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震
(定西市人民醫院,甘肅 定西 743000)
醫療設備為臨床診療過程不可或缺的工具,也是醫院正常運行的重要保障。因醫院醫療設備種類多、數量龐大,且面臨升級換新等問題,故應對醫療設備進行妥善管理[1]。醫療設備管理涉及的內容包括巡檢、保養、故障維修等,傳統管理多存在設備信息記錄不完整、報修服務響應不及時等缺點,導致數據分析困難,設備維修延遲,從而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轉[2]。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及智能手機的普及,二維碼應運而生,因其具有操作便捷、信息容量大、可加密、成本低等優勢而逐漸滲透入各領域。有研究認為,將二維碼應用于醫療設備管理中,可降低管理成本和難度,提升管理效率,還可規避設備信息存儲中的諸多問題[3]。本研究于2020年12月在定西市人民醫院醫療設備管理中引入二維條形碼管理模式,效果較佳,現報道如下。
該院為一所三甲醫院,將2020年6月—2020年11月院內開展傳統管理模式時管理的1 038臺醫療設備作為對照組,其中小型設備(價格在1萬元以下)576臺,中型設備(價格在1萬元及以上但不超過10萬)435臺,大型設備(價格在10萬元及以上但不超過100萬元)22臺,大型貴重設備(價格在100萬元及以上)5臺;已使用時長:1年以下217臺,1~5年503臺,5年以上318臺;設備平均故障次數(1.97±0.61)次。將2020年12月—2021年5月院內應用二維條形碼管理模式時管理的1 041臺醫療設備作為研究組,其中小型設備574臺,中型設備439臺,大型設備24臺,大型貴重設備4臺;已使用時長:1年以下219臺,1~5年506臺,5年以上316臺;設備已發故障次數(2.91±0.58)次。納入標準:(1)醫療設備從采購至報廢均于本院完成;(2)可正常運行;(3)說明書中標注的使用年限超過研究時間。排除標準:(1)二手設備或租賃設備;(2)由于技術問題于使用期限內被強制淘汰;(3)捐贈的醫療設備。2組醫療設備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
對照組開展傳統管理模式,即利用Excel表對設備名稱、型號、采購日期、驗收時間、生產廠家、保養及維修記錄等基本信息;安排專人對設備進行保養,并做好巡查工作,最后完成保養及巡查記錄表的填寫;小型設備的維修需由所屬科室提交申請單,獲批后送往設備科進行維修,大型設備的維修則由工程師收到故障報修通知后前往所屬科室進行處置,解除故障后由本人填寫維修記錄表(紙質),最后由科室負責人簽字確認;對于應報廢的設備,需由科室負責人填寫報廢申請單(紙質),工程師前往現場進行確認,如確認應報廢,則向上級提交審批。
研究組應用二維條形碼對醫療設備進行管理,具體內容如下:建立醫療設備二維碼管理系統,該系統組成部分包括二維碼生成器、管理公眾號、移動終端等。將每臺設備的名稱、型號、采購日期、驗收時間、生產廠家、保養及維修記錄等基本信息記錄下來,隨后生成一個獨立的二維碼圖標,并將其粘貼于對應設備上,作為該設備的電子檔案。管理系統包含的模塊有設備信息查詢、巡檢、保養維修等,設備信息直接進行云儲存,掃碼后可顯示;巡檢模塊對巡檢情況進行記錄,工作人員定期到達科室現場對設備進行檢查,檢查完成后填寫巡檢記錄并將其傳輸至云服務器,再次掃描后便可查閱相關信息;設備出現故障,醫護人員可通過掃描設備二維碼來對其進行報修,說明故障所在并以圖片或視頻方式記錄故障情況,提交給管理系統,系統通過微信等方式向對應的維修人員發送相關消息,在預定時間段內出現未接單、未按時完成故障維修等情況時,系統會發出警告。維修完成后詳細填寫設備故障原因、維修情況及費用等信息,掃描即可查看有關信息。
所有設備的保養維修工作均由同一批人員開展,以避免人員技術水平等因素對研究結果造成影響。
(1)對兩組日常保養維護達標率、設備報修率進行統計。日常保養維護達標率=依照規定要求開展日常維護的設備臺數/設備總臺數×100%,其中中小型設備每周維養1次,大型設備每季度維養1次,大型貴重設備每月維養1次;設備報修率=調研期間設備報修次數/設備總臺數×100%。(2)記錄2組工作耗時,包括維修響應時間、故障排查耗時;(3)統計2組由操作因素所致的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包括設備損壞、人員受傷等。(4)抽取2組醫護人員各48例,采用自制醫療設備應用滿意度問卷進行調查,問卷由包括應用便捷性、臨床輔助性、維修滿意度、整體應用效果在內的4個方面組成,每個方面均采用6級評分法評分(極其不滿意計為0分,不滿意計為1分,一般計為2分,較滿意計為3分,很滿意計為4分,非常滿意計為5分)。
