消毒員,消毒員年齡普遍偏大,學歷較低,導致消毒員學習能力不足,知識更新緩慢。因此需要醫院管理層改變觀念,優化人員配置,提高對消毒員的重視,招聘文化水平較高、年輕化的人員擔任消毒員。
3.2.2消毒員的工作年限
消毒員的工作屬于經驗性工作,在不斷的工作中積累相關專業知識,工作實踐中能提高對滅菌器的操作水平及物理監測參數的解讀水平。本調查顯示,消毒員工作年限越長,其對物理參數解讀更全面、正確。然而在基層醫院的消毒供應中心,消毒員流動性大,穩定性差,不利于知識的積累。消毒供應中心的管理者需要在工作中提升消毒員的收入待遇及職業認同感,穩定消毒員隊伍,提升消毒員業務水平。
3.2.3消毒員培訓情況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對消毒員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消毒員需要不斷更新知識體系,提高自身專業水平和技術操作。通過系統化的培訓和專業知識的學習,消毒員能更好地對滅菌物理參數進行專業解讀。WS 310.3-2016《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滅菌效果監測標準》中明確指出,滅菌監測包括物理監測、化學監測及生物監測。物理監測是記錄每次滅菌階段的關鍵參數(包括滅菌溫度、時間、壓力等),滅菌結束后,打印或電腦儲存滅菌過程中的詳細參數,作為可追溯的滅菌記錄[5]。這就需要消毒員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扎實的實踐操作技能。本次調查發現,消毒員的培訓情況是影響消毒員正確解讀物理參數的重要因素,受過培訓的消毒員更能正確解讀物理參數。建議醫院及科室應給消毒員提供外出學習培訓的機會,消毒供應中心應制定消毒員崗前培訓計劃、在職培訓計劃以及離崗休假后培訓計劃等,并按計劃有序開展培訓與考核工作,將培訓與考核納入績效指標中。
3.2.4參數單位值換算
WS 310.2-2016《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滅菌技術操作規范》中明確了壓力值范圍,統一使用kPa單位。消毒員進行壓力值單位換算可以直接解讀壓力正常值,但目前市場主流滅菌器多為進口滅菌器,較多物理參數顯示英文,壓力單位有bar、mbar等,溫度有攝氏度、華氏度等,使消毒員無法解讀換算滅菌參數數值單位,影響消毒員對滅菌物理參數的正確解讀。本研究顯示,參數單位值換算是影響消毒員物理參數解讀的因素,能進行參數單位值換算的消毒員更能正確解讀物理參數。管理者應從細節管理入手,提供便捷快速的解讀技巧。滅菌參數記錄可采用數值記錄、圖形記錄等方式,對于英文顯示版,可在醒目處張貼對應中文對照,方便對照核查。合理設計滅菌物理參數記錄表,既避免繁瑣復雜記錄,也要體現滅菌關鍵參數記錄,可記錄滅菌階段溫度、壓力的最高和最低值,滅菌時間等關鍵參數,方便消毒員解讀滅菌物理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