研究組設備日常保養維護達標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報修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設備日常保養維護達標率、報修率比較 臺(%)
研究組維修響應時間、故障排查耗時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工作耗時比較()

表2 2組工作耗時比較()
研究組由操作因素所致的不良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操作因素所致的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 臺(%)
研究組醫護人員對設備應用便捷性、臨床輔助性、維修滿意度、整體應用效果的滿意度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2組醫護人員滿意度比較(,分)

表4 2組醫護人員滿意度比較(,分)
做好日常保養維護對于保證醫療設備正常運行、減低故障率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在傳統管理模式下,醫療設備的日常維護工作較為繁忙,維護人員通常無法對設備保養和維修任務同時兼顧,且管理層亦無法對設備維護的執行情況開展有效督導[4]。故導致醫療設備的日常養護過于形式主義,并不能起到實質性的作用。而將二維碼引入到醫療設備管理中,維護人員需按照規定要求前往有關科室進行設備維護,且每次維護完成后需掃描二維碼并填寫相關內容,提交后由科室負責人簽字確認后,形成1條維護記錄。管理層掃描二維碼可直接獲取設備維護信息,這可為維護人員績效考核提供數據支撐,對于調動維護人員工作主動性具有重要作用,且方便對維護人員的督導,進而可促使其將設備維護工作有效落實[5-6]。維護人員有效開展設備日常維護工作,及時將設備的小故障妥善處理,則可降低設備因出現故障而無法正常運行的概率。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設備日常保養維護達標率和對照組相比明顯更高,報修率和對照組相比明顯更低。說明使用二維碼管理可提升設備日常保養維護達標率,降低保修率。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維修響應時間、故障排查耗時和對照組相比明顯更短,采取二維碼管理可提升維護人員工作效率。分析其原因是傳統管理模式下科室報修時通常需要提交紙質版維修單,因紙質申請單從填寫至送往設備科需耗費一些時間,故導致維修響應時間較長[7]。而實施二維碼管理后可優化報修程序,且二維碼管理系統會對未在預定時間內接單的維修人員發出警告,進而有利于縮短維護人員響應時間[8]。同時報修科室使用圖片或視頻方式對設備故障情況進行詳細記錄,而維護人員掃碼獲取故障信息,這有利于幫助其快速了解故障原因,從而可縮短故障排除耗時,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9]。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由操作因素所致的不良事件發生率和對照組相比明顯更低。分析其原因是實施二維碼管理后,醫護人員可通過掃描二維碼了解此設備使用注意事宜,進而可使醫護人員更好地使用醫療設備,同時能減少因不熟悉設備操作而引起的設備損壞、人員受傷等問題[10]。本研究還顯示,研究組對設備應用便捷性、臨床輔助性、維修滿意度、整體應用效果的滿意度評分和對照組相比均明顯更高。采取二維碼管理對于提高醫護人員滿意度也具有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將二維條形碼應用于醫療設備管理中,可明顯提高設備日常保養維護達標率,顯著縮短維修響應時間、故障排查耗時,有效降低設備報修率及由操作因素所致的不良事件發生率,并可大大提升醫護人員滿意度。